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色林鸲     
关克 《陕西林业》2007,(1):F0004-F0004
  相似文献   

2.
红尾水鸲     
赵侠 《陕西林业》2008,(1):F0004-F0004
  相似文献   

3.
金色林鸲     
正雀形目鹟科,作垂直迁移的候鸟,冬季多藏匿。头圆,腿稍长,嘴细长尖利,两翼宽,具有尾部间歇性上翘的习性。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缅甸及中国西南;越冬至缅甸东北部、泰国北部及越南北部。夏季见于海拔3000~4000米近林线的针叶林及杜鹃灌丛;冬季下至低地灌丛。性胆怯。取食昆虫。  相似文献   

4.
金色林鸲     
雀形目鹟科,作垂直迁移的候鸟,冬季多藏匿。头圆,腿稍长,嘴细长尖利,两翼宽,具有尾部间歇性上翘的习性。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缅甸及中国西南;越冬至缅甸东北部、泰国北部及越南北部。夏季见于海拔3000~4000米近林线的针叶林及杜鹃灌丛;冬季下至低地灌丛。性胆怯。取食昆虫。  相似文献   

5.
2011年:发现繁殖种群黑喉歌鸲,一种自发现后100多年少有信息的珍稀鸣禽。2011年夏天,一个比较稳定的黑喉歌鸲繁殖种群在秦岭被发现。那是2011年6月,由中国和瑞典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在秦岭进行鸟类资源考察,我有幸参与其中。我们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正处于繁殖期的黑喉歌鸲。专家们共记录到7只雄性的黑喉歌鸲个体,并采集到了它们的鸣唱。发现的黑喉歌鸲个体大多分布在秦岭海拔2400~2500米的山坡上,生境类型主要为  相似文献   

6.
首次正式报道了白眉林鸲(Tarsiger indicus)在湖北省的分布以及亚种和繁殖信息,该种为湖北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正>歌鸲,就是在以鸟类丰富著称的西南山地的野外,人们也难得一见,但在紧靠西南山地的繁华都市——成都市中心,却发现8种歌鸲。成都市区有8种歌鸲歌鸲,取自谐音歌曲,是一类把鸣声和体型结合在一起命名的鹟亚科鸟类。古文中提到过歌者善唱,鸲,根据汉语释义为鸟类的一属,体小,尾巴长,嘴短而尖,羽毛美丽。而中国古代把鸲定义为一类广泛的鸟类,八哥、鸺鹠在不同的书作  相似文献   

8.
<正>红尾水鸲在陕南为留鸟,分布广,数量多,为该区低山灌丛及河溪留鸟中的主要品种。笔者在宁陕县蒲河区(海拔760m)对红尾水鸲的繁殖习性做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对本县江口区(海拔900m)、太山区(海拔540m)红尾水鸲的繁殖做了相应的考证。报告如下:一、发情。红尾水鸲发情在2月上中旬,历时一月左右。初期通常几只成  相似文献   

9.
10.
<正>北红尾鸲,北方俗称"火燕儿",并不是什么罕见的鸟。南起西双版纳、北到黑龙江畔、西至青甘藏,从湿地到农田、从城市到山区,只要稍微有些树木和灌丛的地方,总会在一年的某个时候,伴随着群鸟的迁徙,有北红尾鸲站在枝头,或者颤颤巍巍地抖动尾巴发出不安的"吱吱"声,或者在午后的暖阳里自顾自地细声啭鸣。英国田间乡野的"知更鸟"(欧亚鸲,新疆也能看到)因其美丽的羽毛、动人的  相似文献   

11.
北红尾鸲(灰顶红尾鸲)Phoenicuru sauroreus(Pallas)是一种食虫鸟类。笔者从1985~1986年4~6月,于北红尾鸲育雏期,在徂徕山林场光华寺营林区,对该鸟育雏习性和雏鸟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根据雏鸟食性、食量,可推知一窝北红尾鸲在育雏期消灭害虫的个体数量,对农林生产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2008年6月,在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期间发现一北红尾鸲巢址。巢址位于峭石石缝中,大小7 cm×6 cm、巢深5 cm。巢材由羊毛、体羽、草茎、须根等组成。北红尾鸲育雏频率为1次/6.4 min,亲鸟育雏时间间隔为9.9 s(3~20 s),食物包括蛾类、小蝗虫和昆虫幼虫等。  相似文献   

14.
北红尾鸲繁殖生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1997年的4月—9月,在山西省沁水县中村地区对北红尾鸲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本区为夏候鸟,迁徙期为2月上旬和10月下旬,种群密度为1.4只/km2。营巢期7d~8d,最早5月1日产卵,窝卵数为4枚~6枚,孵卵期12d~13d,孵化率69.35%,巢内育雏13d,出巢率62.90%。繁殖期的食物,动物性的占90.47%,植物性的占9.53%。  相似文献   

15.
李伟  王军 《辽宁林业科技》1998,(6):10-12,23
北红尾鸲在辽宁省为夏候鸟,居留期长达半年。以多种昆虫为食,这些昆虫多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在抑制森林虫害的发生,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有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宽甸县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的观察,报道了该鸟的求偶与交尾、营巢与产卵,孵卵与育雏等繁殖习性,并对雏鸟的生长变化及食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对该鸟的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和人工招引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2021年3月23日,在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围界内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排水渠处(110°26'16.9440″E,29°06'0.9000″N,海拔192 m)观察和拍摄到一只雀形目鹟科鸟.经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形态特征对比,确定其为赭红尾鸲普通亚种的雌鸟,分类上隶属于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分布于除新疆外的西北和西南地区,系湖...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6月,采用鸣音样点法和固定带宽样线法对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并以样线法得出的种群密度作为统计下限,样点法得出的种群密度作为统计上限,计算得出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为36~48只·km-2;采用鸣音刺激调查分布范围,GPS标注定位,现场勾绘分布图,求积仪求得分布面积5.25km2;利用所得数据推算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在189~252只。目前,黑喉歌鸲属于狭域分布,繁衍状况良好,应继续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8.
2018年4月,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顶溪鸲,经鉴定确认为该保护区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陕西秦岭地区黑喉歌鸲繁殖行为监测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4—7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初步监测和研究了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近发现的黑喉歌鸲育雏习性和巢穴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