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吸引向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归纳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陕西省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向性的模糊分级,为其开发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76-8780
[目的]为用科学的可持续的方法来开发地质公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标准,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单项定量评价,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有4级生态旅游资源1处,3级生态旅游资源11处,2级生态旅游资源7处,1级和未获等级的多处;将该地质公园划分为5个旅游区域—刘家台、曹家峪、白龙、神星、满城镇。综合评价结果值为满城镇〉曹家峪〉白龙〉刘家台〉神星。[结论]根据总体评价结果,结合政府部门、旅游景区经营者和社区代表的意见认为:满城镇由于拥有抱阳山和满城汉墓景区,资源品位及组合条件好,距县城和顺平很近,交通便利,可首先开发;曹家峪以北方独特的规模比较大的温带溶洞风光见长,位居第二;白龙第三;刘家台、神星位居其后。  相似文献   

3.
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适合于乌龙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旨在为国内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优劣分析,从而为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主要体现于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导向、优良的环境质量、较高的科考价值、较高的休闲疗养价值以及较高的海滩观赏价值,劣势主要体现于人文景观的质量和规模尚无法达到较高水平。对其开发利用应合理布局,优化全岛组合,突出区域特色,进一步发挥海滨和近岸海域旅游资源的优势,着重开发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的区域,同时还应增强旅游地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贤春  刘晓琴  陈瑶  胥晓  贾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75-12378
在实地勘察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其生态旅游资源按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部分进行评价,其中对生态旅游风景资源质量采取灰色统计法进行评分,生态旅游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则由专家直接赋分。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总分值为39.105分,达到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市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SWOT分析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层次分析中,构建了15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评价得分为76.75分,等级为Ⅰ级;SWOT分析表明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稳定,有一定区位优势,但存在管理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与周边景点的旅游资源同质化竞争的挑战。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提出保护区开展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建议,以期能更好地开发百花山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白狼山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城东5 km,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狼山保护区内自然风光壮丽,拥有成片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极佳。为发展当地经济,带动旅游市场,白狼山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在风景区内打造了一系列基于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本文阐述白狼山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对风景资源质量展开评价,并分析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首先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着重从类型、数量、规模、等级、分布和区位条件等方面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了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10.
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振兴  张永福  杨涵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61-163,175
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开发条件、旅游条件3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规划、开发和管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实现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西藏林芝地区鸟类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卿  任德志  潘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42-16944,17055
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对西藏林芝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统计。最后,就林芝地区的鸟类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根据2003年7月至2004年5月开展的浙江省首次旅游资源普查资料,对其中的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进而系统分析了该类旅游资源的特征,得出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丰富,储量不大;类型构成优势度明显;数量虽然不多,但品质价值高;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健、观光、娱乐和科普等若干具体旅游项目的开发思路和一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表4参8  相似文献   

14.
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调查,林芝地区现有号观645处,旅游资源可分为8个主类、29个亚类、131个基本类型。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评出旅游资源等级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五级51处,四级118处,三级238处;普通级旅游资源二级172处,一级66处。同时指出了林芝地区旅游资源的四大优势,提出了林芝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西藏林芝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高山松林地土壤中种子数量的分布情况,以及高山松种子的质量状况,有助于高山松林的可持续发展。选取林芝附近有大面积高山松林分布的东久乡东久桥样地、林芝镇林芝桥样地以及八一镇比日神山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不显著,种子数量随着与母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表现出近母树分布的趋向。在不同土层深度中,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且单因素分析发现海拔对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土壤种子库中有活力种子仅占种子总量的1.05%,其中72.44%的有活力种子集中在枯落物层;虫蛀种子所占比例最高,占总量的47.41%,败育种子占种子总量的12.32%,腐败种子所占比例最小,为3.02%,可见种子丧失活力的首要原因是被啮齿类动物或鸟类的取食。地表枯落物层是种子进入土壤的一大阻碍,及时扰动地表枯落物有助于高山松种子进入土壤和萌发。  相似文献   

16.
以林芝市7个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状况进行研究,以期为市政规划提供参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结果表明:1)除商业街外,其他生态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均为上午<下午;水体、湿地日变化均为三峰型,空旷地、游憩绿地、商业街日动态呈双峰“M”型,林地、绿地日动态表现为单峰型。2)林芝各生态功能区浓度大小为水体(1423个·cm^-3)>绿地(1056个·cm^-3)>空旷地(1039个·cm^-3)>林地(973个·cm^-3)>湿地(812个·cm^-3)>游憩绿地(723个·cm^-3)>商业街(717个·cm^-3),平均浓度为943个·cm^-3,水体旁空气负离子浓度是商业街的1.78倍。水体与其他6种生态功能区差异显著(P<0.05),绿地、空旷地与湿地、游憩绿地、商业街差异显著(P<0.05),其他功能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林芝各生态功能区空气质量指数(CI)大小为水体(1.143)>绿地(1.133)>林地(0.935)>湿地(0.921)>游憩绿地(0.891)>空旷地(0.845)>商业街(0.797)。4)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正相关而不显著(P>0.05),与相对湿度负相关而不显著(P>0.05)。林芝市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7.
西藏林芝旅游资源空间特性与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林芝地区446个旅游资源单体的调查资料,对其旅游资源的区域空间特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形成了一个2级区划体系。第一级有5个资源区;第二级有11个资源区。对5个1级资源区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后认为:林芝地区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物多样性和地质景观、人文资源为旅游对象,发展涵盖猎奇、科考、探险、研究为目的的全方位的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18.
西藏林芝地区果园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果园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农林交错地带土壤动物及农田土壤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14年4-5月,利用对角线五点采样法和国际通用的手拣法,对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实习果园内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采样以及鉴定分类,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在0~20cm土层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在西藏农牧学院实习果园中共获得土壤动物194头,隶属4门6纲14目,4门分别为软体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6纲分别为腹足纲、线虫纲、寡毛纲、蛛形纲、唇足纲、昆虫纲。优势类群为寡毛纲正蚓目及昆虫纲鞘翅目(幼虫)、鳞翅目(幼虫)、膜翅目,常见类群为柄眼目、咀刺目、蜘蛛目、蜈蚣目、双翅目、革翅目、半翅目、同翅目,无稀有类群。优势类群占总数的74.87%,构成西藏林芝地区春季果园大型土壤动物的主要类群。鞘翅目(幼虫)所占比例最大,为27.75%;咀刺目和蜈蚣目所占比例最少,均为1.05%。环节动物门的丰富度指数较高,为0.325 6;节肢动物门次之,为0.202 7;软体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丰富度指数均较小,分别为0.064 5和0.047 2。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与丰富度指数一致。在0~20cm土层,土壤动物的类群、个体总数及其所占比例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在5~10cm土层以上3个指标均较大。【结论】西藏林芝地区果园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基本呈聚集分布状态,类群数量分布基本均匀,但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林芝地区近十几年森林火灾的调查,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有效地保护西藏森林资源,实现西藏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林芝市园林绿化基本情况,解决绿化中的相关问题,采用生物五点法,通过分层调查对林芝市各地园林植物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普查,详细分析了林芝市园林绿化的现状、特点及问题,提出了相应举措。共调查园林植物87科、196属、321种(含品种)。调查结果表明:(1)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重要值最高的分别为白柳、金叶女贞、草地早熟禾,其重要值分别为68.620,24.139和35.747。(2)林芝市绿化植物中,应用最多的依次为蔷薇科、杨柳科、菊科、豆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木犀科,分别为48,21,20,20,19,16,13和12种,分别占调查植物的14.95%,6.54%,6.23%,6.23%,5.92%,4.98%,4.05%和3.73%。(3)高原自然环境条件是最大的制约因子,园林植物应用地区间差异较大。(4)园林植物资源丰富,但应用开发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