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增强对学生成长成才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26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可以通过动机激发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提升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是图书馆员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工作状态在满意程度上的主观感受。图书馆员的职业人生理应是幸福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普遍存在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缺失现象。这既不利于图书馆员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图书馆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提升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需要从社会层面、图书馆组织层面以及图书馆员个体层面,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农村互助养老和老人幸福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阐明老人参与到互助养老中后,主要获得社会参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四方面的好处。并且从理论层面,逐步阐释了互助养老对幸福感影响的关系,以期对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现阶段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现阶段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提供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子女居住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心理也更健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能得到改善。为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辅导员专业化过程中,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是整个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因此,从辅导员个体层面寻找专业化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能更好地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辅导员专业化素质、专业化过程、专业化成长是辅导员专业化应关注的三个层面,基于学习的辅导员基础素质模型、专业化过程模型和专业化成长模型的构建,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人情关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而异化的人情关系容易滋生廉政风险。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基层管理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线辅导员受人情关系的影响,存在思想道德的风险、岗位职责的风险、外部环境的风险。加强高校辅导员廉政风险管理,针对辅导员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前移权力监督关口,主动超前地加以预防,并从加强思想教育、岗位监督、文化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对于辅导员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八零后"辅导员师德建设,在客观分析高校"八零后"辅导员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八零后"辅导员在政治理论素养、岗位责任意识、综合业务能力和表率示范作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高等学校应从强化理论学习、完善考评制度、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八零后"辅导员的职业归宿感、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权威文本的经典表述,尊重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依据社会角色扮演、从业基本素质、能力结构分层等解读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核心层面、心理层面和实践层面,梳理构成要素的内在关联与实践生成,结合实际,有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凝练,期待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婚姻关系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群体的婚姻问题却表现得愈发严重,这不仅加剧了家庭贫困甚至影响下一代。基于上述社会现实,从理论上剖析了贫困对婚姻稳定的影响机制,并用来自江苏省5个精准扶贫试点县的258户年轻夫妻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虽然年轻夫妻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消费较少,降低了婚姻中的幸福感,但生活中的相互陪伴增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匮乏对婚姻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家中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成员的贫困家庭,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照料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虽然这不会对年轻夫妻相处的时间造成太大影响,但会显著降低他们消费,从而降低婚姻幸福。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贫困户的婚姻往往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未来扶贫方面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从普惠性政策向针对个体所需技能等有利于维持家庭中夫妻和子女间长期可持续关系层面入手,从物质支持转向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构建“比较内容-比较理论-比较维度-心理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省级匹配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和阶层定位比较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民工幸福感受到收入和阶层定位在横向和期望值两个比较维度的影响,即相对剥夺与隧道效应心理机制是新时代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收入和阶层定位纵向比较却与农民工幸福感无显著关联。新时代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关注农民工不同社会比较心理机制的演变逻辑,促进农民工在精神层面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育龄夫妇人格特征、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门诊患者满意度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00名广州市荔湾区育龄夫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夫妇对环境设施、医辅服务、诊疗流程、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86.3%、85.0%、84.6%、87.0%.男性、女性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73.1±9.2)分、(72.0±7.4)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维度内外向、效度及满意度呈正相关,但与精神质、神经质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应关注人格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和满意度对育龄夫妇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对不同年龄段的200位失地农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通过调查问卷法获取一手样本数据,综合分析发现失地农民幸福感整体偏低的现状。从个体特征、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心理层面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失地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提升幸福感的关联性,并就如何促进失地农民幸福感最大化、提高失地农民工作积极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其中"幸福感"一词一经提出就登上了网络热搜,成为了人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中心,因为当前我国的物质生活资料是极其丰富的,所以人民的幸福指数应该是极高的,但是根据数据表明,事实确是相反的。当物质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人民的幸福指数并没有直线上升,反而人民都感觉自己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幸福感越来越弱了。这是因为人民的精神生活变得贫瘠了,人民感受不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了,并且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人民赖以生存家园受到了威胁,所以我国人民的幸福指数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因此,如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幸福在本质上可以说是对象符合人的内在尺度的状态.从此层面看,通达高校辅导员完满职业生活的路径在于结缘教育公正与学生幸福.吁求教育公正是为了成就学生幸福,辅导员的教育教学工作应以学生幸福为旨归,唯有学生幸福,辅导员才能体验自我安宁感、自我愉悦感和自我实现感的和谐统一,才能建构完满职业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他们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体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较高的幸福感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抑郁情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完善感,帮助他们成功地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研究选取湘西、鄂西农村320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农村老年人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检验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格的三个维度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内外向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社会支持在精神质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内外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失恋是大学生猝不及防的伤痛,需要引起辅导员的重视和有效帮助。文章对一则因失恋引发的"不自爱"女生心理危机案例进行分析和干预,特别详细描述以弗洛姆的"自爱"理论为指导的辅导员层面的干预策略,以期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日常工作中与工作对象的互动过程里容易陷入伦理困境之中。梳理了辅导员面临的6种常见伦理困境,并从社会、制度、行业和个人等4个层面对辅导员陷入伦理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提出正确应对高校辅导员伦理困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开展教学、管理与服务等其他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安全、稳定与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者,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从界定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基础出发,从辅导员自身、学生与高校三个层面相信剖析了新形势下辅导员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认识误区、职能模糊、体制偏离、机制欠缺等四大问题。本文从省市级、学校、辅导员自身三个层面出发,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和国家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不仅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需要高校的辅导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而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工匠精神。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本着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另外,对学生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包括培养学生们的岗位职业精神和就业方向等内容,还有和学生们的工作交流,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本文将就工匠精神进行简单的讨论,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如何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将工匠精神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