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常规稻机穴播穗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穗肥不同施用量对"秀水134"机穴播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以每667m~2施尿素10kg最为适宜,每667m~2产量及收益均为最高,分别为620.2kg、1903.62元。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资源匮乏和劳动成本的增加,旱直播已成为目前宁夏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为选择引黄灌区适宜的旱直播模式,试验以宁粳47号为材料,设置了条播、穴播(行20 cm×穴8 cm)、穴播(行20 cm×穴12.5 cm)和匀播4种模式,采用10.4 kg/667 m~2、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3种播量,比较分析了4种旱直播模式、不同播量对水稻分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的苗、茎比例较小,为24%、30%,而穗的比例较高,为46%,从而可以确定条播模式下水稻有一个适宜的群体结构。条播模式的量18.8 kg/667 m~2在出苗后79 d总茎数达到最高,为72.0万株,其他3种模式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达到最高。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最高,达到176.44万株,而匀播模式的播量14.6 kg/667 m~2的总茎数最低,仅为82.17万株。条播模式的分蘖成穗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旱直播模式,其中播量10.4kg/667m~2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达到85.17%,穴播(20 cm×8 cm)模式的成穗率最低,其中播量10.4 kg/667 m~2的分蘖成穗率最低,仅为22.95%。匀播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21 d最高,为116.62 kg/667 m~2,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干物质量较低,播量14.6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35 d达到最高,但只达到50.16 kg/667 m~2。产量以匀播模式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模式,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匀播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最高,为938.1 kg/667 m~2。不同播量下,低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高于高播量18.8 kg/667 m~2,3种播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穗长最长,为18.3 cm。产量要素中,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8.8 kg/667 m~2的穗数最高41.25万穗,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的穗实粒数最多117.5粒,匀播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千粒质量最高为25.06 g。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精量穴播技术在杂交水稻生产上的应用可行性,特开展了3个试验点3种种植方式4种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精量穴播与人工直播相比,每667m2增产42.37kg,增幅7.9%;与机插秧相比,每667m2减产11.97kg,减幅1.79%,但经济效益增加十分明显,每667m2增效73元。从种植密度上分析,水稻精量穴播的理想种植密度为25cm×21cm或25cm×18cm。  相似文献   

4.
为摸索蔬菜茬水稻机穴播种植技术,找出机穴播的最佳种植密度,以"花优14"为试材,特进行了机穴播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蔬菜茬水稻"花优14"采用机穴播种植,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以25cm×16cm处理的产量最高,每667m~2达685.9k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与穴播苗数对常规籼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出不同穗型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每穴播种苗数以指导农民种植。【方法】采用大穗型常规籼稻材料N2和中穗型常规稻材料N4每667m~2不同栽培密度和穴播种苗数的比较试验。【结果】材料N2在种植密度为1.7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00.0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57.6kg/667m~2;材料N4在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33.2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81.1kg/667m~2。【结论】大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1.7万穴/667m~2与穴播3苗;中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与穴播3苗。  相似文献   

6.
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2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申优26"为供试材料,采用机穴播播种方式,探索了不同机穴播密度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26"的株高和叶龄无显著影响;随着穴距的增大,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行距为20 cm、穴距为18 cm时,"申优26"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697.3 kg。  相似文献   

7.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秀水134”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上海市金山区"秀水134"机穴播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穴距对"秀水134"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均为20 cm的情况下,随着穴距的增大,"秀水134"的有效穗数和实际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穴距为12 cm时,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721.4 kg。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新型轻简、增产增效的水稻种植模式,以"上农粳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旱直播、水直播、机插秧、人工插秧4种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农粳2号"采用机插秧方式,产量和纯收益均为最高,每667m~2产量为652.28kg、纯收益为1115.8元。  相似文献   

9.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上海市崇明区推广应用"南粳9108"及其机穴播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穴距对"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固定为25 cm的情况下,"南粳9108"的有效穗数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减小,产量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穴距为14 cm时产量最高,每667 m~2为700.31 kg。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蚕豆茬水稻机穴播配套技术,明确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水稻机穴播的最佳种植密度,特进行了"花优14"机穴播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机穴播不同栽培密度对蚕豆茬"花优14"的生育期、株高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机穴播栽培密度的增加,蚕豆茬"花优14"的总苗数、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型逐渐减小,产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以行株距为25 cm×16 cm的每667 m~2实际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离心播种在水稻直播中的应用,主要设计了2个处理:处理1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5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2cm;处理2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2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6cm;对照为育苗移栽,播种量为2.0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均匀,为30cm。研究结果表明:处理2无人机离心播种产量较高,且每667m~2净收入较对照提高了225.8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水稻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今后全州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直播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播种量2.25kg水稻直播产量最高,水稻直播每667m~2用播种量宜掌握在1.75~2.5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经试验表明:双低油菜"南油10号"采用育苗移栽栽培产量最高,干籽产量为158.06kg/667m2,其次为翻耕穴播栽培产量为130.38kg/667m2,最低为免耕直播栽培产量为63.00kg/667m2。育苗移栽栽培的大油菜比翻耕穴播栽培多增产27.68kg/667m2,比免耕直播栽培多增产95.06kg/667m2,三个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天峨县在双低大油菜生产上适合推广使用育苗移栽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南通市机直播油菜高产的最佳施氮总量与运筹比例,进行了不同总氮投入量、氮肥运筹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投入量与氮肥运筹两因素对"秦优10号"油菜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一定影响,以每667m~2施纯氮20kg、基肥∶腊肥∶苔肥=5∶1∶4的表现为最好,其每667m~2产量为最高,达266.1kg。  相似文献   

15.
经试验表明:双低油菜"南油10号"采用育苗移栽栽培产量最高,干籽产量为158.06kg/667m2,其次为翻耕穴播栽培产量为130.38kg/667m2,最低为免耕直播栽培产量为63.00kg/667m2。育苗移栽栽培的大油菜比翻耕穴播栽培多增产27.68kg/667m2,比免耕直播栽培多增产95.06kg/667m2,三个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天峨县在双低大油菜生产上适合推广使用育苗移栽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6.
"花优14"是上海地区单季杂交稻的主推品种,具有杂种优势强、株形好、抗倒伏能力强、空瘪粒少、抗病性强等特点。为提升"花优14"产量水平,特进行了该品种机穴播不同耕翻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产量、每穗粒数上,联合作业机和二次粉碎均比二耕一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差异显著,采用联合作业机的耕翻方式,机穴播"花优14"每667m~2产量为最高,达699.8kg。  相似文献   

17.
在海丰农场种植条件下,对水稻品种南粳9108 4种不同种植方式技术和经济效益开展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种植方式下南粳9108的产量均达9 000 kg/hm2以上,人工插秧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机械旱直播、机穴播、机条播;投入成本以人工插秧最高,达13 023.0元/hm2;机穴播和机条播其次;而机械旱直播最低,仅为10 338.0元/hm2.特别在人工投入上,人工插秧最高,机条播和机穴播较低;机械旱直播、机穴播和机条播经济效益较高,经济效益分别为17 763万、17 469和17 301 元/hm2;人工插秧最低,仅为15 834元/hm2;从产出投入比来看,规律与经济效益高低相同.因此,无论从提高经济效益考虑还是从减少用工考虑,目前机穴播、机条播和机械旱直播等轻简栽培方式作为海丰水稻主要种植方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崇明东滩盐碱化土壤上水稻精量穴直播的最适株行距,特以"花优14"为试材,在崇明东滩上实农业园区开展了水稻精量穴直播试验。结果表明,从"花优14"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重量、穗粒结构及产量等综合指标考虑,"花优14"精量穴直播以株行距为20cm×16cm产量最高,其次是株行距为20cm×14cm,两处理的每667m~2理论产量均在7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设置3种不同播种方式进行试验,考查了水稻苗情、产量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3种播种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没有影响,但从水稻产量结构分析(即人工直播、机械条播、机械穴播),机械穴播产量最高,分别比机械条播和人工直播增产49.17、38.18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水稻旱直播技术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适应性,以机插秧水稻为对照,采用布谷2BFT-12播种机,对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机插秧相比,旱直播水稻生育期缩短24 d,叶片数减少1.5叶,各生育时期的株高均降低。旱直播水稻在8.1叶左右达到分蘖高峰期,总茎蘖数为656株·m~(-2),最终总茎蘖数为621株·m~(-2),有效分蘖率为74%。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穗长、单穗粒数、千粒重均比机插秧降低,分别减少4.8 cm,30粒,0.3 g;实测产量较机插秧降低50 kg·(667 m~2)~(-1)。旱直播水稻比机插秧节省成本199元·(667 m~2)~(-1),产值减少435元·(667 m~2)~(-1),纯效益降低236元·(667 m~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