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东北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的若干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北地区5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做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率偏高是制约东北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龙稻3的优质米达标率最高,6项重要指标达到了国家部颁优质米1级指标;长白9的碾磨品质最好;莎莎妮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龙稻3的蛋白质含量最低,成分分析仪显示的食味值高;沈稻1的品尝食味值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垩白率、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水稻品种的品尝综合食味值较高,但垩白率偏高,整精米率偏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粳稻品种米质与形态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米质,形态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垩白率,垩白度与株高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穗颈弯曲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垩白大小与最高分蘖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水稻千粒重与外观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而为水稻大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对鄂晚10号和大粒王组配的F7代242个群体进行千粒重及外观品质性状的考察,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粒厚及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与长宽比、粒厚、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粒厚、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比与粒厚、垩白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厚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粒宽对千粒重的作用最大,粒长次之。  相似文献   

4.
硅肥对水稻抗病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硅肥、鞍钢硅肥、希林索硅肥在水稻上进行抗病、增产试验,结果表明:江苏硅肥和鞍钢硅肥较对照穗颈瘟发病率下降2~6个百分点,增产6.7%~19.8%,垩白率降低2.9~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5个施用硅肥处理(施用量60~300 kg/hm2)的稻纹枯病病株率显著下降了6.5~11.8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显著下降了20.5%~43.3%;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稻纹枯病病株率、病丛率和病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抑制稻纹枯病发生的效果看,建议硅肥用量为120~240 kg/hm2)的稻纹枯病病株率显著下降了6.5~11.8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显著下降了20.5%~43.3%;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稻纹枯病病株率、病丛率和病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抑制稻纹枯病发生的效果看,建议硅肥用量为120~240 kg/hm2;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增长2.0%~9.0%。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系)稻米品质差异,改良稻米品质,以吉林省近年育成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品种类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率与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8**);长宽比与整精米率、粒长呈显著正相关(r=0.643*、r=0.699*);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9**)。垩白率、垩白度、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及胶稠度为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子,其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86.977%,应重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碾磨品质的关系,以达到有效地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5个施用硅肥处理(施用量60~300 kg/hm~2)的稻纹枯病病株率显著下降了6.5~11.8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显著下降了20.5%~43.3%;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稻纹枯病病株率、病丛率和病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抑制稻纹枯病发生的效果看,建议硅肥用量为120~240 kg/hm~2;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增长2.0%~9.0%。  相似文献   

8.
粳稻稻米品质稳定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MMI模型对9个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稳定性及品质性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品质指标在不同基因型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粒形和粒长稳定性最高,而垩白率和垩白度稳定性最差。粒长的稳定性与直链淀粉的稳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率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精米率的稳定性与粒形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垩白度的稳定性与糙米率的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整米率的稳定性与其他品质性状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大田环境下建立快速有效的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为大豆抗菌核病育种服务。【方法】采用收集不同地区和寄主来源的菌核病分离物,经PDA培养基再生培养,再接种麦粒形成麦粒接种体,利用微创结合锡箔纸捆绑麦粒接种体的方法建立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结果】不同大豆种质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分离物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而重复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差异不显著,病斑长度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01,P0.0001)。【结论】该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大豆菌核病分离物的致病性和大豆植株抗性进行鉴定和筛选,可用于大豆抗菌核病育种。  相似文献   

10.
稻秆腐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腐菌核病又叫小球菌核病,南方稻区一些省区均有发生,在黑龙江省近几年才开始发生,当前仅在极少数稻田发生,如一旦发生,即可引起倒伏而造成不同程度减产,严重可绝产。 水稻菌核秆腐病包括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球状菌核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盾壳霉防治旱地油菜菌核病的效果及稳定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对比法设计,使用9个油菜品种为试验品种,通过油菜出苗后伴细土撒施盾壳霉,调查每个品种施用盾壳霉和对照的发病株数和病级,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效。油菜成熟后评价菌核病的产量损失比较。[结果]在罗平旱地油菜生产条件下使用盾壳霉粉剂,于油菜出苗后田间撒施防治菌核病,对成熟期菌核病发病株率无明显影响,但病情指数下降明显,品种间菌核病综合防治效果为1.41%-30.47%,平均防治效果14.7%。产量分析表明,盾壳霉使用对油菜千粒重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6个高垩白水稻品种和6个低垩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垩白水稻品种穗长、千粒质量低于低垩白水稻,穗差异达显著水平;低垩白水稻品种中势粒、劣势粒的实粒数高于高垩白水稻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高垩白水稻品种产量与每穴穗数和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低垩白水稻品种产量与穗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低垩白水稻品种的产量高于高垩白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
自然发病田中 ,病级与穗粒数下降率、千粒重下降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田间土壤接种试验表明 ,同一品种在相同气候条件下 ,土壤带菌量是小麦根腐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关键因素 ;腊熟期小麦根腐病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显著正相关 (r=0 .972 5 * ,n=4)。拌种防治小麦根腐病 ,防治指标为当地近年主栽品种上的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14.
对油研系列品种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鉴定结果表明,4个油研品种的平均发病株率、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 24.02%、11.83,平均产量为123.10kg/667m2。相关分析表明,初花至终花的经历天数与田间发病株率、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发病株率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田间发病株率、病情指数与产量间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硅肥是一种很好的品质肥料、保健肥料和植物调节性肥料,水稻是对硅需求量大的作物之一。近年,硅肥在江苏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为明确叶面喷施硅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2022年在泰州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开展田间肥料试验,本文以江苏省主栽品种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计常规施肥和“常规施肥+硅肥”两个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叶面喷施,通过调查植株性状,研究硅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喷施45 kg·hm-2硅肥可分别有效提高亩有效穗1.8万、实粒数9.2,显著增加水稻产量399 kg·hm-2;可以改善稻米品质,分别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1.36%、1.39%、0.08%,分别降低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0.04%、0.25%;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喷施硅肥处理的水稻籽粒和秸秆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12%、0.05%、2.97%。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择硅肥,在5个不同的水稻品种上研究常规使用化学农药和硅肥减少并替代20%的化学农药用量的条件下,研究水稻的生育进程、产量等相关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性状和病虫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硅肥,与对照相比可以显著缩短水稻的生育进程;提高水稻的产量2.66%-5.36%,主要增加每穗总粒数、亩颖花数和千粒重等重要农艺性状;提高稻米品质,主要提高稻米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在病虫害防治效果方面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效果,在减少并替代20%的化学农药用量的条件下依然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试验效果显著,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SiO2为硅源,以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农大18号”和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蒙古稻”为材料,测定了纳米SiO2对水稻抗瘟效应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处理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比不施硅处理下降了30.98%和51.03%,抗病品种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54.93%,而感病品种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73.47%.施硅减轻了病级和病情指数,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在感病品种“蒙古稻”上表现尤为明显.水稻在施用纳米SiO2后,不仅可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大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使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而且可以增加新生根系的根数和最长根长,提高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同时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叶倾角减小,真菌附着减少,利于水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小麦成株期根腐叶枯病情指数,与小麦产量及其成产要素中的千粒重、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病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减产越多。并根据防治效益等综合因素,提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病情指数达到4.4%时应进行防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中熟水稻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2002年和2003年新育成的中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碾磨品质性状中,整米率变异系数最大;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在蒸煮及食味品质性状中,透明度变异系数最大。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达0.9017;垩白率与垩白度、直链淀粉与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辽宁省中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2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和产量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壁厚、抗折力、节间粗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节的抗折力与节间粗、壁厚和单位节间干重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秆长和节间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基部3个伸长节间的节间长度、壁厚、粗度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千粒重多呈正相关,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秆壁粗壮厚实可以孕育大穗,并适当控制株高,对高产抗倒品种的培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