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的动因以及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政府应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创新教育制度、建立人力资本补偿回流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流失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该文利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促使农村人力资本向城市迁移的动因是城乡收入的差距扩大、人力资本的流动成本和流动带来的心理成本降低。并基于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的动因,提出政府应从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创新教育制度、建立人力资本补偿回流机制来消除人力资本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导致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学生流失原因可分为教育外部原因即学校教育以外的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和内部原因(学校教育自身的因素)。解决学生流失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育克服自身的种种弊端,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一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对于如何建设新农村,如何实现农村整体富裕,许多学者认为"减少农村人口"是关键,而事实却证明这不仅达不到以上效果,还造成了农村地区的衰落。其中,智力资源的流失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智力状况与新时期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简要介绍智力资源说,以沂蒙老区为例说明其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目前农村智力资源流失的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作以简要阐述,最后对一些相关的建议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满德  陈诗军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64-2265
从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入手,引出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动因的探讨,进而提出防止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本是农业生产力的主要要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受工农、城乡差距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本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升学跳出农门、进城买房安家落户的途径不断向城市流失。本文归纳了湖南农村人力资本向城市流失的主要表现,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过度流失对湖南农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旸  宋华明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185-187,19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最重要的一点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本文在综述农村人力资本投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兴起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研究文献显示,人力资本可通过要素效应、溢出效应和吸纳效应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国内学者普遍借鉴Lucas的人力资本外溢模型和Mincer的人力资本收益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实证,多数实证分析结果均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度量方法、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以及促进二者正向发展的政策设计上须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9.
何金莲 《农业考古》2006,(6):404-406
本文主要讨论了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发展农村教育时所遇到农村教育资源的显性与隐性流失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农村人力资本角度分析表明,劳动力素质低下是限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指出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农民工思想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瑞  蒋成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47-6648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他们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出现弱化的趋势,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以至产生极为复杂的思想问题,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极为不利。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农民工的思想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43-194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力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但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提出解决农村人力资源流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姚瑞敏  熊家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44-11645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永久稳定转移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影响劳动力实现稳定转移的制度因素正在逐渐消除,自身的能力特征影响越来越重要。知识、专业技能、信息捕获能力、风险预见能力、社会角色、动机、团队精神、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胜任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慧蓉  钟涨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79-6680,6682
依托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被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所证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与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经历的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不同的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面临的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显著特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跳跃转移特征,而且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加强这一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董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79-380,404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收入等 3个因素。同时 ,笔者又针对成因 ,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冯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112-1113
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丰富但质量偏低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连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35-11636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因素,指出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最后结合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和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降的原因,深入剖析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适合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