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产科技》1974,(3):13-14
鲮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生长快,繁殖力强,以藻类为主要食物的底栖鱼类,适宜在肥水中饲养。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种。由于它喜暖怕冷,当水温下降到7℃以下时,即开始死亡。因而解决安全越冬问题是北移养殖的关键。我县留车公社鱼苗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实践论为指针,胸怀壮志,反复实践,  相似文献   

2.
鲮鱼是我国南方地区淡水鱼中较好的一个养殖品种,肉质鲜美,病害少,养殖经济效果高,深受群众欢迎。但是它的抗寒能力差,最低临界温度7℃,所以能够养殖鲮鱼的地区仅限于广东、广西及闽南亚热带地区,如何改变鲮鱼的这个弱点,提高其抗寒能力,籍以扩大它的养殖地区,对于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寒潮来临前的防范措施1.了解重点防寒的养殖品种防寒的重点品种是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广东省养殖的温水性鱼虾品种不少,其中主要的品种有罗非鱼、鲮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淡水白鲳等。这些品种耐低温的能力差,鲮鱼6℃~7℃,罗非鱼10℃~12℃就会大量死亡。这些温水性鱼虾一般在水温降到上述范围前都必需采取保温措施,否则会冻死,有些即使没有冻死,冻伤后极易诱发感染水霉、寄生虫而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4.
鲮鱼(Circhinus molitorella)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池养鱼类,并已由东南亚各国引种驯养成功。但因鲮鱼对低温适应的能力甚差,在14℃水温条件下即停食,10~7℃便出现冷休克,在此低温下持续1~2天即死亡,故难以在我国广大地区驯养。七十年代以来,两广地区的冬季水温也往往出现持续偏低的现象,使鲮鱼的越冬保种工作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5.
麦瑞加拉鲮鱼(简称麦鲮)属鲤科,鲃亚科。鲮属,原产于印度,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麦鲮体长、侧扁、圆筒形。浅红色的尾鳍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苗种期更明显),口下位,背部青色,腹部银白。麦鲮是一种亚热带鱼类。不耐低温。水温在7-9℃以下被冻死,11℃以下冻伤,15℃左右时停食,18℃以上时可越冬。麦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省.现常作养殖鳜鱼的阶段性饵料鱼被长江流域的养殖单位引进和养殖。麦鲮食性杂,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食.也食部分浮游动物,人工饲料中喜食菜粕类和未完全消化的畜禽排泄物。麦鲮具有耐密养、群体产量高、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易起捕。外形美观、肉质鲜嫩等优点,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现将麦鲮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唐文联 《内陆水产》1994,(10):23-23
革胡子鲶也叫埃及胡子鲶,埃及塘虱鱼。它适应性强、病害少、生长快、产量高,在南方各地推广养殖,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但革胡子鲶属热带暖水性鱼类,适宜在较高的水温中生活,耐寒能力较差。当水温低于15℃时,其摄食与活动受影响,8℃以下就会死亡。因此,越冬保种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性虾类,对高温的变化适应能力要明显大于低温。人工养殖适宜的摄食、生长的水温为18-35℃,最适水温为30~33℃,水温18℃以下时,摄食量减少,存活率降低。水温低于16℃时,几乎停止摄食,长时间处于水温13℃环境中会出现昏迷危险状态,低于8℃时死亡。从其适应水温的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河蟹养殖中,河蟹性早熟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商品蟹的规格,致使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笔者拟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些心得体会。一、温度适宜的水温是河蟹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一般认为,河蟹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30℃。笔者认为,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3~28℃。超出这个范围,河蟹的食欲都呈减弱趋势,河蟹的生长就会延缓。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水温,可加快其生长速度,同时性成熟也快;降低水温,性成熟所需时间延长,同时生长速度亦相对减缓。生产中的具体解决方案是:早春水温在23℃以下时,尽可能采取一些保…  相似文献   

9.
有的养殖户为了使成虾提前上市,有个好价格,就提早放苗。象江浙沿海一带在4月底前就有人放苗,有的甚至在4月20日前不搭建临时保温大棚,就把虾苗放入池塘内。放入时水温在20℃以上,而过几天强冷空气南下,一下子使水温下降到15℃以下。南美白对虾在水温18℃以下时,其摄食、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体质  相似文献   

10.
金恒清 《内陆水产》2008,33(5):25-26
罗氏沼虾又名淡水长臂大虾,原产地东南亚。属热带杂食性虾类,耐低温能力较差,一般适应水温为15℃~34℃,最适水温为25℃~32℃,致死水温为14℃。罗氏沼虾养殖有较强的季节性,水温维持在20℃~35℃之间,达4个月以上的地区,均可进行养殖。本文就罗氏沼虾的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能量角度谈鲤鱼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地区进入10月、下旬水温10℃以下的低温期,鲤鱼的摄食就不活泼。当水温达到7℃时,鲤鱼就不再摄食,停止给饵。  相似文献   

12.
淡水养殖新秀──鲶鲶,光滑无鳞,营养丰富,肉质多,味鲜美,生长快,个体大,饲料来源广,经济价值高,是池塘、湖泊、水库养殖的优良品种。一、特性。①鲶,又名苏氏鲶,属热带鱼类,20~36℃为正常生活温度,水温在12℃以下时就会死亡。②鲶为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3.
淡水养殖新秀──芒鲶,光滑无鳞,营养丰富,肉质多,味鲜美,生长快,个体大,饲料来源广,经济价值高,是池塘、湖泊、水库养殖的优良品种。一、特性。①鲶,又名苏氏鲶,属热带鱼类,20—36℃为正常生活温度,水温在12℃以下时就会死亡。②鲶为杂食性鱼类,幼鱼...  相似文献   

14.
对池养罗非鱼耐寒能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认为尼罗罗非鱼能在16-42℃水中生存,水温降到14℃时,鱼群躲藏在水底,不吃食物,水温降到12℃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仇潜如,1982)。莫桑比克罗非鱼在14℃水中能正常摄食,水温低于12℃时,经若干天后终于冻死(雷慧僧等,1981)。  相似文献   

15.
彩虹鲷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个突变品种,体色鲜艳、红黄兼有,也常被人们称为红罗非鱼,具有养殖生长速度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好,养殖效益高等优点。彩虹鲷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进入10月中下旬后,随着池塘水温逐渐下降至16℃以下时,彩虹鲷就不能适应生  相似文献   

16.
成功养鳖五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养鳖的经验证明,要养好鳖必须抓好五大要素,即温度。水、空气、阳光和饲料。一、温度温度是影响鳖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鳖在水温18℃以下停止摄食,12℃以下开始冬眠,28-30℃是最适宜的,控温养殖中,空气温度以33-34℃为宜。一般水温每下降1℃,摄食量减少5%左右。常见的控温方式有两种,一是冬春两季控温,二是四季全程控温,前种控温方式因其能较好地适应我国气候,且降低生产成本,在我国应用较广。在养殖过程中注意水温的恒定(30℃),有利于鳖的快速生长。另外养殖换水时,应注意防止水温相差过大,否则,鳖易产生不…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营养丰富、易养殖等优点,但对水温、溶氧的变化较敏感。特别是水温,当降至16-17℃时反应迟钝,降至15℃以下,持续2天就会死亡。因此在有些地区养殖周期较短。如何延长生长期,提早上市,避免一次性大批量捕获,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于1998年采用塑料大棚强化培育早期虾苗,经一个月左右放入成虾池养殖,既提高了罗氏沼虾的饲养成活率,又缩短了养殖周期,提早上市,获得成功。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地增选择:1.塑料大棚的设置:选择180m‘左右向阳小鱼池一口,设置进排水管道,用40目筛绢网蒙口,以…  相似文献   

18.
黄鳝的安全越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继升 《内陆水产》2002,27(12):8-8
近年来人工养殖黄鳝已成为养殖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有的养于户懂养殖技术,盲目上马到冬天黄鳝不能安全越冬。每年春节前后黄鳝销售价格最高,但到春节上市时黄鳝必须安全越冬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可将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雪天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死亡。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下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或玉米秆…  相似文献   

19.
杂交生鱼     
正杂交生鱼是由乌鳢和斑鳢两种鱼类种间杂交所得。杂交生鱼的生存水温为0~40℃,最佳水温22-30℃。当春季水温上升到12℃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冬季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常潜伏于水底深处。杂交生鱼个体大、生长快,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养殖新品种。五大养殖优势让人难以抗拒说起杂交生鱼的养殖特点,不少养过两年以上的资深养殖户都会给出好  相似文献   

20.
鲮鱼的机械化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鲮鱼因其适宜于10℃以上的自然气候温度而遍布于广东、江西两省。鲮鱼食性杂,繁殖力强,容易养殖,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豆豉鲮鱼是当地的特产,许多企业以传统的加工工艺及自创的调味配方,生产不同色泽口味的豆豉鲮鱼罐头,畅销国内各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