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林业与生态》2014,(12):38-39
<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些生长在台阶、山石隙缝、墙角处,貌不惊人的青苔,总给人一种静谧、禅意之美。将苔藓移植到玻璃或瓦石类器皿中,并辅以人物等配饰,就形成了一片微观大世界。片植的苔藓虽然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在四季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怎么制作苔藓盆景呢?1.钻排水孔:用瓷质钻头在盘子的中心钻一个排水孔。加足量的水盖  相似文献   

2.
美在花坪     
花坪自然保护区是广西藏丽卧美之地。走进花坪.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叹:美!花坪确实太美! 一望无际的林海.绿色与蓝天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这种不用包装而永远蕴含和表现的原始美,自然美、古朴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森林旅游角度说.它是一个认识自然的理想圣地:从教学上说.它更是一本活的教材。  相似文献   

3.
秋色之美     
正秋天的色彩是何等的五彩斑斓啊!随着季节的深入,秋天踩着铿锵的鼓点,澎湃着激情飞扬的旋律,用她那神奇的画笔把大地涂抹得恰到好处,到处闪耀着斑驳的色彩:那深翠浅绿、赤橙青黄,色彩炫目得让人心醉,红的热烈、蓝的从容、绿的灵秀、黄的悠闲、白的素雅……就是这样,带着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秋天直直地闯进我们的眼中,它的美是一份醉人的美,是一份清澈的美,是一份静谧的美,更是一份灿烂的美,有一丝野性,却不张扬。  相似文献   

4.
插花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它集多种花卉之精英于一皿一器之中,敛大自然之美景于方寸之内。 插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创造。一方面植物本身的色、香、姿、韵、味引起人们的美感,即自然之美。另一方面,根据一定的艺术构图原理和美学原则,通过艺术处理形成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艺术效果的作品,即所谓的艺术美。 艺术之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插花艺术正是基于这一原则进行设计和创造的。 首先,是作品的协调与和谐美。整体上  相似文献   

5.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些生长在台阶、山石隙缝、墙角处,貌不惊人的青苔,总给人一种静谧、禅意之美.将苔藓移植到玻璃或瓦石类器皿中,并辅以人物等配饰,就形成了一片微观大世界.片植的苔藓虽然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在四季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怎么制作苔藓盆景呢? 1.钻排水孔:用瓷质钻头在盘子的中心钻一个排水孔.加足量的水盖住盘子底部,防止钻洞过程中扬尘,并给钻头降温.斜45度角钻入,制造一个凹槽作为切入点,稳住钻头.慢慢地抬起钻头,用水清洗盘子,再继续钻,反复这道程序,直至钻好为止.  相似文献   

6.
正野性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钟情高黎贡山,高黎贡山也开启了"影像保护自然"的时代。5月,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开始为高黎贡山带来降水,高黎贡山已基本结束旱季,进入雨季。这时候的高黎贡山气温回升、雨水初临、温和湿润,植物生长、动物繁衍、森林葱郁、繁花盛开、生机盎然……这是高黎贡山最美的季节。一群追寻自然之美的人,拿着相机,穿梭在高黎贡山的林间,行走在怒江江畔。他们用感官探索着高黎贡山的自然之美,用镜  相似文献   

7.
心中那抹绿     
正心中,最美的地方,那里山林葱郁那里大地染绿那里天蓝水清那里牧歌欢畅……那是,我的绿色情怀——题记绿,蕴含生命之色,涤荡着空气的魂魄。它美在朴实无华,不依恋繁华,也不需要衬托;它美在坚定执着,不畏惧严寒,也不在意被遗忘。绿色之美,美在自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新绿之美,"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是盛绿之美;绿色之美,更美在精神。它用强劲的生命力召唤着失意的心灵,用绽放的色彩感动着平凡的生活。我深爱着那抹绿,它的鲜活和灵动,一直流淌在我的  相似文献   

8.
2014—2015年,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人工降水试验法,对甘肃兴隆山天然青杄纯林和山杨—白桦—青杄混交林的苔藓和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动态、苔藓及凋落物持水性能与降水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杨—白桦—青杄混交林和青杄纯林苔藓生物量分别0.30t/hm~2和1.83t/hm~2;凋落物蓄积量分别为57.08t/hm~2和51.44t/hm~2;凋落物层在森林地被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苔藓层为次要位置;(2)青杄林苔藓、凋落物自然含水量月动态变化较大,但凋落物层变化明显滞后于苔藓层;苔藓、凋落物层自然含水量变化与当地降水量成正相关性,其含水量4—6月较小,7—8月较高;苔藓、凋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最小值依次为10%和25%,最大依次为125%和115%;(3)在降水过程中,森林苔藓及凋落物吸持降水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只有在小强度、长历时降水条件下,才有可能使森林苔藓及凋落物层吸持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9.
苔藓植物具有耐阴、保湿效果好、基质需求少、养护简单、净化室内空气、景观效果持久等优点。在室内绿墙中的应用主要有模块式苔藓墙、毯式苔藓墙和涂鸦式苔藓墙3种类型,通过分析得出:模块式苔藓墙能进行规模化栽培管理,但形状过于规则且造价偏高;毯式苔藓墙构图自然精美,难点在于解决生长整齐度及多色调苔藓镶嵌技术;苔藓涂鸦墙富有创意,但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拥抱大龙湖     
游船缓缓行驶,习习清风扑面吹来,我们一行来到了广西南宁的大龙湖。雾霭渐渐散去,水面鱼跃鸟飞,岚影沉浮。山上啁啾的鸟呜、捕鱼人的呼喊在空谷中回响。山回水转,片刻便让人领受“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美妙意境。大龙湖的美景像极了一幅在我们眼前打开的泼墨山水画卷,此刻只有那些丹青妙笔才能描画它的表情啊!湖山水美,美就美在它不仅有江南的妩媚、清秀,也有塞北的巍峨、伟岸。难怪人们冠以它“小桂林”的美称。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6月,短短一个月,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作品连摘三项国际大奖。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藏高原特别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创建区的自然野性之美、生命律动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展示了中国西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用自由与舒张的画面,展示了高原动物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和精神面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国家公园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肚倍人工挂蚜技术向阳挂蚜是人为改善不利于倍蚜羽化飞迁的自然条件,人为控制倍子生产的一种方法。其做法是:将寄生在苔藓上的倍蚜连同苔藓一起采集下来,清点寄生在苔藓上的蚜虫数目,然后连同苔薛装入纸袋或信封内,口不要封死(让蚜虫向外爬),在封口处系一细绳,拴...  相似文献   

13.
正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除夕之夜,千家万户齐聚华宴,欢声笑语共庆幸福时刻,春晚舞台也处处向观众展示着祖国的山水与自然之美,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成就。那么,春晚节目中有哪些与生态环境相关呢?且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相似文献   

14.
"绿色旅游"的意义在于,怀着敬天惜物的心态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用静默的倾听取代嘈杂的噪音污染,用纯粹的欣赏代替对生物的打扰和危害,用心灵的感悟取代对自然资源的强取豪夺,既在旅途中尽情感受大自然之美,又与环境保持着和谐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海山仙馆的匾题诗联与园林艺术美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山仙馆"是广州十三行时期由行商潘仕成兴建的一座吸收了较多西方技艺要素的岭南古典园林。海山仙馆之园林艺术引发出丰富的诗联匾额之作,诗联匾额之作也修饰了海山仙馆的自然山水之美、建筑文化之美、人文精神之美。认识并把握二者间的互动原理与表现手法,有利于加深对行商园林的研究、评赏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纵观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都是一项基本的造园要素,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更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整个园子的重中之重。园林建筑,是人与自然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媒介,为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提供空间,也是人获得自然园居乐趣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源远流长,其艺术魅力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反映了中华民族先进的自然观、审美观和哲学思想。正确了解并恰当欣赏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历史之美、形象之美和意境之美,对于今后的园林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邓双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烟河柳文选》,读后韵味无穷,颇受启迪。《文选》以绿色为主线,集林学、美学、文学为一体,融科学性、知识性、文艺性为一炉,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颂自然,活树木,赞绿色,是一本启迪智慧的科学小品,也是一本情系绿韵的散文,作者用笔饱蘸大自然之情,用艺术的手法,描绘森林之美,森林之秀,把人们带进一个妙趣横生的绿色世界。“大自然是真正的美,绿色是真正的美。”这是作者颇有见地之言。美学需要森林.森林就是美学。《文选》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森林与美学的关系,提出森林美学的新见解。绿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武汉"东湖天下"住宅小区设计、施工为例,浅析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应如何将品牌的文化内涵、地域特征与自然式景观相融合,挖掘场所人文之美的同时,充分表现自然的景象、人的和谐之美,营造出情景合一的现代庭园。  相似文献   

19.
绿色健康,让植物住进你的家里,围绕在你周围;自然清净,用自己的双手装点自己的"秘密花园";静心养身,在生活中增添一些生命力;耐心培育,忙碌生活中的那一点乐趣。1、乡村的自然味构成元素:木盆、多层次植物木质盆器能带来十分自然的乡村风味。在木盆的底部钻一个排水孔,然后填入土壤,你就可以栽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了。为了增加装饰效果,你可以在木盆下衬一圈苔藓,再摆放几枚松果。有客人时还可以往里面添加一束鲜切花做点缀。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见过一张鲜花开满百草坡的照片,一下就被那美丽的风光所吸引。高山草甸原来如此之美!我开始神往百花盛开的那个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