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油杂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高含油量、适应性强的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适宜在江苏省冬油菜区于秋季进行种植。为促进‘盐油杂9号’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播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中耕松土、病虫草害防治、防冻害管理、采收等环节,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盐油杂3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0 品种名称:盐油杂3号 选育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优质油菜“盐油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油杂1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油菜组合,其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栽培要点是稀播培育壮苗、适期早栽壮苗越冬、中高施肥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盐油杂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适合于上海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5.
国审油菜新品种"盐油杂3号"为沿海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油菜主栽品种,但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年份之间一些主要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仅从单一性状上描述又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盐油杂3号"年份间的多个性状指标进行了联合分析,以期寻找其中的差异性,并研究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5,(8):18-20
针对东台市的产业特色,为筛选适合江苏沿海地区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作者引进了5个审定定名的油菜新品种,以秦优10号为对照,从品种特征特性、苗期性状、抗性、产量结构、实收产量等几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机播机收的优质、高产品种盐油杂3号、沣油737、宁杂1818等,并提出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苏种 《农家致富》2010,(8):26-27
一、盐油2号审定编号:苏审油200902。来源与类型:原名盐6055,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3-1105/镇油2号)F1为母本,以华杂4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5年育成,属半  相似文献   

8.
盐抗杂1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选育的转基因杂交抗虫棉,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纤维品质优的特点,200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盐油4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盐油2号×秦优7号”,杂交选育出的油菜新品种,适宜在江苏油菜产区及其生态相似区域进行种植。为促进“盐油4号”在江苏地区的推广种植,在介绍其选育经过的基础上,从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及时采收等环节,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粳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7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20148.4。本文详细介绍了盐稻8号的选育及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油莎豆新品种苏油莎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喜温耐旱,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能源作物.通过对从国内外引进的8个油莎豆新品种在江苏沿海地区射阳县沿海滩涂的种植表现,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油莎豆新品种苏油莎1号.该品种具有高产、耐旱、含油量高、病虫害少等特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能源和饲料兼用的植物之一.总结了该品种在江苏沿海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将8个棉花新品种(系)在苏北沿海地区(大丰)种植,结果表明:籽棉、皮棉产量均居第1位的是鄂杂棉10号;鄂杂棉10号、盐G0903、苏棉29较适合在苏北沿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五"期间育成的抗条纹叶枯病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抗-高抗条纹叶枯病且抗性稳定,丰产稳产性好。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6年盐稻8号已累计在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区推广种植93.33万hm2,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该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对阻止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省的暴发流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盐油杂一号(原名盐杂76)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置系杂交油菜品种,不育系为YI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为DY076。该品种200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802)。  相似文献   

15.
盐稻19号原代号为盐稻8810,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以盐稻8号为母本、盐稻10号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盐稻19号是2015年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产量潜力高,稻米品质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种植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0050.  相似文献   

16.
盐稻6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86735为母本,盐粳91334-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适宜在江淮及淮北中粳稻地区中上肥水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7.
苏种 《当代农业》2014,(3):22-23
一、盐稻12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5。来源与类型:原名“盐稻815”,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稻8号/盐稻9号杂交,于2007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油菜品种盐油杂3号品质优、产量高、含油率高.国家区域试验中,盐油杂3号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9.08%,产油量比对照增加15.51%,全生育期231.47d,与对照相当.盐油杂3号株高155.95cm,一次分枝7.30个,单株有效角果323.60个,每角21.91粒,千粒重3.91g;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27.25μmol/g饼,含油量46.09%.人工病圃鉴定为低抗至中抗菌核病.盐油杂3号适合在长江下游区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安徽省的淮河以南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省沿海地区于2016年引进花生新品种"中花16"进行了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稳产性能好、品质优良、出油率高、早熟性能好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在江苏沿海地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介绍"中花16"特征特性和在沿海地区种植表现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即在提高种子质量与播种质量的前提下,适时播种,控制好种植密度,采用包膜缓释防早衰施肥技术,认真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20.
对油菜盐油杂3号(国审油2011020)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在0.3%的盐浓度下,有75%以上的成苗率;在沿海滩涂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盐油杂3号具有较强的沿海滩涂土壤耐盐性,产量高达2 930 kg·hm~(-2)。利用盐油杂3号的耐盐性,并结合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应用于沿海滩涂大面积的油菜生产,提高了盐碱地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