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规格无纺布覆盖育秧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水稻机插秧苗的培育,采用双膜育秧方式,选择4种不同厚度规格的无纺布,以普通薄膜覆盖与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秧苗形态指标主要影响叶龄、苗高及叶片的伸长,差异显著,而对单株叶面积、茎基粗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以无纺布覆盖处理的秧苗生长适中,其叶龄、苗高等形态生长指标符合机插秧苗的标准要求。4种规格无纺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秧苗根系生长则以无纺布Ⅰ、Ⅱ两处理的根系生长较好,其发根较多,根系较长,根冠比较高。(3)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叶绿素含量(N-1功能叶)处理间差异显著,无纺布随厚度规格增加呈降低趋势。干物重各覆盖处理均显著低于CK2,但秧苗叶、鞘、根三种功能器官的物质分配,仍呈30~35∶45~55∶15~20的比例分配。(4)对秧苗成苗影响显著,以Ⅰ、Ⅱ、Ⅲ处理的成苗率好,成苗密度高。试验结果表明,选择20 g/m2规格的无纺布用作覆盖育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就覆盖麻纤维无纺布于育秧盘盘底对水稻机插秧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使用麻纤维无纺布后,秧苗的叶龄增长变快,秧苗的整体素质好于对照,特别是株高、根长、须根数量;产量性状,特别是穗粒数、穗实粒数增加显著,产量明显高于对照,达到11178.04kg/hm~2。  相似文献   

3.
王行衍 《吉林农业》2010,(12):94-94
在大棚育秧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纺布覆盖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无纺布覆盖和厚无纺布覆盖育秧与地膜相比叶鞘长、叶长、苗高、丛高、根数有明显或显著增加,并且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无纺布覆盖与地膜覆盖育秧相比明显提高了苗层温度,厚无纺布保温效果虽好,但同比条件下秧苗素质降低,不建议使用,簿无纺布从今年的对比来看,效果较好,加大通风量可以避免高温和秧苗徒长。因此,在寒地大棚育秧采用无纺布覆盖育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温度对番茄穴盘秧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秧苗置于12℃、8℃和5℃无光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5,10,5d后测定秧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以确定秧苗适宜贮藏温度和贮期。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差异显著;秧苗的鲜重、干重、G值和定植后成活率有不同程度下降;秧苗在8℃和12℃下可贮15d,5℃下可贮5d,秧苗适宜贮藏温度范围:8~12℃;贮藏15d后8℃下秧苗品质优于其他温度,可作为该番茄秧苗的最佳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5.
机插水稻全程覆盖无纺布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机插水稻全程覆盖无纺布育秧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铺膜(盘)装土、种子处理、精细播种、盖土与封无纺布、秧苗期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机插水稻全程覆盖无纺布育秧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铺膜(盘)装土、种子处理、精细播种、盖土与封无纺布、秧苗期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秧田无纺布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秧苗覆盖无纺布能阻隔灰飞虱在秧苗上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和阻止二化螟在秧苗上产卵,不但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减少施肥量,还可以减轻发病,为水稻秧苗期覆盖无纺布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大棚育秧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纺布覆盖和地膜打孔覆盖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与对照相比秧龄、株高、叶长、根量和百株干重有明显或显著增加,并且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同对照相比明显提高了苗层温度,地膜打孔覆盖育秧偶尔会出现35℃的高温,但通过加大打孔密度、通风可以避免高温和秧苗徒长。因此,在寒地大棚育秧与地膜打孔和无纺布覆盖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9.
无纺布对水稻苗床微环境及秧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宇  徐正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30-3831
于2006年田间试验中,以超级稻沈农265为试验材料,用无纺布和塑料薄膜覆盖育苗,研究其对苗床内温度、相时湿度及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塑料薄膜,无纺布可有效调控床内的温度,使温度变化相对平缓,减少障碍性高温出现的机率,减少炼苗的次数.在一定范围内其保温效果与塑料薄膜相近;还可降低床内的相对湿度,使之与外界接近.在水稻育苗中,塑料薄膜覆盖有增加秧苗叶龄、株高和鲜重的作用,无纺布覆盖则可增加秧苗的干重和根系数量,能够提高秧苗的充实度,利于秧苗健壮、均衡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上述结果说明,在水稻育苗中无纺布是塑料衣膜的理想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早稻机插秧高产栽培的最适秧龄.[方法]以高产早稻品种中早15为试验材料,设置20、24、28、32 d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机插双季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秧龄在28 d以内,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素质提高,秧块状态良好,群体颖花量显著增加,最终使得产量显著增加.当秧龄超过28 d时,秧苗单株白根数显著减少,根冠比降低,秧苗素质下降;株高整齐度降低,成苗率下降,秧块状态变差,最终导致减产.[结论]安徽沿江地区机插双季早稻秧龄在24 ~28 d较适宜,以28 d最优.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种稻有"苗好八成粮"之说,可见秧苗素质好坏对产量的影响之大,因此如何在黑龙江培育壮苗是种好水稻的关键技术环节.在黑龙江寒冷地区水稻生育期短,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水稻保温育秧就显的尤为重要.但在大棚保温软盘育秧的基础上,床面覆盖无纺布的育秧技术却少见报道.研究无纺布和三膜覆盖的保温性对早粳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对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效益将有重要意义,故进行此试验.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田期无纺布全程覆盖,能有效地阻隔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毒链,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秧田期控制效果达100%,移栽大田后,分蘖期控病效果仍达100%。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种稻有"苗好八成粮"之说,可见秧苗素质坏对产量的影响之大,因此如何在黑龙江培育壮苗是种好水稻的关键技术环节。在黑龙江寒冷地区水稻生育期短,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水稻保温育秧就显的尤为重要。但在大棚保温软盘育秧的基础上,床面覆盖无纺布育秧技术却少见报道。研究无纺布和三膜覆盖的保温性对早粳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对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效益将有重要意义,故进行此试验。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空育131材料:白色涤纶无纺布、普通塑料薄膜、超微农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的影响,为确定胡麻田杂草的防除适期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研究杂草伴生时间(0、10、20、30、40、50、60、130 d)对胡麻产量的影响。[结果]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伴生时间越长产量越低。杂草伴生10、20 d,胡麻减产幅度不大,为2.81%、5.11%;伴生30、40 d后,胡麻产量有一个突降过程,减产幅度为17.42%、21.35%。[结论]胡麻田人工或化学除草的适期为胡麻苗齐后20 d(该时期胡麻株高约为7 cm),该时期除草可将产量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稻不同播期、不同秧龄的秧苗同时移栽,其秧龄越大,生育期越长;长秧龄有利于降低第一、二、三、五节间长宽比,增加抗倒伏能力,并且长秧龄能增加叶片数;长秧龄(大于50d)移栽秧苗素质下降,分蘖能力降低,但可延长生育期,降低植株高度,有利于抗倒伏;其产量随秧龄增大,谷草比减小,产量下降。故长秧龄移栽应加大移栽基本苗,增加有效穗,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观察早稻无纺布旱育秧与早稻早播早栽对早稻生长和产量影响,探讨浙西地区早稻早播早栽技术。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能为早稻秧苗生长提供相对适宜的光照、温度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促进秧苗良好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无纺布培育的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能更好地适应移栽时低温多雨的不利环境,从而为早稻的早播早栽提供良好基础。生产实践中根据旱育秧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可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无纺布旱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稻无纺布旱育苗与农膜覆盖育苗方式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秧苗根系发达,苗期病害较轻,插秧后稻苗早生快发,有助于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秋延迟番茄播种期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在塑料大棚全程棚膜覆盖栽培形式下,比较了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7月10日、7月20日5个播种期对番茄单株成果穗数、单穗成果个数、单果质量、可采果株率4个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从而确定番茄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播种越早,最终可形成有效产量的平均单株成果穗数越多。育苗期使用旧膜覆盖会减少单株成果穗数;播种越晚,单穗成果个数越多,育苗期使用旧膜覆盖可增加单穗成果个数;相同品种以6月20日播种的单果质量最高,播种早于6月20日或晚于6月30日,单果质量均有明显下降;早于6月20日播种,可采果株数比例会大幅度下降;以6月30日播种的产量98 689.65 kg/hm2为最高,6月20日播种的产量95 395.20 kg/hm2次之,从而确定6月下旬为塑料大棚秋延迟番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株间覆盖方式对山栏稻农艺性状及杂草防效的影响,以白沙白糯为试验材料,采用湿润灌溉方式,通过与裸地常规旱作对比,研究覆盖无纺布和覆盖水稻秸秆两种不同覆盖旱作方式下对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田间杂草干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旱作相比,覆盖旱作生育期缩短了5~7 d,田间土壤含水量为覆盖水稻秸秆﹥覆盖无纺布﹥裸地旱作;杂草防效为覆盖无纺布﹥覆盖水稻秸秆﹥裸地旱作,覆盖无纺布总体杂草防效在59. 62%~94. 75%之间,覆盖水稻秸秆杂草防效在35%~74. 43%之间;覆盖无纺布较裸地旱作增产3. 3%。覆盖旱作能够增加产量,又能发挥保水和防草等作用,其中,无纺布在防治杂草、保墒和增产方面最突出。  相似文献   

20.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使水稻生长受抑进而使产量下降,但这种影响是否因不同栽培条件而异尚不清楚.2011年依托先进的稻田臭氧FACE( 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技术平台,以汕优63为供试材料,臭氧设置大气臭氧浓度(Ambient)和高臭氧浓度(比Ambient高50%),秧苗素质设置弱苗(移栽时无分蘖)和壮苗(移栽时带两个分蘖),移栽密度设置低密度(16穴/m2)、中密度(24穴/m2)和高密度(32穴/m2),研究不同秧苗素质和移栽密度条件下臭氧胁迫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使水稻结实期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下降,但胞间CO2浓度和叶温无显著变化.高浓度臭氧对水稻拔节前物质生产量没有影响,但使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生产量平均分别降低13%和29%,进而使成熟期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下降.方差分析表明,臭氧与秧苗素质间没有互作效应,但臭氧与移栽密度的互作对最终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臭氧胁迫使水稻生长后期光合受阻,导致物质生产和产量显著下降;适当增加移栽密度可能会减少臭氧胁迫下水稻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