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同龄牦牛犊对比。结果表明:娟犏牛公牛犊初生、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分别比同期公牦牛犊增加7.05、43.03、64.06和74.30 kg,分别提高了52.81%、58.58%、78.82%和54.54%;母牛犊体重分别增加6.17、34.80、55.24和65.95 kg,分别提高了47.94%、48.03%、70.88%和51.61%,差异均极显著(P<0.01)。公、母娟犏牛初生~6月龄、6~12月龄、12~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33.78 g和490.06 g、160.28 g和144.00 g、362.22 g和336.44 g;0~18月龄娟犏牛犊公、母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当地牦牛犊增加124.59 g和110.70 g,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牦牛属于青藏高原独有的放牧家畜,中国饲养的牦牛大约占全球的九成,共有1300多万头。因为牧民掠夺式的饲养方式,导致牦牛长期处在"冬瘦春乏,夏肥秋壮"的不良状态中,再加上最近几年来牦牛数量激增,草畜矛盾越来越严重,对高寒地区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对高寒牧区牦牛冷季暖棚饲养技术进行归纳,提出解决当前草畜矛盾的具体措施,让牦牛冷季暖棚饲养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公牛进行了育肥,分析其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娟犏牛的生产提供基础性资料。将甘肃省夏河县牧区阿纳扎西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放牧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38头娟犏牛,出售到本县的半农半牧区暖棚舍饲育肥90 d。结果表明:6月龄组娟犏牛净增重58.63 kg,平均日增重651.44 g,盈利521.12元/头,投入产出比1∶1.59;18月龄组净增重69.45 kg,平均日增重771.67 g,盈利603.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57;30月龄组净增重73.70 kg,平均日增重818.89 g,盈利705.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66。经显著性检验,娟犏公牛各年龄组之间育肥末期平均净增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异地暖棚舍饲育肥,反季节出栏,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且6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育肥效果基本相同。因此,建议将当年产的6月龄娟犏牛公牛经过冬季舍饲暖棚育肥后当年反季节出栏,以减轻草场压力和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1牦牛的繁殖特性 1.1性成熟和初配年龄牦牛晚熟,是单胎哺乳动物。据调查。母牦牛在生后第二个暖季或第三个暖季的发情季节内,出现第一次发情(年龄为18-30月龄)。公牦牛性成熟较早,一般在12-18月龄,即生后第二个暖季就有配种能力。母牦牛一般一胎只产一头犊牛,以三年两胎为多,少数两年一产或一年一产。  相似文献   

5.
甘南州牦牛资源的保护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南州牦牛约占甘肃省牦牛总数的80%以上,但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限制,选育程度很低,个体生产性能低下。建议在牦牛主产区建立野牧场牛繁育基地,开展牦牛提纯复壮、本品种选育及杂交改良,以合理保护利用牦牛资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甘南牦牛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牦牛资源分布、种质特性等方面的调查,指出了甘南牦牛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点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7.
冷季将放牧牦牛,由高海拔牧区声到较低海拔农牧区附近,进行短期圈养育肥。饲草料以麦秸与氨化麦秸为主、混合精饲料为辅养分2期;适应期与正试期。试验证明:(1)牦牛能很好的利用作物秸秆与氨化草;(2)短期转场育肥,可防止冷季弱掉膘,日增重360多克;(3)改每年一次性出栏为两次性出栏。转场育肥可提高出栏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南牦牛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牦牛资源分布、种质特性等方面的调查,指出了甘南牦牛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点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甘肃高寒牧区牦牛生产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高寒牧区牦牛养殖现状和牦牛产业化程度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牦牛科学养殖模式以及牦牛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寒牧区牦牛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 :天然草地不同牧草利用率下 ,牧草利用率为 3 0 %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和日增重比 5 0 %和 70 %的分别高 2 2kg和 8 1kg、2 3 4%和 8 5 1%、0 0 2kg和 0 0 7kg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处理内不同放牧期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上不同年龄组条件下 ,天然草地上绝对增重和日增重分别高于人工草地上的 ,0 5岁犊牛组的相对增重高于对应的 1 5岁犊牛组 ,日增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日增重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在暖棚舍饲条件下 ,高精料组 (第一组 )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低精料组 (第二组 )和对照组高 5 9kg、4 94%、0 9kg和 3 1 44kg、2 6 5 9%、0 49kg ,低精料组 (第二组 )比对照组高 2 5 5 4kg、2 1 65 %和 0 4kg ,两处理之间同一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掌握高寒牧区冷季补饲青贮玉米秸秆对天祝白牦牛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天祝白牦牛采用燕麦青干草加不同比例青贮玉米秸秆分组补饲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补饲方式相对比,在同样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试验组效果显著。[结论]试验组天祝牦牛体重前四月体重呈上升趋势,后两月才开始缓慢下降,具有显著的保镖效果,对照组体重冷季六个月一直呈下降趋势,保膘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4个不同施牦牛粪便的处理对高寒草句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S1,S2和s3的植物群落盖度显著高于对照(SO)(P〈0.05),各处理的植物群落高度与对照(SO)相比都呈上升趋势,且S3与S0差异显著(P〈0.05);(2)处理S1、S2和S3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与sO相比逐渐下降,且S2与sO有显著差异(P〈0.05)。处理S1、s2和S3的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S0相比逐渐下降,且S2与S0差异极显著(P〈0.01)。而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则表现为无规律性。(3)施牦牛粪便后植物群落的地上总生物量出现增加趋势,且S2,S3与s0间达到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Pasture Science at South African Universities owes its origin to early realization of the vital role of vegetation management in soil conservation programs. Being a study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grazing land maintenance and utilization, Pasture Science must be based on plant ecology and physiology, which together give an explanation of the botanical phenomena of importance in such a study. It also requires those facets of applied science and husbandry practice which enable this knowledge to be applied in such a way that increased pastoral production may be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粪斑与对照处植被构成、牧草养分、植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为高寒草甸植被演替和异质性形成机制的揭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牦牛粪沉积增加植物总生物量和活体质量,使草层高度、盖度和牧草K含量增加,而对死物质质量和物种数无影响。粪沉积降低优势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艹洽草(Koeleria cristata)和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的重要值,增加其生态位宽度,并提高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的重要值,使优势种植物更倾向于泛化种。粪沉积使伴生种异针茅(S.aliena)的重要值降低,西北针茅(S.krylovii)的重要值增加,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降低,使少量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球花蒿(Artemsia pratensis)、茵陈蒿(A.capillaries)、冷蒿(A.frigida)、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生态位宽度增加。粪沉积使草地植物的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增大,使生态位重叠值0.85的种对增加13.8%,生态位重叠值0.45的种对降低42.9%。总之,粪沉积使草地禾草比例增加,促进高寒草甸草地由莎草+禾草群落向禾草群落或禾草+莎草群落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肠道内益生菌的分布种类,筛选出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的益生菌株,采集20份健康牦牛的粪便样品,对粪便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再结合形态学、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从牦牛粪便中成功分离出7株乳酸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坚强肠球菌、海氏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1株。本研究分离的7株乳酸菌,为后期抗牦牛腹泻益生菌产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四川牦牛遗传资源的保存方法和利用途径.这将有助于四川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四川牦牛遗传资源的保存方法和利用途径。这将有助于四川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生长季牦牛粪斑覆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于2012年6月25日-9月24日基于添加牛粪处理定位试验,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CH4和CO2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粪斑覆盖对其生态系统N2O、CH4和CO2排放具有刺激效应, 其发生在粪斑覆盖的1―50 d, 且3类温室气体峰值出现时间各异;粪斑覆盖导致的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潜势较无牛粪覆盖增加了39.2%, 其N2O、CH4和CO2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095、0.412、2 064 g CO2·m-2, 全球变暖潜势为2 102 g CO2·m-2。因此, 高寒草地牦牛粪斑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 在估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牦牛生产繁育现状及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锋  齐军 《四川草原》2002,(3):53-55
介绍了中国牦牛分布区域,生产繁育现状,提出了牦牛育种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牦牛粪便的分解过程和科学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博  何奕忻  王志远  罗鹏  李洪泉 《草业科学》2012,29(8):1302-1306
放牧家畜粪尿养分回归是影响草地系统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养分分解缓慢的高寒生态系统。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牦牛粪便自身养分特征以及夏、秋季节养分释放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计算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和粪便养分输入量,探讨了高寒草甸牦牛粪便的科学管理问题。研究表明,研究地区典型高寒草甸每公顷每年通过牦牛粪便输入的氮量为79.4 kg,磷为11.8 kg。牛粪在夏季经过85 d的分解后,主要养分降为初始状态的0.48%~6.98%,基本完全分解;秋季养分的分解趋势与夏季相似,但是分解速率缓慢得多,主要养分只降为初始状态的13.44%~40.06%。据估计,研究地区平均每户牧民的牦牛每年可产4.08×105 kg鲜牛粪,其中需有3.08×105 kg牛粪用于维持草地肥力,8.93×104 kg鲜牛粪用于煮饭、烧茶、取暖等的燃料。这样,除了维持草地肥力和生活自用之外,仅剩余2.5%的牛粪。因此,不建议将牛粪用于培养食用菌等商业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