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产区野生花楸果实和种子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北地区6个野生花楸种源的新采收果实和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天然花楸果实和种子表型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花楸果实和种子具有极丰富的表型变异,种源内的分化高于种源间;果长、果径、种长及种宽是果实和种子的关键表型性状;种子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纬度为主的单向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鹤庆、丽江、剑川、兰坪、禄丰、寻甸、石林、昆明、沪西、沾益、师宗等11个地理种源的总花扁核木的出种率、种子大小(纵径×横径)、种子千粒质量、育苗发芽势、发芽率、幼苗苗高等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青刺果各项指标都有差异,同一地理种源的不同家系各项指标也有明显的变异.不同地理种源的果实出种率、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的宽度与种源地温度关系密切,与其它地理因素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贵州省西康玉兰主要原产地的果实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该种主要分布区内的4个天然群体果实为试材,对果质量FG、果宽FW、果长FL、果径FD、果型指数FL/FD等2类14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种源地、不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同一果实表型性状在不同种源地间、不同果实表型性状在各种源地表现各异。(2)不同果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不同,果质量FG、果径FD、果厚FT、果长FL、果宽FW 5个性状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果型指数FL/FD除与种实率TSWC/FG呈负相关、与单粒种子质量TSW/SN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与其余性状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果实体积指数FVI除与种实率TSWC/FG、单粒种子质量TSW/SN呈正相关外,与其余性状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海拔、年均温与多数果实性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它们对西康玉兰果实内、外表型性状的影响较大。(4)西康玉兰14个果实性状中,平均多样性指数介于1.538~1.827;除果径FD、果宽FW、果长FL等3个果实性状表型变异在赫章六曲河镇(HZLQ)种源地最为丰富外,其余11个果实性状均在水城玉舍林场(SCYS)种源地最为丰富。群体的果实外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1.674)高于内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1.671)。(5)不同种源地的果实内、外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不同,其中赫章六曲河镇(HZLQ)、盘州老黑山(PZHS)种源地的果实外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分别高于果实内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水城玉舍林场(SCYS)、水城营盘乡(SCYP)种源地的则相反。研究结果为西康玉兰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育种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油松种源的遗传变异,确定种子调拨区划,为开展高世代育种提供遗传基础广泛且品质优良的育种群体。从油松分布区5个种子区内的种子园、母树林和人工林(对照)收集种源30份,分析了不同种源种子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在长、宽、千粒质量、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和圃地发芽率间差异均显著;种子的长宽、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速度基本符合地理变异规律;发芽指数与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及圃地发芽率均相关,千粒质量仅与种子长和种子宽正相关;根据油松种源种子的发芽指数,河北平泉(种子园、母树林、人工林)、甘肃省正宁县、河北阜平县和山西隰县人工林种源的萌发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四川牡丹种实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牡丹作为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为揭示四川牡丹种实性状特征,采用了方差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源地四川牡丹的种实性状差异,以及种实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成熟率、种子质量、种皮厚度和果实长宽比在样地间差异显著,生活力差异不显著。四川牡丹种实性状平均变异系数较大(21.27%),其中种子成熟率平均变异系数最大(41.95%),种皮厚度(23.71%)、种子质量(17.11%)和果实长宽比(14.6%)次之,生活力平均变异系数最小(8.99%);种实性状主要受海拔、土壤速效钾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其中种子成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生活力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种皮厚度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果实长宽比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降低,种子质量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种实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和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其中种子成熟率变异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生活力变异随铵态氮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种子质量变异随速效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种皮厚度变异随速效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果实长宽比变异随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14个天然分布在6省的闽楠(Phoebe bournei)林为对象,采用巢式分析、冗余分析、热图等方法,探究不同种源间7个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闽楠种实表型性状与环境地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闽楠种实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种源内均呈极显著差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0.83%,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为种源间.种源间,种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13.33%),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最低(7.03%).种源内,湖南永顺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为7.62%,福建延平最低,为4.93%.种子平均变异系数高于果实,表明果实表型性状比种子更稳定.冗余分析得出,在环境地理影响因子中,年降水为影响种实表型性状的主要因素,随年降水增加,种子呈狭长瘦小的生长趋势.热图将种源按种实表型性状分为3类,江西南部种实较瘦小的为第1类;湖南及周边种实较宽阔饱满的为第2类;福建及东南线种实较狭长的为第3类.  相似文献   

7.
收集胡桃楸自然分布区内5个种源的种子,分别为黑龙江铁力种源、河北滦平种源、河北平泉种源、河北武安种源和河北易县种源,调查其果实形态差异,并在河北滦平进行播种育苗,研究胡桃楸不同种源种子质量及苗期生长变异规律,结果发现:胡桃楸果实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类型,在种子直径、纵径和侧径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胡桃楸种子质量差异明显、存在广泛变异,其种子百粒质量、场圃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4个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0%~9.39%、10.59%~18.71%、10.58%~30.41%、16.34%~31.59%。试验点胡桃楸2年生株高、基径生长量差异显著,武安种源和易县种源苗期生长表现较好,株高、基径在种源间及种源内变异系数差异十分明显,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52%~33.50%、20.65%~31.38%。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带蜡和去蜡百粒质量均呈极显著差异。有7个种源的种子外形大,带蜡百粒质量在14 g以上,为大粒型;有3个种源的种子较小,带蜡百粒质量在10 g以下,为小粒型;其余种源种子为中粒型,带蜡百粒质量为10~14 g。湖南新宁、江西上饶、湖北房县、浙江宁海4个种源种子去蜡百粒质量在所有种源中最大(〉10 g),带蜡百粒质量也很高,为大粒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贵州龙里、开阳、道真,四川广元,湖北房县,江西新建、于都、上饶,广东阳春9个种源净籽率较高(75%~90%),为梓油果用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浙江杭州,广西南宁,江西遂川、赣县,贵州石阡,湖南新宁,安徽黄山、贵池8个种源净籽率较低(60%~70%),为皮油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相关分析表明,与纬度密切相关的年均温度与≥10℃积温是影响乌桕种子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刺槐原产地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刺槐原产地美国收集32个不同种源刺槐果实和种子,对不同种源刺槐的果实和种子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受种源的地理位置影响,具有地理变异性,但不同性状变异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0.
乌桕种源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适于闽北地区种植的乌桕种源,研究以24份种源(来自6省份)为试材进行了乌桕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乌桕的地径、树高、单序果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乌桕单序果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681 9、0.755 6、0.513 7、0.799 4,具有明显的种源效应;乌桕种源的地径、树高生长表现为水平地理变异模式,单序果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均表现为随机变异模式.参试的24个种源,经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个种源类别:Ⅰ类种源(优良种源)、Ⅱ类种源(可利用种源)、Ⅲ类种源(一般种源)、Ⅳ类种源(较差种源).Ⅰ类种源WJ-02(福建浦城)、WJ-19(湖北大悟)为2个优良种源,在经济性状综合表现上具有明显优势,且适应性强,遗传稳定性高,适用于福建闽北乌桕经济林、能源林培育.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不同果型种实性状的概率分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冠果是无患子科单属种,其种群野生濒危,生境破碎化严重且具有自交不亲和性。文冠果有“千花一果”之称,为提高其产量,测量了4年生文冠果实生园1 051个单株的坐果序数、坐果数、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壳质量、平均单粒质量共6个种实性状并对各种实性状按不同果型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分布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果型之间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壳质量、平均单粒质量4个种实性状之间差异极显著,而坐果序数和坐果数2个种实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所有种实性状均符合威布尔分布,其中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壳质量、坐果序数和坐果数5个种实性状均符合左偏威布尔分布,说明丰产是个“小概率”事件;平均单粒质量近似正态分布,说明实验园整体种子大小较为稳定,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出现概率均比较低。基于威布尔概率分布建立了早期性状选择的模型,模型预测大桃型、倒卵型、尖柱型、凸桃型、短桃型、柱型在种子质量和平均单粒质量上选择概率均比较高,可作为丰产果型,其中大桃型为丰产的最理想果型;小柱型、小桃型和短柱型的种子质量和平均单粒质量的选择概率较低,不适合作为丰产选优果型。因此可根据该分布的特性对不同果型进行选择,为进一步的育种选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为花椒优良种质资源的选取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青海循化、甘肃秦安、山西平顺、陕西韩城、山东泰安、河南淅川、陕西凤县、河北涉县等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子的横径为3.54~4.35mm,纵径为2.96~3.35mm,种形指数为1.24~1.31。陕西韩城和甘肃秦安花椒具有较高的出皮率,分别为52.3%和50.3%;8个种源花椒种子的含油率均在23%以上,且各种源间差异较大;大红袍花椒种子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25.92%~45.95%),其次是亚油酸(13.96%~31.32%)。果皮中含有17种氨基酸(4.77%~6.64%),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占氨基酸总量的26.33%;果皮中铁元素的含量最高,为96.34~126.38mg/kg。从各种源的分布区域来看,花椒种子千粒质量与地理经度呈正相关,即东部的种子千粒质量较大,而西部的较小;西部地区的大红袍花椒出皮率高于东部地区;种子含油率与海拔、4-6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6-8月降水量呈负相关。【结论】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产量高,种子含油率高,果皮富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表现出优良的表型性状及较高的经济性状,可以作为优良花椒种源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3.
麻风树种源间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 年生麻风树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麻风树种实的遗 传变异。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 个种源。对麻风树种实的单果均质 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大小、种子含油量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麻风树种源间种实呈显著的地理 变异趋势,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和种子体积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单果均质量和种 子百粒质量存在极显著的地理变异。本文揭示了麻风树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与特点、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对海南省 发展麻风树产业和促进麻风树种实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不同种源黄芪种子分级标准,以黄芪种子质量标准为基础,对不同种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种子的净度、千粒质量、含水量、活力及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根据聚类分析初步制订14份不同种源地黄芪种子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黄芪种子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显著差异,综合5项指标将不同种子质量分为3个等级;黄芪种子引发处理后存在显著差异,经不同引发剂处理的黄芪种子发芽率及种子活力较对照(清水处理)明显提高,经PEG-6000引发剂处理后的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对9个种源102株野生山胡椒连续2年进行单株采集果实并测定相关性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山胡椒居群各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法与多维空间坐标向量综合评定值累加法3种评价方法对9个主要的种实性状进行分析,并以这3种评价法结果排序都位于前10名的标准,确定7棵野生山胡椒优良单株。通过综合评定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在重要经济种实性状(果鲜质量、果干质量、果实含油率、种子质量)上现实增益为8.98%~65.88%,具有显著的优异性,可作为良种选育或快速扩繁的基础材料,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油松不同种源种实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群体中种实性状的变异规律,对陕西省天然群体中7个种源的141个油松家系(单株)的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油松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的遗传变异与相关。结果表明,油松种实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油松球果长度、球果宽度、球果鲜质量、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和种子厚度等6个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球果鲜质量的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达到最大。油松球果3个性状间相关紧密(P〈0.05),种子性状间两两相关显著(P〈0.01),而球果性状与种子性状之间相关多数未达显著水平。海拔和年降水与球果宽度和种子宽度正相关显著;年均温与种实性状呈负相关,与种子的性状和千粒质量的负相关达到5%的显著水平;地理纬度、≥10℃积温和无霜期与种实性状的相关性弱,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7参1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评价现有云南松种质资源,在云南松高世代育种过程中进行优良种源选择,以我国西南地区15个云南松种源地种子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源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幼苗早期生长的差异,并分析种子质量、发芽性状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幼苗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松种子质量、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在种源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变幅分别为13.662~22.957 mg·粒-1、59.20%~98.00%、11.98~17.54 d,其中广南种源种子具有最大种子质量、最高发芽率、最短发芽时间的特点.不同种源间幼苗早期生物量差异极显著,总生物量以广南种源最大,保山种源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南松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受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影响,同时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影响幼苗早期生物量,所以种子质量可作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预测因子.云南广南种源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幼苗早期生长表现最优,在种源选择时可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7个不同种源华北落叶松进行种子品质测定及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净度、优良度、生活力、千粒质量及发芽率变异系数较高,且不同种源间差异均显著;基径、苗高和2 cm侧根数在不同种源间差异显著。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确定山西交城东坡底和山西交城庞泉沟2个种源为苗期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9.
红楠主要表型和苗期性状地理种源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揭示红楠主要表型与苗期性状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对红楠天然分布区9个种源的果实、叶片和种子的8个主要表型性状,以及苗高、地径2个苗期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楠叶片、果实、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纬度、年均温、年均无霜期和海拔是影响红楠表型性状的主要因子,其中果实大小、种子质量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源栓皮栎种子综合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栓皮栎主要分布区5个种源的种子,分别测定了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含量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与产地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百粒种子质量、淀粉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各形态性状中变异系数在9%~12%,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在4%~24%,且都是种源间变异程度大于种源内部;种子百粒种子质量与产地纬度呈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宽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种子蛋白质质量分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平均日照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