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方式对瓯柑果实采后贮藏效果的影响,以不包装为对照,测定了瓯柑贮藏期间果实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单果包装能显著降低贮藏腐烂率和失重率;贮藏前期(90 d前)单果包装对果实保鲜有利;贮藏中后期,单果包装虽保持了外观新鲜度,但果实风味平淡,明显衰老变质,密封包装转化为不恰当的包装形式。  相似文献   

2.
1966~1977年研究了先锋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等柑桔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塑料薄膜包装的贮藏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果实不能长期适应聚乙烯薄膜密封下低O_2和高CO_2条件贮藏。采用不密封型的单果包装处理的先锋橙,则主要由于能保持接近饱和的高湿,贮藏半年后,失重较对照少得多,外观新鲜饱满,可保持果内供O_2正常,未曾出现乙醇过量积累,因而褐斑果大大减少,腐烂轻。在现阶段条件下,是提高甜橙常温通风贮藏效果的有效措施。但果皮疏松生理活跃的宽皮桔类(C,reticulata Blanco)薄膜包装贮藏效果差。  相似文献   

3.
1981年以来,我们分别用塑料薄膜单果包装、白纸单果包装、塑料薄膜大袋装果等方法贮藏化州橙。结果表明;塑料薄膜单果包装贮藏效果最好,果实贮存两个月后,外观新鲜饱满,风味好,且腐烂和失重少。  相似文献   

4.
柑桔单果薄膜袋包装贮藏,可减少失重、褐斑病(干疤)及腐烂,使果实新鲜饱满,经济效益明显,已在生产上普遍应用。目前应用的聚乙烯薄膜袋有若干种厚度规格,在柑桔贮藏效果上,对薄膜厚度的评价也不一致。为了寻找对柑桔不同品种适于较长期贮藏,且成本又低的薄膜种类,我们于1986—1987、1987—1988两个年度,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厚度薄膜袋,对不同柑桔品种进行包装贮藏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柑桔果实贮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腐烂、失重、枯水和风味劣变四大项,其中腐烂和失重直接导致经济上的损失。采用2,4—D 处理,使柑桔果实腐烂率下降,贮藏期延长,如甜橙果实在通风库中贮藏五个月,腐烂率一般可控制在5—15%。但由于贮藏期的相对延长,在通风库中贮藏的果实失重显得比较突出了,甜橙贮藏五个月,果实的失重率一般15—20%。在结构较差,湿度偏低的库房内贮藏,失重率有的达20%以上,同时果实易萎缩,商品外观下降。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为进一步解决通风贮藏中的失重问题,我们于1966年开始进行柑桔薄膜包装贮藏试验。  相似文献   

6.
以新品种‘秦超’桃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与不同采收期对‘秦超’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不同贮藏温度与不同采收期下果实品质的变化,为‘秦超’桃贮藏与采收提供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常温下‘秦超’桃平均贮藏天数为21d,低温贮藏为58d。低温下能较好保持桃果实整个贮藏期间的果面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桃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明显延缓果肉硬度下降速率。在不同采收期间,随采收期延迟,‘秦超’桃果实单果质量不断增加,硬度、果面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能保持较好状态,成熟后树上挂果可延长30~40d。‘秦超’桃具有很好的贮藏性能,低温贮藏较常温贮藏可以有效保持‘秦超’桃的果实品质,延长果实品质的贮藏时间。延迟采收期,‘秦超’桃单果质量有大幅度增加,果实能够充分着色,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7.
柑桔的薄膜袋单果包装保鲜,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柑桔贮藏保鲜的主要实用技术。其中对宽皮桔类的装袋时期,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认为药处后需象以往那样预贮7—10天待其失水达4~6%后方能装袋,否则会造成贮中腐烂的严重发生及果实枯水;有的则认为药处后果表药液水滴消失即装袋不会引起枯水和严重腐烂的发生。在实际际调查中我们也看到了多例实施这种做法的成功实例。1985年,为弄清不同装袋时期对宽皮桔类果实贮藏的影响,结合在我区推广应用薄膜单果包装系列贮藏技术,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参果采后聚乙烯膜包装贮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参果为试材,设计自然贮藏和聚乙烯膜包装贮藏2种方式,研究聚乙烯膜包装贮藏下,对人参果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和病斑面积扩展速率的影响,为人参果贮藏中提供方便的贮藏技术.结果表明:聚乙烯膜包装处理明显的抑制了人参果采后的失重率上升,提高人参果贮藏9d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降低病果率,其中包装1个果实较包装多个果实抑制了腐烂率增加和病斑面积扩展有最佳效果.表明人参果采后常温贮藏应采取聚乙烯膜包装,且以单果包装最佳.  相似文献   

9.
果实用薄膜包装贮藏已成为我国柑桔贮藏的主要方式,其中,对宽皮柑桔类果实药剂处理后的装袋时间颇有争议。由于一般认为宽皮柑桔贮藏的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高于该值易致腐烂和枯水,故形成了果实入贮或薄膜包装、涂料处理之前预贮7~10天的做法。但我们在1983年的试验中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小袋密封包装甜椒(Capsic-um annuum L.)腐烂严重,甚至使甜椒果实几乎全部毁坏[1]。用非密封方法,如筐外套打孔的聚乙烯薄膜帐、打孔袋小袋包装及垛外套底部不密封的聚乙烯薄膜帐等,贮藏效果有所提高。Shimshon Ben-Yehoshua[2]等研究了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单果密封包装甜椒、柑桔等果实对其贮藏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了进一步摸索简便有效的甜椒贮藏方法,作者与北京化工学院合作,根据甜椒的贮藏特性,通过添加及共混的方法,改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透气透湿性,然后对合成的具有不…  相似文献   

11.
柑桔果实防腐处理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贮藏中为害最重的绿、青霉和蒂、黑腐两大类腐烂,延长了贮藏期。随着贮藏时间的相对延长,果皮失重萎缩导致干疤普遍发生,成为柑桔通风库和冷库贮藏中的突出问题。1666年以来试验证明,采用薄膜包装,提高果实包装内湿度,可显著减少干疤;地窖环境稳温高湿,CO_2含量较高,干疤较少;厄瓜多尔采用薄膜袋抽气后,利用薄膜的适当透气性自发气调贮运香蕉效果良好。在上述三项经验的启发下,1974年我们进行了锦橙、柠檬薄  相似文献   

12.
薄膜袋单果包装对甜橙的贮藏效果早已得到公认,一致认为能减少腐烂,降低失重(失水),且外观较好。但薄膜袋单果包装对红橘的贮藏效果历来认为较差,一般认为贮至40天即出现枯水,故不可作较长期的贮藏。若贮期较长,一般都不用薄膜包装包果。但笔者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发现与此有出入,故于1998年和1999年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市法 供试果为25年生实生红橘树上采摘,薄膜袋规格为17cm x 13cm,厚度为 0.04mm(属低压膜)。 1998年设2个处理。处理1、采后当天用薄膜袋单果包装拧紧袋口。处理 2(对照)…  相似文献   

13.
柑桔果实贮藏近十年来有较大发展,但与北方果品比较,柑桔贮藏损耗较大,问题较多。贮藏五个月一般腐烂达15—30%,在通风贮藏中,好果失重也达15—20%。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边研究边推广应用。几年来通过试验和逐步采用2,4—D 处理、薄膜包装等技术,目前甜橙贮藏腐烂率可压低到5%左右,通风率失重控制在2.5—5%,总损耗率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4.
柑桔果实自采后应用2,4-D加杀菌剂混合处理的防腐贮藏技术后,腐烂损耗明显下降,贮藏期延长,甜橙常常贮存半年之久。但是果实随着贮期的延长,果皮萎蔫,果实重量损失大,在通风贮藏条件下尤为突出,如锦橙贮藏半年,失重率高达15—20%,且果实常因萎蔫而引起变味。采用单果包薄膜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效果显著,但这种方法在贮藏前期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力和大量的薄膜。对于贮量大,劳力紧的产区,广泛采用有一定困难。采  相似文献   

15.
柑桔果实单果密封包装明显延长贮藏寿命的效果,在基础研究和商业上均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单果密封包装推迟生理败坏与减轻果实采后的水分损失有关。使用这种技术的一个危险之处是由于密封环境中空气被水饱和可能促进果实的腐烂。虽然大多数报道并没有描述对腐烂有什么明显的影响,但有几个学者注意到密封包装引起“沙莫蒂”和“伏令夏”橙腐烂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包装对火龙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大红2号'红肉火龙果为试材,在(5±0.5)℃条件下,2%CaCl_2+0.1%抑霉唑混合溶液浸泡5 min,风干后装入PE膜、PVC保鲜袋和硅窗气调袋内,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包装处理均能抑制火龙果腐烂和失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下降速度,维持果实品质,其中,保鲜剂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贮藏至45 d无腐烂,失重率3.6%,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商品价值,与对照相比延长贮藏期25 d。  相似文献   

17.
不同厚度聚乙烯膜包装处理对圆茄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茄为试材,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包装处理的方法,研究不同厚度PE膜包装处理对圆茄保鲜效果的影响,测定常温20℃下贮藏的圆茄外观指数、腐烂、硬度和失重等生理指标,确定最佳厚度PE膜包装处理。结果表明:20℃贮藏条件下,圆茄外观、腐烂、硬度和失重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外观品质下降导致商品性下降。0.06mm PE包装处理有效抑制了圆茄外观指数的下降,减缓了腐烂的发生和发展,抑制了水分的流失,维持了较佳的硬度和外观品质,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用常规的去果柄采果法和改变的留果柄采果法采摘‘红阳’猕猴桃果实,在室内常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对比分析两种采果方法对果实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改变的留果柄采果方法能显著降低常温贮藏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可以提高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9.
温州蜜柑贮运中存在着腐败损耗严重、品质下降快的问题。目前,采用杀菌剂浸果基本上控制了温州蜜柑果实的腐烂,而薄膜单果包装可大大降低果实的失重,因此寻找一些贮前处理以延缓温州蜜柑果实衰老,改善其贮后品质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温度预处理的温州蜜柑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的变化,来探讨不同温度预处理改善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效果,为提高其贮后品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尾张温州蜜柑果实,1998年 11月 25日采自黄岩浙江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果园。 温州蜜柑采后第二天运回实验室,剔除…  相似文献   

20.
打蜡及单果包对江津长叶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津长叶橙(Citrus sinesis .(L.)Osbeck)为试材,研究了打蜡及单果包对常温贮藏果实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34 d后所有处理均能有效地减少果实失重,以薄膜保鲜袋单果包效果最佳;Water Wax、FMC8201、Decco Fnlitshine 402F、Zivdar Wax处理可明显地提高果实的亮度;打蜡处理引起的异味以亮度高的Decco Fruitshine 402F及FMC8201处理较为明显;打蜡也能引起油胞下陷产生干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