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黄土高原旱地垄沟覆膜集水模式下绿豆节水增产效果,于2013-2015年连续3个绿豆生长季在陕西横山区横山镇古水村,研究了不同垄沟覆膜集水模式对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2种垄沟覆膜集水模式,分别为膜侧种植(M2)和双沟覆膜(M1),以传统平作无覆盖栽培(M0)为对照。结果表明,M2和M1的绿豆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及产量均较M0有显著增加,百粒重均较M0明显降低,而仅有M1荚粒数较M0显著提高;M2与M1的绿豆单株荚数、荚粒数和产量提升效应差异不显著,但M2较M1操作简单、节省人工。因此,膜侧种植作为旱地绿豆节水增产栽培模式,适宜在黄土高原旱地绿豆生产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绿豆具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强等特性,是培肥土壤、填闲和救荒的优良作物。本文阐述了绿豆的生活习性,介绍了旱地绿豆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轮作与间作方式、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及时查苗补苗与间苗定苗、及时中耕、适当培土、适时灌水与及时排水、叶面喷施药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推动阳高县地方农业种植领域的发展及旱地绿豆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对种子精选分级、播前土壤条件、施肥技术及精量播种机的要求等方面初步总结了旱地绿豆地膜覆盖精量播种种植实施条件,以期为相关区域的旱地绿豆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旱地绿豆双沟覆膜集雨栽培是具有集水、保水、节水等多种功能,起到早熟增产效应的抗旱新技术,较露地栽培增产2.9倍。其技术要点是整地施肥,开沟覆膜,选用良种,规范播种,加强管理,分批采收。  相似文献   

5.
有机旱作作为山西省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高产栽培模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山西地方农业种植领域的发展。其中,旱地谷子作为一种对种植土壤要求不高、种子环境适应力较好的农业作物,该文对现阶段山西省旱地谷子高产栽培从种植地选择、优选良种、科学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谷子白发病和粟灰螟两种旱地谷子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阐述,为山西省栽种旱地谷子的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冲锋 《吉林农业》2013,(3):101-101
菜豆原产于南美州,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它由于用途广泛,适应性强,各地普遍栽培,水、旱地均能生长,有的地方习惯与粮食作物间作。文章论述了菜豆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已成为白城市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占全省绿豆播种面积的60%以上。是吉林省绿豆主产区。近几年,由于绿豆高产栽培技术和优质绿豆生产栽培等技术措施的推广,绿豆栽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标准化栽培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品种退化,施肥比例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因此,针对白城市绿豆生产的实际情况,推广实施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将使白城市绿豆栽培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绿豆已成为白城市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占全省绿豆播种面积的60%以上,是吉林省绿豆主产区.近几年,由于绿豆高产栽培技术和优质绿豆生产栽培等技术措施的推广,绿豆栽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标准化栽培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品种退化,施肥比例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因此,针对白城市绿豆生产的实际情况,推广实施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将使白城市绿豆栽培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介绍怀仁县绿豆栽培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同盆地绿豆栽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绿豆品系1111-34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覆膜以及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绿豆产量及其相关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明显提高了耕层的地温,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作用;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也随之提高,均有利于旱地绿豆产量的提高。覆膜种植相比于露地种植产量提高了26.50%;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也随之增加,当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大。覆膜+种植密度22.5万株/hm~2的种植模式更有利于发挥绿豆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绿豆生产状况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绿豆是一种可作为粮、药、菜、饲以及饮料加工等多种用途的豆类作物 ,它具有生育期短、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我国栽培范围较广。吉林省作为绿豆的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绿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大 ,年均栽培面积约 10万hm2 以上。介绍了吉林省绿豆生产及研究状况 ,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绿豆生产的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榆林是我国小杂粮主产区之一,食用绿豆种植历史悠久,绿豆属豆科植物,也是榆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绿豆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可以在多种环境中栽培种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作者从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几方面对目前榆林地区食用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榆林地区食用绿豆产业发展及农业生产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河南省秋季栽培的主要农作物,在丘陵旱地也厂为栽培。由于玉米生长期需水量相对较大。采用抗旱保水栽培技术已经成为玉米旱地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笔者根据豫北地区多年栽培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绿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豆在我国约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南北各地均有种植,目前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等省份。近年来,为适应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绿豆产业发展迅速,促进农民收入应采取科学规范的绿豆种植技术。通过结合实际生产,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和科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介绍黑龙江省绿豆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通过国家或地方  相似文献   

15.
旱地绿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豆是榆林地区主要的名特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但由于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广种薄收的传统习惯,使绿豆单产一直徘徊在750kg/hm2左右.为了打破旧的传统绿豆生产格局,探索绿豆抗旱高产新途径,1997年以来,我区连续在佳县大面积示范了旱地绿豆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平均单产达2.25t/hm2.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6.
根据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白城市的绿豆生产现状,分析该区绿豆高产栽培中的自然条件、栽培管理等限制因素,提出提高该区绿豆产量的主要对策,包括选种、播种、轮作、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提高当地的绿豆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河南省秋季栽培的主要农作物,在丘陵旱地也广为栽培.由于玉米生长期需水量相对较大,采用抗旱保水栽培技术已经成为玉米旱地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笔者根据豫北地区多年栽培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旱地小麦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挖掘我市北方地区旱地小麦丰产潜力,本文依托山东旱地小麦开发的生产实际,从理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旱地小麦丰产栽培的可行性,提出了旱地小麦深耕蓄水、土壤培肥与配套技术落实相结合的丰产栽培对策与措施,并就如何组织大规模旱地小麦开发提出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9.
绿豆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该地区气候、土壤、光照及温度等自然条件和绿豆产业发展形势,引进了多个绿豆新品种与当地绿豆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合该地栽培的绿豆优良品种,解决绿豆生产上品种混杂的问题,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处理对桐江绿豆籽粒产量、生育期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的最佳密度、肥料组合条件为种植规格40 cm×25 cm,施用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钙镁磷375 kg/hm2;在此条件下,绿豆的籽粒产量最高,达1680.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