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频繁,严重的出现"水华".尤其在虾苗期,投喂的饵料是粉料,由于虾苗的消化系统不够完善和全塘泼洒的投饵方式,绝大部分不能被虾苗摄食而流失于水体或沉积到池底,再加上水体本身缓慢流动和外界合适的环境因子,一些微型藻类如蓝藻、四尾栅列藻和盘星藻等就会过量繁殖,最终可能导致水体老化、水生生态结构破坏、虾病暴发.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虾苗期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是最根本的措施,如果水体一旦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考虑综合采用以下方法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缺乏水生态系统保护意识、片面强调养殖强度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养殖效益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分析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和原因,阐述了富营养化的危害,针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其它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些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分析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危害,针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其他防治办法等。  相似文献   

4.
一、池塘有机污染的评价(一)池塘有机污染的理化监测池塘水体中有机污染成分非常复杂,一般采用一些间接性指标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污染状况。根据《渔业水质标准》,主要利用化学方法测定池塘水质的溶氧量、pH值、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养量(COD)、总有机碳(TOC)、氨氮、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域蓝藻的发生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6,(10):76-76
近几十年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业上广泛施用化肥,大量污水排入水体中,使很多水体富营养化。最近几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水域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步增加造成养殖环境的急剧恶化,水中的有害藻类含量逐步增多,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以甲藻和硅藻为主转变为以绿藻和蓝藻为主的变化。由于蓝藻的大量增殖,常在水表聚合成数厘米厚的一层蓝绿色的藻浆,这就是所谓的“蓝藻水花”(Warerbloom)。  相似文献   

6.
西洞庭湖区养殖水体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8年8月对湖南省西洞庭湖区40个典型养殖水体的浮游植物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40个养殖水体中共发现浮游植物67属101种,优势种类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十字藻(Crucigenia apiculata)、二形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集星藻(Actinastrum hantzschii)、卯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羽纹脆杆藻(Fragilaria pinnata)、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x)、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浮游植物平均密度高达3.19×10^7个/L,变动范围9.46×10^4~1.32×10^9个/L。浮游植物密度与蓝藻密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40(P〈0.000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1.00~3.74。利用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多样性指数作为水体状况评价指标,初步评价表明,对于人工养殖水体而言,采用半精养模式的水体污染程度相对最轻。  相似文献   

7.
<正>1池塘养殖水体管护措施1.1池塘修整养殖池塘首先保证进排水方便,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四周池埂牢固坚实,底部不漏,对老旧池塘做好淤泥清理。清淤最好在冬季进行,干塘清淤后经过暴晒、冰冻一段时间,有利于消除残存的病原体和鱼类敌害。修整池塘是改善池塘水环境的保障措施之一。1.2池塘消毒在池塘中,除养殖鱼类外还生存着其它生物。它们有的本身就是鱼病的病原体,有的是病原体的承载体,有的是鱼类的敌害,因此必须在养殖初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水体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池塘养殖水体污染现状入手,分别介绍了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原理与方法,重点分析了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且不产生2次污染的生物净化技术,通过比较,认为生物净化技术在池塘养殖中有着更为广阔地应用和发展前景,是实现无公害养殖和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池塘良好水质的一般特征、池塘良好水质的理化和生物指标、调节池塘水质的主要措施和改善池塘水环境的技术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池塘养殖水体改良与调控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吴多伟 《科学养鱼》2005,(10):21-21
一、富营养化的危害1.引起藻类种群的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极易使原来为罗非鱼提供饵料的优势种群如硅藻、甲藻等数量减少,而被一些不易消化的藻类等代替,水体颜色也随优势种群而改变。这些藻类的过度增殖,一方面,使水面形成云斑状“水华”,并发出腥臭味,恶化水质,影响罗非鱼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藻类过多,吸附到鱼鳃上可影响呼吸,藻类死亡后,其蛋白质分解可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威胁着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2.造成水体溶氧的剧烈波动白天由于藻类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使水体溶氧处于饱和状态,而夜晚则因大量藻类、藻类尸体、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排放尾水的污染状况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有效管理水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在系统集装箱养殖区的出水口(A)和进水口(B)进行水质监测和浮游植物采样分析,运用差异性分析比较两点的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运用冗余分析(RDA)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识别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素。结果显示:系统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SS)和总氮(TN),A点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B点,5月的总污染指数最高,系统净化区域对尾水中的氨氮(NH+4-N)和SS的去除率高于其他污染物。系统中检出浮游植物7门58属98种,A点76种,B点81种,均以绿藻门种类为主,A、B两点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2.25×106 cell/L和11.67×106 cell/L,26.69 mg/L和34.23 mg/L,1.87和1.93,0.63和0.64。SS是显著影响A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NH  相似文献   

12.
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了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鱼类受其影响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张元 《水生态学杂志》2018,39(5):111-115
池塘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已有各种商品化微生态制剂,但水质净化修复效果始终未得到有效提高。通过采用定向分离、筛选、扩繁来自原生境的土著有益菌的方法进行生物修复,从而提高养殖废水的净化修复效果;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强、效果佳、安全性高、成本低以及持续活性时间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2016年9月,从山西省运城黄河滩涂水产养殖主产区养殖中后期的池塘水体中定向分离筛选得到1株土著反硝化细菌,命名为YJ-1,使用奈氏试剂和格利斯试剂对其反硝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奈氏试剂显示黄色,格利斯试剂显示绛红色,说明在细菌培养24h后发酵液中产生了少部分的铵离子和较多的亚硝酸盐,菌落具有反硝化功能。经16SrDNA序列扩增与测定,片段长度为1 441bp。无根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YJ-1与产酸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的同源性最高,YJ-1的分离打破了现有微生态制剂成分大多数为各种商品菌的局势;在水产微生态制剂制备过程中定向加入土著反硝化细菌,可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减少鱼体发病率;反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其他土著有益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养殖水体缺氧是池塘养殖中常见的现象。问题一是随着地球的变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使水域环境日益恶化,江湖河水污染、天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罗非鱼已在我县引进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发展高效渔业,探索我县部分有流水条件的鱼场及养殖户怎样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取得更高的养殖效益,笔者于2012年4月2日~8月12日在10口流水试验池里进行试验养殖,对流水养殖中鱼类平均个体增重与放养密度、池塘水体交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草鱼是我县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养殖模式各有不同,主要有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及池塘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的鱼类品质及养鱼效益相差较大,鱼类肉质与水体溶氧量关系密切,以水体溶氧量与草鱼单位价格高低为例,依次为: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池塘养殖。为解决草鱼池塘养殖产量与价格的矛盾(即高产并不能高效),我县水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复合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1年8月到10月在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和显微镜计数法定量研究了单养草鱼(G组)、单养鲢鱼(S组)、草鲢混养(GS组)三种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不同。S组浮游植物生物量远低于G组和GS组,且不同水体中的优势种也有所不同,S组以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aceaespp.)、新月藻(Closterium Nitzsch spp.)和硅藻门的曲壳藻(Achnanthes sp.)为优势种;G组以蓝藻门的席藻(Phormidium spp.)、束丝藻(Aphamnizomenon sp.)和硅藻门的针杆藻(Synedra spp.)为优势种;GS组以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aceae spp.)为优势种。在测定出的光合色素中,含量最高的为叶绿素a(Chlorophylla),其次为叶绿素a酸酯(Chlorophyllide a)。除别黄素(Alloxanthin)与隐藻的生物量不显著相关外,其他被鉴定出的特征色素如岩藻黄素(Fucoxanthin)、叶黄素(Lutein)、玉米黄素(Zeaxanthin)、叶绿素b(Chlorophyllb)、多甲藻黄素(Peridinin)分别与硅藻、绿藻、蓝藻、绿藻、甲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P<0.01)。将特征色素与营养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S组内,TN含量与TChla、Chlb、Fuco和Lut均显著负相关(P<0.05),NH4+-N含量与TChla、Fuco显著负相关(P<0.05),TP含量与Fuco显著负相关(P<0.05)。在S组和GS组内,NO3--N含量与Fuco显著负相关(P<0.05)。所有处理组与NO2--N和PO34--P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鲢鱼的排泄活动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92年5-8月普兰店湾养殖海域水质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进行富营养化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认为:该海域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养虾废水,并且长期积累使海域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在对虾养殖水体中,浮游藻类是虾池中的主体饵料,其种类、密度对对虾池生态系统的维持起关键作用,与对虾生长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而弧菌又是对虾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发病频繁,传播速度快,给养虾业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维持良好的水色、培养优良浮游微藻、减少弧菌疾病的发生一直是对虾养殖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2]。广东珠海是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场地,本文通过对广东中山阜沙、  相似文献   

20.
陈志国 《水产养殖》2010,31(11):31-31
<正>直接观察池塘水色的办法,由于天气、阳光、云彩、倒影和观察角度的不同,同一池塘、同一时间都会呈现不同颜色,容易出现错误判断。比较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结合观察水车打起的水花的颜色来判断,会比较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