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农啤11号"是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育成的优良啤麦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籽粒外观品质佳、耐肥抗倒性强、综合性状好等优点。为探索"扬农啤11号"的高产栽培调控技术,特进行了不同基本苗与施肥量对"扬农啤11号"产量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苏沿海垦区啤麦生产区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扬农啤11号",在适期播种和基蘖肥、拔节穗肥为7∶3的条件下,以每667m~2基本苗15万苗、施氮量15kg较为适宜,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化学调节剂组合对"扬农啤7号"大麦的防倒、增产效果,特于2019—2020年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试验田内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以叶龄余数1.5叶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60 mL+叶龄余数0.5叶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70 mL,或叶龄余数1.5叶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60 mL+见芒10%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70 mL,对"扬农啤7号"大麦的化控效果较好,可增强植株的抗倒性,从而促进"扬农啤7号"大麦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大麦品种扬农啤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密度、播期、肥料用量及肥料运筹方式对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4号主要性状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4号的适宜播期在10月底,适宜基本苗为15万/667m2左右,纯氮用量为12 kg/667m2,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拔节孕穗肥=8∶2较为合理,既有利于获得高产,又能确保扬农啤4号的优良啤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小麦品种"扬麦11号"的特征特性,探索不同播量及氮肥运筹对其产量结构的影响规律,总结适合嘉定及周边地区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于2009~2010年开展了不同播量及不同氮肥水平对"扬麦11号"产量结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1号"在播量12.5kg/667m2、氮肥用量20kg/667m2时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氮肥施用技术,在配施磷肥的前提下,2003~2004年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啤酒大麦扬农啤2号群体质量、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穗肥比相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扬农啤2号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氮肥用量后移,扬农啤2号越冬期苗数、返青期苗数、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数均呈下降的趋势,成穗率、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大麦群体质量、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啤酒大麦扬农啤2号一生施纯氮225 kg/hm2,同时基穗肥比为8∶2时,籽粒产量最高,达到6 499.95 kg/hm2,且籽粒蛋白质含量符合酿酒业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提高优质水稻"南粳46"的产量,特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南粳4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大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500 kg作基肥、纯氮用量运筹为基肥∶第1次分蘖肥∶第2次分蘖肥∶穗肥=30∶20∶30∶20的条件下,以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9 kg时,"南粳46"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不同氮肥运筹对"沪香粳106"产量及其特性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沪香粳106"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但对其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用氮总量为24kg、基蘖肥∶穗肥为7∶3,"沪香粳106"更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为给"武运粳23"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进行了不同肥料运筹方法对其植株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3"在江阴市机插栽培,以每667m2用氮量22kg左右、基蘖肥与穗肥比6∶4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余姚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及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特进行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1"在每667 m~2播种量为8.25 kg时产量最高,每667m~2达421.7 kg."扬麦12"在每667m~2播种量为8.25 kg时产量最高,每667m~2达434.9 kg,"扬麦20"在每667m~2播种量为14.25kg时产量最高,每667 m~2达460.3 kg,"扬麦20"的平均产量最高,且抗倒伏能力也比其他2个品种强,在余姚地区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氮肥运筹对"花优14"农艺性状、抽穗进度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花优14"的农艺性状基本没有影响;在每667 m~2施氮量为26kg左右、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8:2时,"花优14"最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为调优常熟市水稻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开展了不同肥料运筹对"常农粳8号"生长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全生育期每667m~2施纯N17.1kg、P_2O_5 6.8kg、K_2O 4.3kg,N∶P∶K为1∶0.4∶0.25,基蘖肥∶穗肥为7∶3的肥料运筹相对合理,水稻分蘖期茎蘖数增长较快,理产论量、实产及经济效益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常规稻机穴播穗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穗肥不同施用量对"秀水134"机穴播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以每667m~2施尿素10kg最为适宜,每667m~2产量及收益均为最高,分别为620.2kg、1903.62元。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优质早熟水稻品种"松早香1号"的推广应用,特进行了不同氮肥用量及其运筹对"松早香1号"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松早香1号"机插种植,以每667m~2纯氮总用量为18~20kg、基蘖肥∶穗肥=8∶2为宜,若基肥采用缓释肥,可适当减少纯氮总用量。  相似文献   

14.
为给小麦新品种"淮麦35"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进行了不同基本苗数、下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数、下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5"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5万苗、每667 m2纯氮用量为18 kg、氮肥运筹为基肥∶平衡肥∶孕穗肥=5∶1∶4时,"淮麦35"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栽插密度、肥料运筹等有关专题试验,研究了在苏南丘陵山区"宁粳3号"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宁粳3号"的适宜栽插密度为1.90和1.67万穴/667 m2,基本苗为5万~7万苗/667 m2,以利于建立高产群体;肥料运筹上要适当控制总氮量,降低基蘖肥比例,增加穗肥比重,提高磷钾肥比例。总施N量以1 8kg/667 m2、前后期之比5∶5或6∶4为宜,N∶P2O5∶K2O以1∶0.3∶0.5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啤酒大麦新品种"苏B0901"的高产栽培调控技术,于2012~2013年进行了不同基本苗对其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适期播种、基本苗为16万苗/667m2、氮肥运筹为基肥:蘖肥:拔节穗肥=7∶1∶2、施N量为15kg/667m2的条件下,产量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加工专用若叶大麦新品种扬农啤8号和云啤11号在江苏省泰州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及其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了2个若叶大麦新品种密度栽培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5~6叶期和7~8叶期2个大麦新品种基本苗密度处理分别以每667 m2种植12万株和18万株时的农艺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理想;嫩叶产量和籽粒产量检测结果表明,2个大麦品种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密度均为每667 m2种18万株,且相同密度水平下,云啤11号各性状均稍优于扬农啤8号。  相似文献   

18.
为给国庆稻新品系"贤城美谷1号"的示范推广提供丰产栽培技术支撑,于2019年进行了不同肥料用量及运筹对"贤城美谷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贤城美谷1号"在合理机插密植的条件下,每667 m~2纯氮适宜用量为15 kg,纯氮用量比例以基蘖肥∶穗肥=(7.5~8.5)∶(1.5~2.5)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稻米优质高产,进行了"华粳6号"不同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以7.2万~8.4万苗/667 m2、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6∶4或7∶3时较适宜,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给扬农啤9号大面积推广选择适宜栽培措施,特设计栽培试验。试验于2013~2014年在上海农场种子公司(大丰)进行,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扬农啤9号的产量、群体动态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扬农啤9号有效穗数和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大致呈"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而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每667m~2以18万基本苗的成穗率最高,产量最高,为最佳种植密度。适宜密度为每667m~2种植18万~20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