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易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哲学著作,以其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丰富的象征哲学思想,从思想上不断启迪后人思考生产、生活,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从农业生产来看,《易经》包含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季节变化与农时观、农业灾害观、丰富的农业技术思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草莓根腐病病株及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种类,本文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对患病草莓根际土壤以及根茎进行真菌分离,并利用ITS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从根腐病草莓病株中共分离得到12种不同的真菌,分别属于孢球拖霉属(Gongronella sp.)、棒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织球壳菌属(Plectosphaerella sp.)、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梭孢壳属(Thielavia sp.),其中孢球拖霉属(Gongronella sp.)、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 sp.)和梭孢壳属(Thielavia sp.)为首次在草莓根腐病植株中发现。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草莓土传病害的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长丰县草莓根腐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徽省长丰县随机采集的20个草莓根腐病病样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分离获得12个菌株。根据培养特征和形态学鉴定,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克隆和测序,通过与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一致。将分离到的菌株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2~3周后植株表现出与田间发病相似的症状,重新分离能够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性检测,最终确定安徽省长丰县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5.
草莓根腐病是影响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其发病广,危害重.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基地根腐病病害植株上分离草莓根腐病病原菌,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5株典型病原真菌,包括4个种,分别是串珠镰刀菌、棒孢拟盘多毛孢、胶孢炭疽菌、尖孢镰...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山东临沂地区草莓叶枯病的致病菌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对山东省临沭县草莓种植园的草莓叶枯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回接试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出一株草莓叶枯致病菌CM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该菌株可导致草莓叶片出现黑褐色病斑,后期产生墨水状黏稠小黑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温度25℃,pH为6,蔗糖作为碳源,氮源为牛肉膏或蛋白胨。该试验首次报道了山东临沂地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对草莓叶片的致病能力,为今后草莓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腐病是淮北地区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的病害。病原为镰孢霉属的4个种,即三隔镰孢霉、壳生镰孢霉、茄腐皮镰孢霉和尖抱镰孢霉,其中有些株系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三隔镰孢霉各株系和壳生镰孢霉各株系的致病性存在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大豆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根腐病是淮北地区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的病害。病原为镰孢霉属的4个种,即三隔镰孢霉、壳生镰孢霉、茄腐皮镰孢霉和尖抱镰孢霉,其中有些株系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三隔镰孢霉各株系和壳生镰孢霉各株系的致病性存在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法对其防治效果进行验证,通过血平板法和盆栽试验法对菌株安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对草莓叶枯病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具有较高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B125,其平板抑菌率达到75.44%,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利用液体发酵培养以及热风干燥法制备得到菌株B125菌粉,其菌粉对草莓叶枯病的室内离体叶片防效达到61.69%,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不具备溶血性,对作物生长无害且可以显著促进作物生长。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B125能够显著抑制草莓叶枯病菌的生长,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方法,对陕西长安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果表明大双孢土赤壳(Ilyonectria macrodidyma)为该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适应范围广,可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4,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分生孢子致死条件为45℃10min。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防治草莓根腐病,降低草莓根腐病对草莓植株的危害,减少本地草莓种植户的经济损失,从本地大田中采集了草莓根腐病病苗,并从中分离出三种真菌。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科赫氏法则验证,确定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同时,利用平板对峙实验,筛选出了两种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贝莱斯芽孢杆菌913和Rf,有望应用于以后的生防菌株开发中。  相似文献   

12.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特别是在多年种植草莓的重茬地块,严重时可造成整个草莓园区的毁灭。该病的发生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世界范围内草莓主产区已报道的根腐病病原物达20种之多,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文章从草莓根腐病的分类与特点、发生与危害、根腐病病原物生物学、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内外草莓根腐病的研究进展,并从化学、物理、农业、生物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目前草莓根腐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最后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该病防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草莓根腐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防治草莓根腐病的理想药剂。[方法]以清水为对照,50%多菌灵WP500倍液、40%根腐宁WP600倍液、50%根病必治WP500倍液、95%恶霉灵WP3000倍液、50%根腐灵WP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WP800倍液和72%克露WP800倍液为供试药剂,在定植缓苗期及开花前5~7d采用灌根法用药,筛选防治草莓根腐病较为理想的药剂。[结果]各种杀菌剂对草莓根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根腐灵WP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WP800倍液、72%克露聊800倍液3种药剂灌根对草莓根腐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3种药剂在α=0.05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建议生产中使用。[结论]该研究为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以来,从湖北省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主产区采集了根腐病典型植株,分离得到引起甘薯根腐病的病原菌[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病菌(Fusarium solani Mart.Sacc.f.sp.batatas Mc Clure,简称VSB)],并对分离得到的甘薯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病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显示目的片段长度为526 bp。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草莓根腐病病原菌新棒状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拮抗菌,筛选出3株生防效果好的菌株: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17)、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en-27)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Y1-7),进行室内目标病原菌的平板对峙试验和生防效果的广谱性验证试验,对抑菌圈边缘菌丝进行10×4倍和10×10倍的显微镜观察,检测3株生防菌的代谢产物中是否含有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铁载体等促生物质和脂肽活性类抗病物质,并设计盆栽和田间试验检测其防病、促生和增产效果。室内平板对峙试验显示,供试3株生防菌均对目标病原菌及草莓灰霉病等6种病原菌有拮抗效果,抑菌圈边缘菌丝出现变细、扭曲、分支增多等畸形现象。3株生防菌均产生促生物质IAA和铁载体,菌株胞外粗提物具有拮抗拟盘多毛孢的效果,以上结果初步证明3株生防菌均具有促生抗病潜力。盆栽试验表明,同一生防菌的防病效果优于抗病效果,复合菌的防病促生效果优于单一菌株,防治效果高达7368%。田间试验表明,复合菌处理防病增产效果较优,防治效果高达57.18%~66.00%,每公顷增产12.97%~37.99%。盆栽和田间试验印证了3株生防菌分别具有促生防病及增产效果,以3株生防菌复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吉林地区几个草莓种植基地草莓根腐病菌的研究,明确吉林地区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主要有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尖孢镰刀菌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而立枯丝核菌则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并明确了该病原物对温度、湿度、光照及pH值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摸清蒙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区系分布,为有效可持续防控枇杷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稀释平板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获得114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经显微镜形态鉴定。109株真菌鉴定为以下24种:Absidia corymbifera、Absidia cylindrospora、Absidia spinosa、Acremonium cerealis、Acremonium murorum、Aspergillus niger、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dematium、Fusarium flocciferum、Mucor circinelloides f.janssenii、Mucor circinelloides f.wsitanicus、Penicillium atrovenetum、Penicillium canescens、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illium corylophilum、Penicillium daleae、Penicillium digitatum、Penicillium nigricans、Penicillium oxalicum、Penicillium saceulum、Penicillium variabile、Pythium intermedium、Trichoderma strigosum、Verticillium fungicola,分属于11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是优势属,另外5株真菌属于担子菌。  相似文献   

18.
草莓根腐病拮抗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其无菌发酵滤液对7种供试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培养96 h时,HF3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抑菌率均为100.0%。HF3菌丝对大双孢柱孢(Cylindrocarpon macrodidyma CF9)菌丝具有溶解作用,使病菌菌丝出现扭曲、变细、断裂及原生质浓缩等畸变现象;HF3和HF7 103和104倍稀释无菌发酵滤液可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芽生长。HF7 104倍稀释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胚芽、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HF3和HF7对盆栽草莓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53.0%和46.9%,同时可促进盆栽草莓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菌株HF3和HF7在草莓根表定殖数量分别为2.23×105、1.02×105 CFU•g-1干土,同时减少了大双孢柱孢数量;接种HF3和HF7可有效调整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微生态恢复平衡。【结论】通过植物病、健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可以快速筛选到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的生防真菌;HF3和HF7对草莓根腐病防治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州栽培蓝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筛选对蓝莓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对峙培养法研究蓝莓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对蓝莓根腐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80株菌株的菌落有明显差异,利用菌株rDNA – ITS序列进行BLAST比对,将80株菌株划分为11个属51个种,相似度为99%~100%。其中子囊菌门真菌共9个属、44个种、65株;接合菌门有2属,分别为孢球托霉属和毛霉属,7个种共15株。青霉属真菌为子囊菌门菌株的优势属,占子囊菌门菌株的33.85%;孢球托霉属真菌为接合菌门菌株的优势属,占接合菌门菌株86.67%。蓝莓根际土壤真菌数量为2.96×105 cfu/g,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046 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2.282 0,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853 3。在80株蓝莓根际土壤真菌中,对蓝莓根腐病病菌抑制率在50%以上的菌株有22株,抑制率在70%以上的有8株,其中日本曲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菌株抑制效果最好,表现出良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为5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12株)、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