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机插稻"武运粳30号"在靖江市孤山镇大面积生产中的适宜肥料配置,特进行了在相同种植密度下不同肥料投入量对该品种机插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作机插稻在现有的中密度(每667 m~2栽插1.6万穴左右、基本苗8万苗左右)栽培条件下,以每667 m~2施纯氮26 kg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2014年溧阳市上黄镇结合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坡圩村建立了"武运粳30号"机插水稻丰产示范方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为给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阐述了早熟晚粳新品种"武运粳30号"的特征特性、硬地硬盘基质培育壮秧关键技术及大田机插每667 m~2目标产量750 kg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给不同的水稻品种配套相适应的播栽方式,实行良种良法,对4个粳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栽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适宜手栽,"武运粳24号"适宜机插,"武育粳20号"适宜直播,"南粳44"进行机插、直播的倒伏风险均大;在秧苗超秧龄机插条件下,"武育粳20号"和"武运粳24号"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武运粳30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江苏省宜兴市于2013年引进"武运粳30号"并进行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综合性状突出。为促进"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的进一步种植推广,介绍了"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培育适龄壮秧、大田移栽、科学肥水运筹、提高水浆管理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在机插种植方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在相同栽插密度下,不同肥料投入量对机插稻"武运粳3 0号"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给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依据,特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栽培方式下,每66 7m2施纯氮26kg左右为机插稻"武运粳30号"的最佳氮肥投入量。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溧阳市水稻进一步高产、稳产,2014年溧阳市引进了6个水稻新品种(系)并进行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水稻新品种(系)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其中"武运粳30号"、"武运粳29号"和"常优5号"可作为优质米生产的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光明粳2号"的最佳机插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不同机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对"光明粳2号"的叶龄、绿叶数、株高无明显影响,但适宜的机插密度较易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在崇明县当前环境下,获得高产的机插株行距为14cm×30cm左右。  相似文献   

8.
"武运粳31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通过2013、2014年的多点种植试验,总结分析了该品种在苏州地区的机插种植表现,并依此总结了其在苏州地区适宜的机插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武运粳31号"在苏州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运粳30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地区种植。溧阳市自2013年起引进试种该品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为进一步加强"武运粳30号"的推广应用,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武运粳30号"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倒性好。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在张家港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武运粳31"在江阴地区的推广种植,特进行了在机插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武运粳31"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作机插栽培时,以每667m~2用纯氮22kg、基蘖肥与穗肥用氮比例6∶4最为适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给"武运粳23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进行了其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和水浆管理等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3号"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20万、1.83万穴/667 m2,栽插基本苗6万~7万苗/667 m2;施N总量以18~20 kg/667 m2、前后期之比为5∶5或6∶4、N∶P2O5∶K2O为1∶0.3∶0.5为宜。  相似文献   

13.
结合锡山区生态条件、生产实践和"武运粳23号"的品种特征特性,制订了"武运粳23号"的工厂秧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其实现高产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量对机插武运粳24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靖江地区不同施肥量对机插武运粳24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武运粳24号在相同密度条件下肥料不同投入量对发苗和产量有比较大的影响,通过控制肥料投入量,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得出适宜当地大面积生产中相应密度下的肥料配置,即施纯氮390 kg/hm2左右接近最佳氮肥投入量。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下"武运粳23号"生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手栽、机插、直播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武运粳23号"生长的影响差异明显,但在高产栽培条件下,3种栽培方式都能获得高产。从延长营养生长期、获得更多颖花量、株型配置更加合理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手栽和机插的栽培方式能促进水稻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南及沿江地区种植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生育期均较适中,在156~160d之间,产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镇糯19号"3个品种的产量居前,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区域。"武运粳23号"生产应用实践证明其高产稳产性好。以上4个早熟晚粳品种可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机插栽培是目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种粮大户普便采用的水稻种植方式。为探索"华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的合理种植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机插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华浙优1号"的最佳机插密度为25 cm×23 cm,每667 m~2产量为718.67 kg。  相似文献   

18.
"武运粳30号"经多年在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种植和示范,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是目前陆家镇水稻生产上的优质米主推品种。为进一步推进该品种的种植推广,在介绍"武运粳30号"在陆家镇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适期早播早栽、适量增加基本苗数、科学施肥、合理水浆管理、注重病虫防控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江苏省吴江地区引进了"武运粳1 9号"进行试种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好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其在吴江地区种植的生育特性和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崇明区大规模种植的优良晚播水稻品种(系),从而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对"8004"、"武运粳23"、"南粳9108"、"2703"、"光明粳2号"5个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个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23"和"光明粳2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株高在95cm左右,不易出现倒伏现象,在崇明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