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病,危害极大。因此,对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点。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方面,以便更有效地防治本病。文章从病毒结构、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致病机理、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狂犬病病毒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可感染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猪最易感。该病自1902年发现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简介、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特征、致病机理等方面介绍,总结出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及净化要点,以供同行参考。1伪狂犬病简介1.1病原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可感染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猪最易感。该病自1902年发现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简介、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特征、致病机理等方面介绍,总结出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取得很显著的进展。本文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特性、基因结构特点。病毒糖蛋白种类和作用以及伪狂犬病病的毒力因子、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综述,对同道者研究伪狂犬病病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二类传染病,国内外近几年由于伪狂犬病流行正呈上升趋势,以及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许多国家己经将伪狂犬病列为了重点防疫并计划最终根除的猪病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人们对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检测手段以及疫苗预防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就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主要基因变异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伪狂犬病毒基因及其基因变异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同时结合本实验室对伪狂犬病gE/gB基因建立的多重PCR净化的病原学研究和国家对该病采用gE/gB-ELISA检测血清学净化方法标准进行了综合,为制定猪伪狂犬病防治及净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取得很显著的进展。本文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特性,基因结构特点,病毒糖蛋白种类和作用以及伪狂犬病病的毒力因子,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综述,对同道者研究伪狂犬病病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病毒为载体的活疫苗的研制是当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病毒病的防制、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生物活性蛋白的生产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将从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特征和表达调控元件特征等两个方面,对伪狂犬病病毒作为活疫苗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以往主要用血清中和试验和单克隆抗体方法进行狂犬病病毒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由于狂犬病在野生动物中发生流行以及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单纯用常规方法已不能满足对狂犬病病毒分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的需...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是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猪为病毒的贮存宿主。该病一毒一旦感染动物则终生带毒呈潜伏感染状态,遇到外界应激则重新激活而向外界排毒,引起易感动物发病。为了加强进口检疫和优良种畜的推广,防止该病的传入,各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常规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不能检测该病毒的潜伏感染情况,研制出各种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就核酸探针杂交技术,常规PCR、鉴别PCR、鉴别与定量PCR等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感染禽类的烈性传染病,能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也能传染人,因此,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点。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面,以期能更有效地防制本病。文章从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病毒毒力、毒力变异、基因疫苗和诊断技术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制禽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制品,预防该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文章综述了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抗原和抗体检测方法,为临床控制此病建立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是一种以神经系统感染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危害大,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狂犬病病毒(RV)G蛋白与神经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决定其嗜神经特性,其他RV结构蛋白对RV感染具有保护和调节作用;机体感染RV后神经元结构和机体内与功能相关的部分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而且RV在神经核的分布可能影...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本文就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致病机理及新型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Rabies)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RV)引起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为快速检测狂犬病病毒IgG抗体,本研究首先克隆表达并纯化狂犬病病毒G蛋白,应用G蛋白作为抗原,G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C线,鼠抗犬IgG和鼠抗猫IgG标记T线,经条件优化后,建立了一种能够用于快速检测动物狂犬病病毒血清...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神经瘤细胞(NA)培养CVS-11株狂犬病病毒,并测定不同批次的病毒毒价,为优化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具有实际意义。病毒培养和检测结果表明,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病毒液病毒含量较高,在107.0FFU/0.1 mL以上,毒力为106.4~107.0LD50/0.03 mL;而第3次收获的病毒含量则较低,只有106.0FFU/0.1 mL左右,毒力为105.0~105.3LD50/0.03 mL。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病毒液可用于制备狂犬疫苗,第3次收获的病毒液因毒价较低不适于制备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非细菌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全世界每年因该病所引起人和动物死亡数量众多,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将RV疫苗的研制列为最优先发展的疫苗项目之一。对R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轮状病毒相关基因的实验室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检测犬狂犬病毒IgG抗体,应用狂犬病毒G蛋白作为捕获抗原,鼠抗狂犬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羊抗犬IgG分别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和诊断抗体,羊抗鼠IgG作为质控线,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抗体检测试纸。该试纸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与快速荧光灶抑制实验检测值对比总符合率为82.1%。研究显示,本试纸卡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犬狂犬病毒IgG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宠物犬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狂犬病毒磷蛋白(phosphoprotein,P)的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将RT-PCR扩增的狂犬病病毒ERA株P蛋白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并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形成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转染的Sf9细胞中出现了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证实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能与抗His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分析进一步显示Sf9细胞表达的P蛋白与抗P蛋白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这些实验证明,狂犬病病毒P蛋白不仅在Sf9细胞中获得表达,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狂犬病病毒P蛋白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建立,为蛋白结构的解析和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特征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狂犬病病毒具有嗜神经性,能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中引起致死性感染,病死率几乎为100%。除常规的临床诊断外,狂犬病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等。狂犬病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呈全球分布的态势,中国每年因狂犬病病毒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居全球第2位。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加快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对其综合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狂犬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Experimental infection of Artibeus intermedius, the great fruit-eating bat, was performed with vampire bat rabies isolates. Bats (n = 35) were captured in the wild and quarantined prior to experimental infection. No rabies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by 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 (RFFIT) prior to infection. Three doses of rabies virus (RV) and three different routes of infection were used. One out of 35 bats died without showing any clinical signs at day 14 and was positive for rabies. None of the 34 other bats showed clinical signs for rabies, but high antibody titers were detected post-inoculation, suggesting either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o the vampire bat rabies virus or possible pre-exposure to RV and inoculation leading to a booster effect. Rabies virus was detected by hemi-nested RT-PCR (hnRT-PCR) in the brain (n = 3), stomach (n = 1) of bats that were negative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that survived rabies infection. The bat that died on day 14 was positive by hnRT-PCR on the brain, heart and liv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ither previous non-lethal exposure to RV or natural low susceptibility to vampire bat viruses somehow protected Artibeus intermedius from clinical rabies infection leading to a marginal lethality effect on this bats species population in the wi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