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草菇菌株V115在不同营养因子(碳氮源)、不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及酸碱度)下进行了菌丝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蔗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2~38℃;菌丝生长适宜的pH为6~7.  相似文献   

2.
以可正常出菇的梯棱羊肚菌M83和不能正常出菇的梯棱羊肚菌M101作为供试菌株,对2种菌株在不同的温度、p H、光照、碳源、氮源上的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菌核生长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菌株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但M83菌丝在5℃~30℃能正常生长,而M101菌丝在30℃不能正常生长;2种供试菌株菌丝生长最适p H为7~8,M83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M101;2种菌株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的生长速度、长势均优于光暗交替条件;2种菌株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但M83对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利用能力显著强于M101;2种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对硝态氮的利用能力均强于对铵态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草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草菇双核菌丝进行诱变处理及碱性驯化获得高产优良菌株。采用在麦秸上面放棉籽皮栽培草菇的方法,对高产菌株用麦秸作温床和不放麦秸(CK)培养菌丝及栽培草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麦秸作温床处理草菇菌丝生长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用麦秸作温床0.5 min诱变菌株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丝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spp.)资源,并探讨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本试验以羊肚菌属QYY、XF、 FS菌株为供试菌株,以菌丝长势、密度、均匀度、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6种氮源对3个羊肚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尿素外,羊肚菌3个菌株均能够很好地利用其他5种氮源,不同产地的羊肚菌菌株对氮源的利用各不相同,羊肚菌菌株QYY、 XF、 FS的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钾,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4.56 mm·d~(-1)、 9.92 mm·d~(-1)、 6.63 mm·d~(-1),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22.83、 49.58、 26.50。  相似文献   

5.
杨草 《中国食用菌》1992,11(3):34-35
1.注意掌握草菇制种特点。(1)草菇属高温型。和恒温性结实,对温度尤其低温反应敏感,温度多变、温差大均不利于菌丝生长。适宜温度35℃左右,掌握32~35℃为好。温度过高生长快易衰老,温度过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2)草菇菌丝生长迅速,培养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菌丝易衰老和自溶,因此应掌握好培养条件与时间。(3)草菇的适龄菌丝生长旺盛、呈灰白色。无或有少量厚垣  相似文献   

6.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32--36℃,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8~32℃),主栽季节为6~8月,低温季节,尤其是冬季,自然条件下,难以栽培。草菇低温季节(10月至次年4月)栽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选择出菇温度相对低的菌株(本试验冬季用V1菌株)和采取合理的保温、加温措施以提高生境温度。本文从保温、加温方式,培养料及栽培废料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5株梯陵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菌株为材料,研究温度、pH、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核形态特征的影响,筛选适宜培养各菌株菌丝体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pH,碳源和氮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最适起始pH方面,菌株F011、85和W16H2为6~7,菌株Q为8~9,菌株301为7~8;菌丝生长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葡萄糖适合所有菌株生长,菌株F011、Q、301和W16H2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菌株85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8.
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同源基因Cor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草菇V23菌株的Cor3基因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不断下降趋势,10h时,其表达量仅为对照的7%。而VH3菌株Cor3基因4℃处理2h表达量明显上升,为对照的1.8倍,处理4h和6h表达量降低,分别为对照的80%和90%,处理8h的表达量又上升,为对照的1.4倍,随后下降,处理10h表达量最低,为对照的60%。根据结果初步推测Cor3基因与草菇低温耐受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草菇V23原生质体再生菌丝经过0 ℃低温胁迫处理108 h后,筛选出菌丝较耐低温的菌株V23a,获得V23a的孢子分离菌株(Spore Isolation Strains, SIS),经栽培后,筛选生物学效率高的菌株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组织分离菌株(Tissue Isolation Strains, TIS),选出其中生物学效率最高的Va2作为草菇高产新菌种,其生物学效率比对照V23高14.27%.选育过程中分析了SIS菌株的气生菌丝密度、厚垣孢子数量和出菇率,比较了SIS和TI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生产周期、单菇平均质量和生物学效率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可出菇的SIS菌株其子实体产量差异较大,但均低于对照菌株V23.TIS菌株的产量比SIS的提高了0~87.18%.  相似文献   

10.
一株木薯渣野生型草菇菌株菌丝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从木薯渣发酵堆上分离的野生型草菇菌株V木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因子、培养条件及木薯渣含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型草菇V木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无机盐为MgSO4·7H2O,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值范围为6.0~8.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4.0g/L,蔗糖10.0g/L,MgSO4·7H2O0.40g/L,马铃薯200.0g/L;利用木薯渣作为主料培养草菇菌丝选用50%~70%木薯渣含量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液体液层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Pe9701菌株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其次为麦芽糖而对甘露醇的利用最差;有机氮比无机氮更适于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有机氮为蛋白胨,最适无机氮为硝酸铵,硫酸铵次之,碳酸铵几乎不能被利用,此外,各处理培养液的pH均呈上升趋势,发酵终止pH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碳源和氮源对桑黄菌丝(Phellinus liteus)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影响桑黄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其最佳碳源浓度为3.0%,其次是蔗糖、果糖、麦芽糖、淀粉,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菌丝的生长,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其次是黄豆粉、蛋白胨和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对毛木耳液体菌种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和蛋白胨分别为较优的碳源和氮源;通过测定液体培养时菌丝生物量、菌丝球数量的变化以及回管萌发试验确定最适发酵时间为5 d;采用以上条件制备的液体菌种栽培毛木耳,菌丝满袋时间较固体菌种减少6 d,生物学效率与固体接种相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对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实验对绣球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绣球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鱼粉蛋白胨,优化后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10%,鱼粉蛋白胨0.32%,琼脂2%.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富硒金针菇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针菇[Flammulilna veluptipes(Curt.:Fr.)Sing]是一种高蛋白、低热量、富含多糖的营养保健食品,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1]。金针菇所含的朴菇素具有显著的抗癌和降胆固醇的作用,可预防高血压和治疗消化道炎、肝炎等。通过金针菇深层液体发酵,可以开发各种保健饮料。在金针菇深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保藏的马桑香菇菌株为试材,对其进行ITS鉴定,按照基础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野生马桑香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所选菌株为有机香菇下的进化分支,同其它香菇属食用菌具有本源差异,且野生马桑香菇菌丝的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蛋白胨,最适pH为7~10,培养温度以23~25℃最优。  相似文献   

18.
培养条件对毛栓菌木聚糖酶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对木聚糖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作碳源、(NH4)2SO4作氮源有利于木聚糖酶的分泌,接种量、培养温度、装液量、对木聚糖酶的分泌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毛尖蘑是生长在金矿开采后的沙滩上的一种野生珍稀食(药)用真菌.对野生毛尖蘑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碳源、氮源筛选试验.结果 表明,由新鲜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纯菌株经ITS序列鉴定为褐离褶伞(Lyophyllum fumosum);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适宜氮源为蛋白胨、硫酸铵和酵母膏.研究结果为毛尖蘑的人工驯化栽培及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