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黄芩生品和炮制品为原料,以多糖提取量为测定指标,确定2种黄芩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本研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黄芩多糖的提取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黄芩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确定黄芩生品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黄芩炮制品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黄芩生品提取液中多糖提取量达到99.54 mg/g,黄芩炮制品中多糖提取量达到95.41 mg/g。  相似文献   

2.
以黄芩生品和炮制品为原料,用醇提法提取黄酮,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确定两种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生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1∶16。黄芩炮制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2h,料液比为1∶1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黄芩生品中总黄酮得率为92.48mg.g-1,黄芩炮制品中总黄酮提得率为90.97mg.g-1。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永州地区、湘西地区、张家界地区、娄底地区及四川甘孜地区这5个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为试验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多糖、总皂苷、总黄酮3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多花黄精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多糖含量在8.09%~11.78%范围内变化,以娄底地区的最高;总皂苷含量范围为2.73%~5.01%,以永州地区的最高;总黄酮含量范围为0.21%~0.71%,以张家界地区及四川甘孜地区的较高。总体来看,不同产地多花黄精中多糖含量均较高,总皂苷含量居中,总黄酮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4.
对8个产地收集的多花黄精中多糖、黄酮、多酚、浸出物、Cu、Se、Pb、Cd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江西宜春的多花黄精多糖含量最高,为14.77%;湖南张家界的多花黄精黄酮及浸出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09±0.04)mg/g、74.51%;四川广安的多花黄精多酚含量最高,为(1.45±0.02)mg/g;Cu、Se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广东清远的多花黄精(1.785 9μg/g)、江西宜春的多花黄精(77.99 ng/g);Pb、Cd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广东清远的多花黄精(2.469 4μg/g)、广西桂林的多花黄精(0.263 7μg/g),但均低于国家的限量标准,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表明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煎煮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对苦参及其炮制品进行提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炮制方法对苦参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醇提液中生品提取液和醋炙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生品提取液,MIC值均为0.012 5 g/mL;水提液中炒焦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值分别为0.1和0.2 g/mL。其中醇提液抑菌效果较水提液抑菌效果好;醇提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大肠杆菌。因此,苦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张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48-3949,3954
[目的]探讨马齿苋多糖运动功能饮料(SBP)抗运动性疲劳及提高运动耐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游泳模型,分4组,按0.01 m l/g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及浓缩10、20、40倍SBP,记录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体重,并检测SBP对小鼠血清乳酸、肝糖原、肌糖原、血清尿素氮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大剂量补充SBP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强小鼠运动即刻和休息后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增加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结论]SBP具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及提高运动耐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储藏条件、打破休眠方法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的影响,筛选多花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以野生多花黄精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将多花黄精种子在不同环境下贮藏,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打破其种子休眠。结果表明:低温沙藏和常温沙藏的发芽率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常温干燥贮藏。不同物理、化学处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以低温沙藏条件下用50mg·L-1 GA3浸种3h的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3.33%。  相似文献   

9.
研究多花黄精提取物对金冠苹果防腐保鲜的效果,测定其对果实的腐烂率、失水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2.5 g·L-1的多花黄精提取物对供试苹果进行浸泡处理,(24.0±2.0)℃条件下贮藏21 d后,果实的腐烂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3.3%,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为0.190%、109.6 mg·g-1和3.7 mg·100 g-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4%、22.7%和105.6%;果实中丙二醛含量(MDA)的积累显著降低,并保持较高的POD活性,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碳源及6-BA浓度对多花黄精不定芽生长及多糖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比葡萄糖、麦芽糖更适合用于多花黄精不定芽的培养;高浓度6-BA不利于黄精不定芽生长和多糖累积,6-BA浓度应低于1.0mg·L-1;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折干率和多糖含量也随之增加,结合不定芽的生长速率,认为最适宜多花黄精不定芽培养的蔗糖浓度为80g·L-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多花黄精根、茎、叶和花4个部位的多糖、黄酮、皂苷含量进行检测,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及FRAP法对多花黄精各部位进行抗氧化及总还原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多糖主要集中在根部,黄酮与皂苷主要集中在叶部。多花黄精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叶>花>茎>根,与各部位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多花黄精叶具有深度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多花黄精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其药用部位(根茎)含有多种内生真菌,是新化合物、新药源和生防制剂的潜在资源。为研究黄山市祁门县多花黄精根茎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多花黄精根茎内生真菌,通过经典形态分类学并结合rDNA ITS序列比对鉴定分离得到的真菌,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多花黄精根茎中共分离出182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2门、5纲、13目、28科、33属和49种,另外有4株未确定其分类地位。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门,分离频率为83.52%;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优势纲,分离频率为59.34%;肉座菌目(Hypocreales)为优势目,分离频率为46.70%;优势科是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分离频率为33.52%;Metapochonia是优势属,分离频率为33.52%。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祁门县多花黄精根茎的内生真菌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且春季的多花黄精根茎内生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多花黄精的需肥规律,为多花黄精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置氮、磷、钾3个因子,每个因子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以及地上部、地下部的N、P、K含量;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多花黄精的最佳推荐施肥量。【结果】氮、磷、钾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在一定施肥区间内,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2P2K2处理(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160,160,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根茎皂苷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的N、P、K含量有明显影响,不论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同一处理中植株N、K含量均高于P含量。拟合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知模型拟合成功。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了本研究土壤肥力条件下多花黄精产量达14 000 kg/hm2以上及根茎多糖含量达100 mg/g以上时的氮、磷、钾肥施用量。【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2年生多花黄精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为N 145~167 kg/hm2,P2O5 129~158 kg/hm2,K2O 59~80 kg/hm2,m(N)∶m(P2O5)∶m(K2O)为1∶0.92∶0.4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多花黄精ISSR-PCR反应中的Taq酶、buffer(Mg2+)、模板DNA、dNTP以及引物5个关键因素进行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确立了适合多花黄精基因组DNA的稳定性强、扩增最多数量谱带的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即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1.0 U Taq DNA聚合酶,3.5 mmol.L-1buffer(Mg2+),80 ng模板DNA,0.08 mmol.L-1dNTP和0.16μmol.L-1引物。采用建立的多花黄精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退火温度梯度试验,确定了引物UBC841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4.8℃,且最适退火温度因引物而异。这一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黄精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鹿血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鹿血酶解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及抗运动疲劳活性评价.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干燥失重为指标,研究动物蛋白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鹿血酶解效果的影响;以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尿氮含量、肝糖原含量为指标,研究鹿血及酶解液的抗运动疲劳活性.结果表明,动物蛋白酶的添加量为4g·L-1,酶解时间为6h,酶解温度为55℃为较优条件,此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3 g·100mL-1,干燥失重为60.0%.高效液相色谱图显示鹿血酶解液色谱峰明显,而鹿血粉在该色谱条件下色谱峰较少.与空白组相比,鹿血酶解液给药可极显著(P<0.01)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和降低小鼠血尿氮含量;鹿血粉给药可极显著(P<0.01)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P<0.05)降低小鼠血尿氮含量,但对肝糖原含量影响较小.鹿血具有较强的抗运动疲劳活性,鹿血酶解液的抗运动疲劳活性优于鹿血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陇南道地中药材纹党和红芪加工废弃物中活性多糖对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用低糖低脂饲料适应性喂养小鼠15 d,以剂量为500 mg·kg-1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溶液构建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纹党多糖(Codonopi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s, CPP)、红芪多糖(Hedysarum polybotrys polysaccharides ,CHP)剂量处理组和阳性(VE170 mg·kg-1)处理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研究两种多糖对衰老小鼠体重及动物脏器指数、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变化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经过测定,提取的纹党多糖和红芪多糖得率分别为16.52%和13.96%,纯度为 99.65%和99.38%,剂量在400 mg·kg-1时纹党多糖对衰老小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红芪多糖,其心脏和脾脏指数、血清中的SOD、CAT和GSH-Px活力均高于模型组,血清中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对衰老小鼠具有缓解体重下降的作用。结果表明,纹党多糖和红芪多糖均能提高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且纹党多糖和红芪多糖联用后抗氧化和抗衰老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多花黄精块茎为材料,分析不同林下生境和生长年限2个因素及其互作效应对多花黄精生长和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长年限对多花黄精生长和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最大,对所有生长指标和药用成分含量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林下生境对除苗高和地径外的其他指标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在双因素交互作用中,生境类型×生长年限的交互作用除对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显著。林下生境为毛竹林、生长年限为4 a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938,其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平均值为1.000,其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为0.875,该组综合表现为所有栽培模式中效果最佳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中国粗榧的杀虫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杀虫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粘虫、玉米象、淡色库蚊、家蝇、烟蚜和酢浆草茹叶螨等7种重要害虫的杀虫活性;并以粘虫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初步探索中国粗榧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条件。【结果】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7种重要害虫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对小菜蛾和粘虫幼虫的杀虫活性较好,处理48h后,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致死中浓度(LC50)为74.94mg/mL,拒食中浓度(AFC50)为45.39mg/mL,对粘虫3龄幼虫的胃毒LC50为562.28mg/mL,AFC50为71.96mg/mL;处理24h后,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致死中量(LD50)为0.22mg/头;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中国粗榧杀虫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中的Y5和Y6组分中,点滴量为0.05μg/头时,其触杀死亡率均为100%。【结论】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作用方式表现为拒食、胃毒及触杀,活性成分主要是非极性亲脂物质。  相似文献   

19.
金霉素及其异构体降解产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水体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异构体降解产物的毒性效应,选取金霉素及其异构体降解产物为目标化合物,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受试生物,结合藻类生理指标探讨金霉素及其异构体降解产物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斜生栅藻藻液中,金霉素主要的异构体降解产物为异金霉素及异差向金霉素。暴露72 h后,金霉素及其异构体降解产物处理组的藻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质壁分离,且细胞通透性均显著增大。但是,金霉素母体药物与不同异构体降解产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金霉素母体药物处理组的斜生栅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a浓度降低得更为显著,且氧化损伤更为严重。金霉素母体药物与其异构体降解产物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取代基空间构象的不同会导致药物与藻细胞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的结合位点不同,因而对藻细胞产生不同的毒性效应。探究金霉素及其异构体降解产物对水生环境产生的毒性效应,有望为全面认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牛奶中布鲁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布鲁氏菌IS711序列和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Hly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双重PCR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并制备污染模型乳,通过直接检测、增菌后检测、细菌富集后增菌检测,确定最低检测限。【结果】建立了牛奶中布鲁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重复性好。布鲁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单PCR检测最小DNA质量浓度分别为0.282和3.33 pg/μL,双重PCR检测最小DNA质量浓度分别为2.82和33.3 pg/μL。感染模型乳不经过增菌,布鲁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4和8×104CFU/mL;经过24h增菌,就可以检测到10 CFU/mL的布鲁氏菌,经过12 h增菌,就可以检测到8 CFU/mL的单增李斯特菌;经过离心法富集细菌后再增菌,灵敏度可以扩大40~50倍,布鲁氏菌经24 h增菌后最低检测限为10 CFU/40 mL,单增李斯特菌经12 h增菌后最低检测限为8 CFU/40 mL。【结论】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灵敏、可重复,可单独或同时检测牛奶中的布鲁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也可以用于其他产品中布鲁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