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杂草稻适宜的防除方法,调查研究了沿江地区稻田杂草稻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并依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稻田杂草稻防控对策,且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江苏沿江地区水稻纹枯病连续暴发流行、发生为害严重的实际问题,于2010~2012年开展了沿江地区水稻纹枯病暴发流行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最终明确了纹枯病暴发成灾的新特点,探明了最佳防治适期、高效对路药剂、正确施药方法等关键技术,集成了行之有效的纹枯病防控对策,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推广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覆盖率达9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水稻穗颈瘟暴发流行,其特点:发病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病穗发病早,发展蔓延迅速,发病重;不同品种穗颈瘟发病程度差异明显;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不同,其发病程度也明显不一样。究其原因主要是:菌源充足;水稻破口抽穗期遇连续阴雨,与病菌最佳侵入期相吻合;种植的水稻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防治穗颈瘟的配套关键技术: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掌握穗颈瘟防治的最佳适期,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时突击用药防治;防治穗颈瘟必须用药2次,即在适期用药的基础上,隔5~7 d再用药防治1次;防治穗颈瘟的有效药剂及其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分别为20%三环唑WP 100~120 g/667 m2、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667 m2;提倡低容量喷雾,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这样用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防效好。  相似文献   

5.
三唑酮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穗颈瘟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三环唑防治水稻穗颈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8月在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等地进行了相关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对穗颈瘟的防效可达90%左右;其每667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用吡唑醚菌酯70mL为好;防治纹枯病用药适期掌握在穴发病率5%左右,防治穗颈瘟用药适期宜掌握在水稻破口5%~10%,兼治水稻纹枯病,在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吡唑醚菌酯提倡用药2次,即在第1次用药后隔5~7d再用1次药。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黄淮稻区早熟水稻品种(品系)的稻瘟病抗性,对145份黄淮稻区早熟水稻品种(品系)进行连续2年的接种鉴定,并利用Pi-ta、Pi-b、Pi-km、Pi-54、Pi-5和Pi-gm 6个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抗稻瘟基因型检测.抗性基因在检测品种(品系)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i-b分布比例最高,检出率为57.9%,其次是抗性基因Pi-km、Pi-ta、Pi-54和Pi-5,检出率分别为51.0%、42.1%、32.4%及32.4%,抗性基因Pi-gm分布比例最低,仅有4.1%.2019-2020年连续2年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74.5%和68.3%的品种(品系)表现为感病,说明黄淮稻区早熟品种(品系)的稻瘟病抗性较差,抗病材料较少.携带抗性基因Pi-ta、Pi-b、Pi-km、Pi-54、Pi-5和Pi-gm的品种(品系),2019年抗性比例分别为42.6%、21.4%、27.7%、34.3%、27.7%和100.0%,2020年抗性比例分别为49.2%、26.2%、25.5%、32.9%、34.0%和100.0%.6个基因中,Pi-gm抗性比例最高,达到100.0%,Pi-ta次之,抗性比例达45.9%,而Pi-b最差,抗性比例仅为23.8%.黄淮稻区早熟水稻品种(品系)抗稻瘟病能力较差,需要通过聚合多个抗性基因来提高抗性,特别需要加强Pi-gm等新的抗稻瘟病基因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索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的新药剂41%春雷·稻瘟灵WP预防水稻稻穗颈瘟效果,笔者于2014年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丰乐院村2社叶瘟较重发生田块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为全镇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同生态环境地区提高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水稻品种Q优6号。2.供试药剂和来源41%春雷·稻瘟灵WP,哈尔滨市农丰科技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5%三环唑WP,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生产;40%稻瘟灵EC,吉林邦  相似文献   

10.
过去,大田鉴定的病圃常设在多雾露,稻瘟病常年流行的地方。瓶栽鉴定常采用遮阳喷水,人为创造稻瘟病菌萌发侵染所需水滴的条件。因为外界气候变化,往往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我们设计了塑料棚进行稻瘟鉴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江稻区水稻纹枯病病情扩展时间动态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2014-2015年对江苏沿江稻区纹枯病病斑最高点离地面高度及病株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模型的分析拟合。结果表明,纹枯病病情随时间增长而蔓延扩展,应用SPSS曲线拟合病情随时间(t)变化的动态模型,根据各模型的检验参数分析比较,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幂函数、Logistic函数的拟合程度较好,其中Logistic函数更能反映病情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根据Logistic函数分析得出的病斑最高点离地面高度Logistic函数曲线,计算得Logistic函数曲线的2个特征值t1等于12.79 d,t2等于42.05 d,曲线拐点为27.42d;病株数Logistic曲线的特征值t1、t2分别等于12.89 d和18.16 d。由此可见纹枯病初见病株后的13~42 d,是病情发展最快的时期,因而纹枯病防治的起始时间应掌握在病情突增期之前,即见病后的13 d前。  相似文献   

12.
正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以及5~25日龄的雏番鸭,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及雏番鸭业的重要传染病。本文重点介绍鹅的小鹅瘟。1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鹅与带毒鹅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与病鹅接触传播或经消化道传播(如接触被病鹅排泄物污染的饲料与饮水等)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也可以经种蛋垂直传  相似文献   

13.
进行41%春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的41%春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预防水稻穗颈瘟,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推荐剂量为900~1 050 g/hm2。  相似文献   

14.
15.
中晚粳稻区水稻穗颈瘟关键防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2014-2015年水稻穗颈瘟高效药剂筛选、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等试验研究,集成了行之有效的水稻穗颈瘟配套防控技术,具体技术措施为: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掌握穗颈瘟防治的最佳适期及用量,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10%时突击用药,每667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分别为吡唑醚菌酯70mL、肟菌·已唑醇20g、嘧菌酯90g、20%三环唑WP 100~120g、20%井·烯·三环唑WP 150g,隔5~7d再用药1次;提倡低容量喷雾,宜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  相似文献   

1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作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在沿海稻区常年高发,并呈加重趋势。结合当地实际,分析沿海稻区细条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重发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正确评价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CS)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效果及其最佳用药量等应用技术,于2015年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5%左右,对穗颈瘟的防效可达80%以上。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经济有效用量为75g,防治穗颈瘟每667m~2经济有效用量为90g。纹枯病防治适期为穴发病率在5%左右时用药,以后视纹枯病发生情况,再择机用药;穗颈瘟用药适期为破口抽穗5%~10%时进行第1次用药,隔5~7d后再用药1次。  相似文献   

18.
19.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沿江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由于品种抗性、施肥水平、气候条件等因素,致使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严重田块几乎颗粒无收。早稻发生较轻,晚稻发生较重。深入研究沿江地区稻瘟病发生特点及分析其发病原因是搞好该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所在,对夺取水稻高产、稳产,防止大面积成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杀菌剂45%肟菌·己唑醇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该药剂的相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5%~10%时,每667m~2用肟菌·己唑醇20g防治1次,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总体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