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管理和 《农技服务》2011,28(5):590+597-590,597
马铃薯是乐都县浅山地区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201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2 333 hm2,通过引进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抗旱增产效果显著,为乐都县浅山旱地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2010年乐都县推广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示范面积6 667 hm2,马铃薯平均产量37 245 kg/hm2,较露地增产7 935 kg/hm2,增幅达27%。对乐都县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互助县是全省最大的马铃署制繁种基地,形成了以干旱浅山为主的马铃薯商品生产基地和以半浅半脑山为主的马铃薯种薯繁殖基地,但是由于群众不重视马铃薯品种保种技术,马铃薯病害逐年增加,针对互助县马铃薯病害发生的种类,我们采取了推广新品种、采用株系选保种技术、敌克松拌种、整薯播种、挖除病株,减少菌源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在我市各地均有栽培。在嫩江西岸冲积平原、大兴安岭东中部浅山丘陵、大兴安岭东北部浅山丘陵地带均有马铃薯种植。1马铃薯水热条件鉴定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马铃薯种薯基地之一。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马铃薯是喜凉耐旱长日照作物,能抗短时低温。生育期需要≥5℃积温1700~2000℃,需水300~450mm,生育期95~115d。  相似文献   

4.
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形成了两边高,中间低,高山区、浅山丘陵和平川三个生态区域.全市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在6万hm2以上,其中高山区和浅山丘陵区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是粮菜兼用和食品加工型马铃薯主产区.  相似文献   

5.
“秦州马铃薯”2002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由于有绿色品牌效应,产品深受客商青睐。近年来,秦州区浅山半干旱区地膜马铃薯面积不断增加,2008年播种面积达到650hm^2,平均产量30t/hm^2,产值3.6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浅山半干旱区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镇巴县是陕西省农业厅确定的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县之一,属陕南浅山丘陵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植区。农业科技人员依托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强化技术研究,巩固集成推广"脱毒种薯、起垄覆膜、规范间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高效技术模式,实践证明了马铃薯玉米间作技术的增产效应,基本形成了适宜陕南浅山丘陵区域推广的旱作农业高产高效粮食增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互助县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浅山、半浅半脑山地区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在这些地区每年每户至少有5亩以上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生产的实际需要。推广应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是壮大互助县马铃薯产业的重要环节。2002年互助县农机  相似文献   

8.
互助县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深入,马铃薯已成为浅山、半浅半脑山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长期以来,由于马铃薯生产全过程都是由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而且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打破马铃薯收获关键技术这一瓶颈,互助县农机推广站经过两年时间努力,自行研制开发出了与手扶配套的4UM—40型马铃薯机械收获机具,并在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要求,为使乐都区山区马铃薯施肥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我区的浅山和脑山同时进行了马铃薯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试验,摸清在不同施肥模式下马铃薯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准确获得肥料利用率和测土配方施肥施肥参数,指导大田生产,提高马铃薯栽培施肥效益,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浅谈浅山地区高产马铃薯栽培模式及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在中国种植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人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更新种植模式来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近几年青海省循化县为了开拓浅山地区的发展潜力,从2008年开始探讨浅山种植全膜覆盖双垄马铃薯栽培模式,经过三年生产和实践发现,全膜覆盖双垄马铃薯丰产栽培模式即能达到高产、优质,更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鲁南丘陵地区甘薯地膜覆盖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南丘陵地区甘薯黑色地膜、透明地膜及不覆膜栽培效果显示:覆盖黑色地膜,鲜薯及薯干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9.98%和15.51%,大中薯率比对照高6.21个百分点,每公顷纯收入比不覆膜增收5 520.0元;覆盖透明地膜,鲜薯及薯干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9.51%和13.12%,大中薯率比对照高7.00个百分点,每公顷纯收入比不覆膜增收5 203.5元。  相似文献   

12.
旱地马铃薯不同膜色不同覆膜方式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宁夏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上进行不同膜色与不同覆膜方式旱地马铃薯不同品种间的水分、温度、经济效益等研究,结果表明:蓄水保墒能力,膜色的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覆膜方式;平抑地温变化方面,黑色膜比白色膜作用强,适应马铃薯栽培。3因素中品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覆膜方式,膜色影响较小。为获得高产,推荐首选组合是黑色全膜×庄薯3号,其次是白色全膜×庄薯3号,再次是黑色半膜×庄薯3号与白色半膜×庄薯3号。  相似文献   

13.
陕北地区谷子双料沟垄组合覆盖增产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 3 a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陕北丘陵沟壑区旱梯田采取双料沟垄组合覆盖 ,可明显改善土壤水、气、热环境状况。通过减少裸露地表的无效蒸发 ,加快植株生育进程 ,缓解土壤温度的巨变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从而提高降水利用率 ,为谷子的增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试验谷子采取双料沟垄组合覆盖措施 ,较对照平均增产 67.9% ,比地膜覆盖增产 1 1 .8%。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缺水海岛地区的马铃薯生产方式,研究在不同底肥种类和不同覆盖方式处理下的马铃薯出苗期、产量和商品薯率。结果表明: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作为底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菜籽饼和复合肥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覆盖白色地膜出苗最早,覆盖黑色地膜的生产方式能显著提高产量,覆盖白色地膜或黑色地膜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在舟山地区运用菜籽饼作为底肥、黑膜覆盖的生产方式,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5.
2010~2011年,在黄土丘陵缓坡地上对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覆盖“一膜两年用”免耕栽培模式效益进行定位研究。结果发现,拆除第1季地膜,双垄全膜覆盖栽培大垄侧种植马铃薯产量最高,是获得高产的首选方法,但高产不一定能高收;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免耕栽培最具有节本增效性能,它能很好地减少生产投入,提高投产比,应在“一膜两季”栽培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拆除第1季地膜,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节本增效性能最差,生产中不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陕北黄土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增产增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通过2a(2012-2013)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测定分析马铃薯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摩尔分数(Ci)、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盛花期,P_n、T_r、G_s均值均表现为JGQMLMGMCK,Ci为JGLMQMGMCK,WUE为LMGMCKQMJG。其中,JG、QM、LM、GM的Pn分别较CK增加4.79%、1.84%、0.69%、0.29%,WUE分别较CK平均增加-8.15%、-1.30%、7.96%、2.59%;JG、QM、LM及GM分别比CK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综上表明,秸秆覆盖栽培方式可作为陕北旱作区推荐的马铃薯抗旱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覆盖黑膜、白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1年3~10月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朱兵责任田进行甘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覆盖黑膜、透明膜和不覆膜(CK)3个处理,比较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黑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比对照分别增产202%和79%,覆盖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比对照增产185%和50%,黑膜比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增产6%和19.6%.覆膜条件下甘薯各器官的干率变化不明显;不同覆膜方式及对照的T/R比值均下降,但覆膜的T/R仍较对照大;覆盖黑膜条件下,甘薯生长前期日鲜重增长速率均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快.[结论]覆膜处理甘薯叶片、叶柄、茎蔓、块根的鲜重均比不覆膜明显增加,尤其黑膜覆盖处理下,甘薯各项指标增加明显,黑膜处理下甘薯块根产量增产79%.覆盖栽培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技术措施,可在贵州省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提高丘陵地地力水平和蓄水保墒能力,确保丘陵花生持续增产的栽培技术措施,在2个典型的丘陵花生生产区,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对丘陵地土壤水分和温度及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方式相比,花生生长前期覆膜覆草和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高于覆草和露地处理;同时,花生生长前期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其中以覆膜覆草和覆膜处理提高幅度较大。不同覆盖措施对花生生长发育进程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前3~6天;而且不同覆盖措施可促进花生植株生长,提高荚果产量,其中覆膜覆草处理荚果产量最高,比露地栽培平均高24.69%。研究认为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结合成二元覆盖可以综合覆膜和覆草两者的优点,是提高丘陵地地力水平和蓄水保墒能力,确保丘陵花生持续增产的重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和夏薯苗期根系建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覆膜和无膜处理对夏薯土壤相对含水量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通过营养液水培和PEG-6000模拟干旱等方式研究6个甘薯品种在正常供水(模拟覆膜)和梯度干旱(模拟无膜)处理条件下的根系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覆膜使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缓慢而避开干旱胁迫的影响,而无膜处理的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迅速。在浇足窝水的情况下,即使20天内无水分补充,覆膜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仍能保持在60%以上;而在无膜条件下,栽后6天为夏薯发生干旱胁迫的临界时间,且从轻度干旱胁迫到重度干旱胁迫的过程短,仅2天。不仅如此,与覆膜处理相比,干旱情况下无膜处理的甘薯根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鲜重和根干重等指标均显著降低。而品种间比较发现,覆膜情况下色素提取型甘薯根系生长快、根量多,遭遇干旱胁迫后,色素提取型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降低幅度最大,对水分变化表现更敏感。6个甘薯品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主要集中在平均直径大于0.45 mm的不定根上。总之,地膜覆盖有利于减缓土壤水分损耗,促进夏薯早发根、多发根,降低干旱胁迫对根系建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生物降解膜对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以生物降解膜、普通聚乙烯地膜、不覆膜为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重、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蔓茎干物重表现为普通膜处理>生物降解膜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膜处理与生物降解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覆膜处理均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薯块干物重表现为生物降解膜处理>普通膜处理>不覆膜处理,处理之间均显著性差异;生物降解膜处理单株薯重、单株结薯数均最高,普通膜处理其次,生物降解膜处理T/R值(冠根比值)最低,较普通、不覆膜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3.68%、22.64%;生物降解膜处理的干物率、淀粉率、商品薯率、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最高;鲜薯产量与薯块干物率、薯块干物重、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R值、蔓茎干物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生物降解膜表现优于普通膜与不覆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