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低油菜核心竞争力研究--油菜栽培及其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傅寿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100-104
通过论述油菜产业和栽培技术发展的概况,对比国内外油菜栽培因素的差异,着重比较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成本和收益,指出油菜生产降本增效的主要潜力.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的油菜生产优势及双低油菜产业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0~1996年,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占全省油料作物总面积的76.6%,总产量的74.5%,产油量的82.2%。1990~1996年油菜年均播种面积占全国年平均总面积的10.7%(最高年达12.7%),占长江流域11省(市)的12.7%(最高达14.7%)。全省总产量1995~1997连续三年跃居全国首位,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现已处全国前列。发挥湖北省油菜生产优势,推进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有关问题,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支撑,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加速产业化链条的形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5.
6.
应用电泳技术分析了2个甘蓝型高产双低杂交油菜F1及三系亲本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杂种与不育系,恢复系的酶谱类型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F1的酶谱不仅兼有父母的互补酶带,还具有各自的杂种酶带,为双低杂交油菜早期快速筛选优势组合和鉴定杂种真伪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油菜生产形势分析及科研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菜科研对策:(1)加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2)挖掘高含油量油菜资源,加强油脂形成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菜的含油量;(3)改善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改良其营养品质,提高商业价值;(4)加强早熟品种和适合机械化收获品种的培育;(5)加大油菜转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双低油菜的磷钼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藏东南地区土壤有效磷、钼缺乏条件下进行磷钼不同水平组合对双低油菜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籽粒产量及含油量随施磷量递增而极显著提高;磷钼互作或单施钼肥对籽 产量亦具有极显著或显著增产效应,对籽粒粗脂肪含量则无明显影响。各处理中以P2O5225.0kg/hm^2、Mo1.0%组合的籽粒产量及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170.9%和21.6%。(2)磷钼互作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特别是角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选用自育的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4种不同改良方法培育的优质恢复系作父本,采用PQ交配模式,分析16个组合并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212A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不育系,在多个产量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量最高,应用潜力较大,以多亲本复合杂交方法选育和116C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恢复系,经济性状突出,配合力较高.212A116C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6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杂油6号是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为湘油15号,父本为742.在湖南省和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 305.35kg/hm2和2 309.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9.54%和21.53%,均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种子含油量为42.37%,粗蛋白含量23.33%,油中芥酸含量0.46%、饼中硫苷含量24.16μmol/g.2003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及邻近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油菜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措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气候变化特点及对我国油菜生态环境及油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升高,冬油菜潜在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传统的油菜生产格局发生改变,体现出明显的“东减、北移、西扩”特征;由于降水分布不均、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油菜单产增加趋势减缓,油菜生产的不稳定性显著增加。根据当前油菜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整合育种和栽培措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二次中和法制取脱皮双低菜籽复合氨基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高质量的菜籽复合氨基酸,以脱皮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硫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新工艺-二次中和法,解决了氨基酸脱色和副产品植酸的利用问题.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硫酸浓度12mol/L,菜籽粕与硫酸溶液的比例为1:6,水解18h;用Ca(OH)2乳液中和,第一次中和和脱色的最佳pH值为2~4,第二次中和的最佳pH值为6.5~7.0,第二次中和可获得副产品植酸钙.中和后的溶液经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制得复合氨基酸产品.复合氨基酸得率35.19%,植酸钙得率11.73%,复合氨基酸产品中未检出OZT和ITC. 相似文献
16.
以双低菜籽油为基料油,选用12-羟基硬脂酸、蜂蜡、葵花蜡、硬脂酰乳酸钠、单甘酯、豆甾醇、薯蓣皂素、肉桂酸作为凝胶剂,在不同浓度(2%,4%和6%,m/m)条件下制备菜籽油基凝胶油,通过持油率、流变特性测定、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等技术表征其物理特性及微观结构。经外观及持油率结果表明,除蜂蜡与肉桂酸以外,其余的凝胶剂均能在低浓度(2%)下形成稳定凝胶油,且当浓度为6%时,除薯蓣皂素与肉桂酸外,其他体系所形成的凝胶油持油率均能达到94%以上;经流变分析发现,12-羟基硬脂酸凝胶油G′值大且结构不易受外力而改变,豆甾醇形成的凝胶油热稳定性最好(相转变温度93.4°C);微观结构结合红外分析表明,12-羟基硬脂酸在菜籽油中形成致密纤维状的网络结构,豆甾醇、薯蓣皂素在油中形成棒状晶体,而肉桂酸呈稀疏片状晶体,其他凝胶内部为小颗粒结晶,且凝胶油的晶型及晶体之间的作用力主要取决于凝胶剂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双低油菜湘油15号对菌核病抗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是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 ,既严重影响产量 ,又降低品质。当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 ,但效果欠佳。至于抗病育种 ,由于没有找到抗源 ,至今尚未开展。笔者在湘油 1 5号选育过程中 ,经多年观察和鉴定 ,发现该品种对菌核病有较好的抗性 ,为此近年来对湘油1 5号的抗菌核病性作了一些研究 ,其主要结果简报如下。1 湘油 15号是一个高抗品种笔者在承担国家“九五”项目“油菜抗病育种亲本材料的研究”(编号 96 - 0 0 2 - 0 2 - 1 3-2 )期间 ,曾对湘油 1 5号抗性作过多次鉴定 ,均表现高抗 ,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18.
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的杀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年3次重复试验,研究了苯磺隆、爱将、水杨酸、胜必定、麦极等5种化学药物叶面喷施对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ZS9)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苯磺隆杀雄作用最好,其它4种药物杀雄效果差或没有杀雄效果。在ZS9抽薹高度达15~20cm、最大花蕾长度1~2mm时进行苯磺隆第1次处理,单株用药量15~20mL,间隔10d左右再进行第2次处理,单株用药量8~10mL,叶面喷施最佳浓度范围为0.075~0.1μg/mL。叶面喷施2次可诱导94%~100%的全不育株,不育持续时间可达21~25d。苯磺隆及其处理方式,有望用于油菜大田的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