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是在学习与借鉴英美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处在通识教育发展的初步阶段,与英美通识教育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或者说缺失,即本应有的内容和特征还未形成和表现出来。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审视和分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得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的实施、通识教育的评价、通识教育的效果五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缺失,最后从理念升华、制度创新、模式整合三方面构建开展通识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困境与会通创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越过了“认识阶段”而进入到“行动阶段”后,必然会面临如何处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与西方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棘手问题.本文根据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内在规律,探讨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实现对古今中外文化会通超胜与综合创新的主要方式,以期走出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困境,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和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引入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通识教育要将培养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人与科学素养;加强校园化建设,注重环境陶冶;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化。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征及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等形势,深入探讨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适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有利于行业特色型高校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通识教育旨在体现一种对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注,以及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人.通过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介绍,分析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当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力探索大学英语教学在完成教学模式改革后,如何就大学英语教育现存的缺陷“文化失语症”进行必要的通识化改革.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笔者针对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应时建设等问题提出建义,旨在推进大学英语进行以文化内涵为依托的通识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面对现代文化的持续冲击,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某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为此,研究主要从课程定位与课程要求、课程内容、课程任务、信息化教学及课程考核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赫钦斯针对当时盛行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之弊端,提出了一整套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他认为通识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它对抽绎永恒人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加强大学凝聚力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主张大学应担负起引导社会前进的职责,而不应为迎合市民大众的浅近需要而盲目地随波逐流。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应执着“人性”而非着眼“人力”。赫钦斯的高等教育理念对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管理思想视角出发,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发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创设、课程评价体系以及课程教学管理方面都契合了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并在一些方面做出了新的阐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当前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课程思政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体现,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显性”及“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相契合。为此,文章提出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艺术类通识课程,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统一,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作用,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必要过程。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的实施,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不同方面的学习,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利用《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如何实施计算机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承载着育人与育才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以未来为导向,明晰新时代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文章结合通识教育发展理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基于学生视角对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大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总体是满意的,在今后的改革与实践中,应将整合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挖掘农业院校自身特色,完善问题引导下的“实践+课堂”二元教学模式应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李奇璋  周选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11-18314
通识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实践中已进入微观的课程研究阶段。通识教育以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其课程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3部分。农学在通识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教育内容,涉及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及能源问题等,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农学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在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的教育中,农学也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经典阅读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特殊品质使经典阅读具有丰富与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的功能,而经典的这种功能因与通识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期许相呼应而成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法门。数字化时代,以数字图解或缩写的经典由于缺乏高度思维性的语言建构、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类生存真相的不断追问,显然不具有传统经典理性认知的深度和精神升华的品格,至于仅仅载体发生改变的经典,其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数字化时代经典阅读依然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使学生不仅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而且也要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而塑造"完人"则需要多种文化元素的濡化,农业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之初所需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多来自图书馆,这使得图书馆可以在农业院校通识教育实践中发挥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通识教育应是一种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其宗旨是"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困境是:通识教育目标难以测量,不同院校之间的通识教育优劣无法比较,服务学习活动的实施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呈现日趋激烈的态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在建设特色大学的过程中,应正确认识特色大学的内涵、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中国石油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育中的不足,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素质。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兴起,将国外教育资源有效的渗透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我国高校可以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中外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特点,以此论述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并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科教学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创建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本科教学,培育行业一流人才,对攸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点行业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立足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服务行业,彰显特色,引领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特色+目标""特色+内涵""特色+举措"三大方面,研究分析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努力方向、建设内涵,并以河海大学为例提出特色举措,共同探寻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创建一流本科教学。  相似文献   

20.
特色办学是未来一个时期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既是国家、社会对大学的期望,也是高等教育系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探讨了特色办学的含义和意义,分析了特色办学的实现途径,简要描述了特色办学的实践并提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