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病情况 宁安市江南乡小唐村某养鸭专业户为预防鸭病,给1260只25日龄(体重120~150g)的雏鸭投服复方新诺明,每只0.5片(每片含TMP0.08g、Sm2 0.4g)。雏鸭在投药后2小时开始死亡,17小时内全部发病,共死亡426只,死亡率为29.33%。未死亡的雏鸭2~3天后逐渐恢复食欲。  相似文献   

2.
山西沁县某鸭场饲养的1500只3周龄番鸭,有200只鸭陆续出现精神萎靡,眼半闭,蝮泻,喘气现象,病情严重。小鸭已出现死亡,发病2天后,病鸭增加到450只,死亡70只。  相似文献   

3.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市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蛋鸭,145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只,诊断为鸭瘟。1发病情况  浦东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145日龄蛋鸭,产蛋率80%。2000年1月5日开始发病,发病率达40%,陆续死亡,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4只,第3天死5只。发病3~4d,产蛋率降至43%,采食量由原来的320kg降为80kg。用土霉素、普杀平拌料连喂3d无效果,鸭群继续死亡。经询问,这群鸭子从没接种过疫苗。2临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拉水样稀粪,有的呈绿色。两脚无力,伏卧不愿行走,…  相似文献   

4.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三周病”,是雏番鸭的一种以肠炎、腹泻和喘气为临床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 (一)发病情况 某鸭场饲养的1500只3周龄番鸭,有200只鸭陆续出现精神萎靡、眼半闭、腹泻、喘气现象,病情严重小鸭已发生死亡,发病2天后,病鸭增加到450只,死亡70只。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多发于 5~ 2 5日龄雏鸭 ,死亡率 1周龄内达 95 %,1~ 3周龄 5 0 %左右 ,4~ 5周龄很低或无死亡。1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 ,行动迟缓 ,离群独处 ,眼半闭 ,翅下垂 ,食欲废绝 ,偶有腹泻。后期表现神经症状 ,共济失调 ,角弓反张 ,数小时内死亡。2 剖检变化 肝肿大 ,质松脆 ,淡红色 ,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实质部可见坏死灶 ;胆囊肿大 ,充满胆汁 ;脾肿大 ;肾脏充血或肿胀 ;胰腺有坏死点。3 防治措施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鸭舍清洁干燥。对发病鸭舍地面用消特灵 ,每包加水 12 5 kg,带鸭喷雾消毒。治疗 :可用鸭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11月 7日 ,广西凭祥市某养鸭专业户所养的 2批肉用雏鸭 (1批 13日龄 ,另 1批 16日龄 )共 40 0只先后突然暴发急性传染病。 2批雏鸭几乎同时发病 ,发病率 10 0 % ,4d内共死亡 3 16只 ,死亡率 79%。而同场还有 2 5 0只待出栏的 5 2日龄的大鸭却未发病。发病后曾用先锋霉素、青霉素治疗 ,疗效不佳。遂请笔者诊治。2 临床症状病鸭主要表现为发病急 ,潜伏期短 ,一般在出现症状后1~ 2d死亡。有些病鸭看似正常的 ,在水塘中扑打几下就死了 ;有些打捞上岸不到半小时就死亡。死亡鸭头向后弯 ,呈角弓反张姿态。死亡高峰主要发…  相似文献   

7.
我县养鸭场,直接从英国引进父母代樱桃谷鸭SM型品种的1日龄雏鸭4000只,饲养到50周龄时,有上百只种公鸭阴茎脱垂不收,连续发生死亡。1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父母代樱桃谷种鸭群,饲养到24周龄时,本场按英国技术指标、公母比例为1:5,配成200只为一小群体饲养。全场共分16个小群体,共计3200只种成鸭,其中公鸭640只。封闭式饲养、群间用60cm高的砖墙为界,每群有3m×2m×1m的戏水池供鸭戏水,每只种鸭平均占地0.8m2,整个场地全是水泥地面。种鸭群从25周龄陆续开始产蛋,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都在80%以上,所产种蛋破损率在10%以上。50…  相似文献   

8.
苏北沿海某鸭场面积1800m^2,年饲养樱桃谷肉鸭12000只。由于2003年2月份天气多变。且阴雨天气多。3月中旬,该鸭场3号育雏室8日龄苗鸭2100只,出现发病死亡,至15日龄死亡130只,死亡率6.2%,16日龄停止死亡。进入4月份,该鸭场相郐的2个育雏室相继出现苗鸭发病死亡.死亡率分别为5.1%和4.8%。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大细菌性疾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今年初我省某地区发生了雏鸭大批死亡现象,经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其流行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2003年初,我省某鸭场与我所联系其单位出现雏鸭大批死亡现象,并送检雏鸭12只。被送检鸭的具体情况为:1周龄的2只,2周龄的2只,3周龄的2只,4周龄的2只,5周龄的2只,6周龄的2只。主要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发病日龄集中在1~6周龄,经解剖12例,并做细菌分离培养,镜检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2流行特…  相似文献   

10.
1995年8月我校实习鸡场饲养的伊莎捣蛋鸡,发生了一种以输卵管卵巢炎及卵黄性腹膜炎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用氟派酸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鸡场从株洲种鸡场购进伊莎揭鸡苗1200羽,育雏期和育成期生长发育良好,到19周龄转舍时成活率达985%.转舍后鸡群开始发病,随后出现死亡,每天死亡2~3只,最多一天死亡21只,发病期共死亡134只,死亡率为10.5%.鸡群20周龄开产,21周龄产蛋率仅3%.发病前曾用痢特灵和土霉素进行了预防性治疗,但未能控制本病的发生.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份,河北省临西县一棚养2周龄肉雏鸭,有近100多只雏鸭出现困倦、不食、眼和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等症状。第4天时开始部分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鸭的常发病,本文就该病的诊断防治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县部分养鸭户所饲养的3周龄以内雏鸭中发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县的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月下旬,我县张某从余姚引进1日龄雏鸭4000只,7日龄时发病,第一天死亡281只,第二天死亡330只。后经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临诊症状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有的病鸭拉白色腥臭粪便,肛…  相似文献   

13.
李三辈  杨玲霞 《中国家禽》1999,21(11):24-24
雏鸡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2~4周龄雏鸡,1961年Parish首先详细地报道了此病。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我县1998年4月也发生了此病。雏鸡商贩刘某饲养的2周龄亚发雏鸡2500只,先后发病,历经半月,共发病730只,死亡265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29.2%和10.6%。1流行情况自1998年3月23日以来,刘某饲养的2500只雏鸡一直生长良好,4月份天气突变,连续阴雨数天,致使舍内温度下降,先后许多雏鸡出现如下痢、精神不振等症状,4d内发病730只,死亡112只,用痢特灵拌料后,病情有所缓解。但治愈…  相似文献   

14.
本县南城种鸭场饲养樱桃谷种鸭2700只,其中母鸭2350只,完全采用封闭式圈养,平均每只占地0.sin'(包括运动场,产蛋室及小型戏水池)。该批种鸭从25周龄开始产蛋到29周龄期间,产蛋母鸭友生以产蛋困难为主症的输卵管炎疾病,采用中药生化汤及抗菌素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种鸭群从25周龄开始产蛋到29周龄的一个月期间发生357只母鸭产蛋困难,占母鸭总数的15.2%;死亡68只,占病鸭数的19.2%。凡是难产鸭精神萎顿,不爱运动、不下水,靠墙边屋角,独蹲一隅,驱赶时走动也非常艰难,不吃食,不喝水,体温一…  相似文献   

15.
铜中毒对雏鸭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铜中毒日粮(Cu850mg/kg)和铜中毒日粮(Cu1050mg/kg)。试验期7周。以血液病理学方法观察了铜中毒对雏鸭某些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铜中毒组、组雏鸭分别于2周龄和3周龄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死亡18只和5只。血液病理学变化表现为,红细胞大小不等、变形变性、坏死溶解;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下降。结果表明,铜中毒对雏鸭的生长发育和上述血液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两地间不少鸭场和农村散养鸭经常在 2~ 3周龄时发病 ,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我们先后从这些发病和死亡鸭的肝、心血、脑等部位分离了 13株可疑细菌 ,并选择其中的两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 ,证实由鸭疫里默氏杆菌Ⅰ型和Ⅱ型引起 ,而且该两型出现在某鸭场同一病鸭的体内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病料来自重庆市荣昌、永川、大足、四川省富顺、安岳、隆昌等地鸭场 (户 )送诊的病、死 2~ 5周龄小鸭 5 0只。对送检病、死鸭只逐一剖检 ,记录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培养基TSA(Difco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北京鸭和枫叶鸭的胫骨发育及矿物质含量的差异,本实验选择健康、体重均匀的1日龄北京鸭和枫叶鸭各140只,1~3周龄混合饲喂,4~6周龄个体单独饲喂.实验共6周,分别在2、3、4、5周龄,选北京鸭和枫叶鸭各8只称重屠宰,在6周龄选取4~6周龄耗料增重比前10、中10及末10的北京鸭和枫叶鸭各30只称重屠宰,测定胫骨特...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27日,我县某养鸭专业户饲养1200多只肉用鸭,11日龄突然开始发病死亡,第一天死亡17只,第二天死亡35只,第三天死亡51只.第四天前来我站动物门诊部就诊,将其随带15只死鸭剖检和镜检,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和曲霉菌病混合感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于4月2日停止死亡,此次发病共死亡235只,死亡率达19.5%,现将诊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两种家鸭球虫的致病力进行了试验,并用八种抗球虫药对北京鸭泰泽球虫病进行了效果观察。试验证明毁灭泰泽球虫的致病力强,分别用2×10~4和24×10~4孢子化卵囊感染二周龄雏鸭各10只,用前一剂量的死亡1/10,后者死亡3/10。又以2×10~4-128×10~4个孢子化卵囊分别感染三周龄雏鸭100只,分10组,每组10只,另有10只鸭不感染,用为对照。感染2×10~4-15×10~4卵囊者均于感染后第四天出现拉稀。感染31×10~4以上的各组,均于第四日出现不食,精神萎顿,血便,死亡率最高为4/10。93×10~4组减重量为严重,其增重率仅相当于对照组的24.7%。菲莱氏温杨球虫的致病力较弱,以506×10~4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八日龄雏鸭,仅出现轻微症状,未见血便和死亡。用252.3×10~4个毁灭泰泽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雏鸭90只,将不同药物分别混入饲料中喂服,连用六天,其结果为:磺胺六甲氧嘧啶按饲料量0.1%喂服,疗效果最好,感染10只雏鸭无一发病,亦无死亡,对增重无不良影响。其次为广虫灵,剂量0.05%,感染10只雏鸭,无一发病,亦无死亡,但对增重稍有影响。其它六种药,以常山酮(剂量0.05%)最差,无抗毁灭泰泽球虫功效,感染10只雏鸭,全部发病,10/10死亡。盐霉素(剂量0.005%),氨丙啉(0.0125%),球痢灵(0.0125%),力更生(0.05%)和氯苯胍(0.0033%)五个组各10只雏鸭,发病率均为10/10,死亡率分别为7/10,5/10,4/10,4/10和4/10,对增重均有不良影响,其中以球痢灵对增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福建省邵武市水北街道药村江某的养鸭场于2007年3月15日购进2口龄樱桃谷鸭960只,饲养至3月31日发现鸭群中有10只鸭发病,竖日发病鸭增至38只,2天共死亡22只。临诊可见患鸭精神沉郁,嗜睡,缩颈呆立,不食。以后发病鸭口渐增多,场主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到2007年4月5日,该病鸭群共发病237只,死亡155只,致死率6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