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种优018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川种优018及其亲本特征特性,并依据近年来在湖南制种实践分析,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要点,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质杂交晚稻盛泰优01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盛泰优018是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的早籼型优质三系不育系盛泰A与恢复系R018配组育成的优质晚籼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熟期适中等特点,2013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在常德市进行推广种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谷好卖等特点。盛泰优018稻谷粒型好,谷壳薄,出米率高,米粒晶亮,深受加工企业喜欢,作为高档优质杂交稻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1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3.
川康优61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不育系川康606A作母本、自育恢复系成恢3018为父本组配出的优质、高产和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22年通过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20055。2023年通过华南感光晚籼组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3260。  相似文献   

4.
为培育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的杂交稻新组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和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选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不育系川农6A与优质恢复系蜀恢538配组,选育出三系中籼迟熟杂交稻川农优538。该品种经多地试种表现出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熟期适中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210007),适宜重庆市海拔800m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介绍了川农优538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呈两优 464 是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高配合力两系不育系呈 391S 为母本,以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配合力恢复系岳恢 464 为父本配组选育的优质、稳产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宜、抗性好、产量稳、米质优。 2020-2021 年参加湖南省湘种联合体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22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220024 )。  相似文献   

6.
Ⅱ优527是成都西部农业工程研究所利用四川省种子站引进的优良不育系Ⅱ-32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配合力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和易繁易制等特点。于2003年先后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3017,国审稻2003069)。  相似文献   

7.
川种优749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不育系川种7A(曾用名:1117A)与自育恢复系川种恢264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高产水稻三系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张甲  李仕贵  晏承兴  马炳田 《作物杂志》2011,(3):127-128,137
川农优528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和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种子开发公司用恢复系蜀恢528与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抗性强、综合性状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5~2006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平均单产8.53 t/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7.24%。200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7003)。该组合适宜重庆及相同生态区域海拔800m以下稻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荃9优220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优质抗稻瘟病香型不育系荃香9A与抗稻瘟病恢复系苏恢22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此组合有着适应区域广、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等优点,2020年、2022年先后2次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正>宜香4245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424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香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9004)。宜香4245是宜字头公司独家开发的优质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2008)。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米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已成为榕江县农业主管部门指定的水稻粮食增产工程和  相似文献   

11.
万象优8339是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优质三系不育系万象A与自选的晚籼恢复系萍恢8339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籼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21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江西省晚籼稻作区种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2.
T55优627是宁德市农科所利用选育的恢复系Ⅱ恢627与不育系T55A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新组合,通过福建省中稻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何平  杨春华  刘福平  竭润生  毛金雄  袁科军 《种子》2006,25(5):95-96,98
D优6511系南充市农科所用不育系D62A与新恢复系南恢511组配而成的三系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05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正杂交水稻品种川优837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川358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77组配育成,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12)的国标优质一级米中籼品种。2013年周嘉镇均田村参与杂交水稻良种引进试验示范表现好,2014年在垫江县现代化种业园区平均产量10 311kg/hm~2。2015年在垫江县周嘉镇均田村平均产量达到10 592kg/hm~2的产量,种植实践表现出高产稳  相似文献   

15.
阳鑫优一号系南充市农科所用不育系D702A与新恢复系南恢511组配而成的三系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耐高温、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05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种子世界》2011,(3):49-50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7 品种名称:川优673 选育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4d。 产量表现: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295kg/hm^2,比对照Ⅱ优838茯增产1.4%。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异交结实率高的不育系D62A与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属中籼迟熟组合。199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种子公司引进开始进行试验示范,2001年11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1 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8.
泰优农禾丝苗是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育恢复系农禾丝苗与优质不育系泰丰 A 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良、食味品质佳,于 2022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统计分析了广东省 2016-2021 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 2016-2021 年共审定 466个早晚造兼用型水稻品种,包含 149 个籼型常规稻、84 个籼型两系杂交稻和 232 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 个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审定通过的各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比较接近,审定品种的年度产量总体稳定在7110.98~7342.29kg/hm2。优质稻品种共 282 个,占 60.52%。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保持在较高水平,稻瘟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440 个,占 94.42% ;白叶枯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86 个,占 18.45%,抗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科研院所、科企合作是主要的育种力量,走强强联合发展之路是我国育种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优169系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铜恢2号”与不育系“中九A”组配的中籼迟熟组合。具有品质优(国标二级)、产量高、耐寒性强、抗病性好的特点。2007年10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