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奶牛饮用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天津市奶牛饮用水质量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对天津市奶牛养殖重点区县武清区、北辰区、宝坻区、大港区、宁河县、静海县的6个奶牛场的地下水管道中的水、成母牛水槽中的水和犊牛饮水桶中的水进行采样,测定分析了重金属、硫酸盐、硝酸盐及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的含量及大肠菌群计数。经与NRC(2001)和NY5027-2008对比得出:18个样品中重金属铅、砷、硫酸盐、硝酸盐和氟化物五项指标均合格。武清区、宝坻区和北辰区的氟化物含量接近NRC和国标的上限指标,溶解性总固体均符合国标。大港区的溶解性总固体超出NRC的上限标准。在大肠菌群数方面,与国标相比,地下水管道水均合格,成母牛水槽中的水只有50%合格,犊牛饮水桶中的水均不合格。说明奶牛场不仅要求水源符合国标,更重要的是要有严格的奶牛饮用水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对犊牛饮用水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肉羊养殖场中投入品的食入安全,检测了新疆某肉羊养殖场的饲料和饮水中大肠菌群和霉菌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羊场春季采集的28份饲料中10份样品的大肠菌群超标,秋季的23份饲料中有3份样品的大肠菌群超标,春季饲料大肠埃希菌污染严重。春季和秋季各24份水样中合格率分别为75%和91.67%。该羊场的春季饲料中28份样品中有23份霉菌阳性,阳性率为82.14%;秋季饲料中23份样品中有14份霉菌阳性,阳性率为65.22%,春秋两季饲料中霉菌污染严重,其中春季污染更为严重。肉羊养殖场必须要提高投入品的保存和卫生质量,防止微生物污染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肉牛养殖场饲料中的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和阿克苏地区肉牛养殖场的饲料受致病菌污染程度,对所采集的18份饲料样品中的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进行检测。[方法]沙门氏菌的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869-2002(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麦秆饲料中大肠菌群最高,达到11000个/100g;经加工的饲料(颗粒料、棉籽粕、菜籽粕)中大肠菌群含量都较低,数量低于40个/100g;在所有饲料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所检测的18份肉牛饲料样品均不同程度受到大肠菌群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和评价新疆肉牛养殖场的环境,对新疆阿克苏和伊犁及塔城地区的肉牛养殖场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根据《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等标准和规范,对3地区的8个肉牛养殖场的土壤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重金属砷(As)、汞(Hg)、铅(Pb)、镉(Cd)、铬(Cr)的检测。结果显示,8个肉牛养殖场土壤中总As、总Hg、总Pb、总Cd、总Cr的平均值分别为0.389、0.568、22.708、0.573和149.449mg/kg,均低于《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规定的最高限值。8个肉牛养殖场综合污染指数(P综)值为0.577~0.994,其中伊犁地区2个监测点和塔城地区1个监测点的土壤环境P综为0.7~1,土壤环境质量处在尚清洁水平;其余5个监测点P综均≤0.7,土壤环境处在清洁水平。结果表明,3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环境均符合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规范和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新疆南北疆地区肉牛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菌群的污染程度和危害,试验采集南北疆地区肉牛养殖场中不同季节饮用水和饲草料,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菌群数,并通过PCR方法测定伊犁地区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stx1、stx2、eae)。结果表明:北疆地区饮用水中大肠菌污染比南疆地区更严重,南北疆地区饲草料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大肠杆菌污染,夏季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杆菌污染比冬季严重。伊犁地区夏季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没有测定出毒力基因,但饲草料中存在2株大肠杆菌中编码毒力基因stx1+stx2和eae。南北疆地区肉牛的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杆菌污染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虽然只测定出2株大肠杆菌中编码毒力基因,但在养殖过程中仍需预防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真空包装对马肉香肠理化特性及卫生状况的影响,笔者对乌鲁木齐市售真空包装的腌制马肉香肠食品安全卫生相关指标(酸价,亚硝酸盐,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真空包装马肉香肠的酸价为0.1309 mg/g,亚硝酸盐含量为8.75 mg/kg,过氧化值为2.87×10~(-4)g/100 g,菌落总数为2×10~3cfu/g,大肠菌群数28 MPN/100g,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但大肠菌群数接近限量值30 MPN/100 g。对30份真空包装腌制马肉香肠样品应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分别进行了致泻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杆菌的检测。从平板计数琼脂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中分离、纯化、测序后获得1株霍氏肠杆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结果 30份样品均未检出这4种致病菌。本次试验结果说明,市售真空包装腌制马肉香肠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未超过国家对于香肠的卫生要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新疆伊犁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环境指标,评价肉牛养殖场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方法]在4个养殖场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集土壤样本,对其有害物质(总Pb、总As、总Hg、总Cd、总Cr)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养殖场土壤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个肉牛养殖场土壤中总Cr、总Pb、总As、总Hg、总Cd的平均值分别为29.352、34.644、0.250、0.138、0.550 mg/kg,都低于《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HJ 568-2010)所规定的浓度限值。[结论]4个肉牛养殖场土壤环境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1 现行卫生和产品标准 1.1 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91) 1.1.1 卫生标准中缺饲料和饲料原料(如肉粉)中铬限量标准。市场上相当数量的肉粉,是由制革下脚料加工而成的,铬含量很高,有些高达1%,对畜禽危害很大。我国食品卫生标准铬限量为≤0.3~2mg/kg,鱼粉标准(SC/T 3501-1996)铬限量为10mg/kg。根据我国现状,建议将配合饲料铬限量定为≤30mg/kg。同时制定无机铬的测定方法标准。 1.1.2 霉菌总数只有4种饲料原料的限量,细菌总数只有鱼粉限量,无大肠菌群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卫生指标的要求。建议增加配合料、浓缩料及肉粉中霉菌、细菌、大肠菌群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和饮水对肉牛机体组织微量元素锰含量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鹤岗、齐齐哈尔及伊春4个地区的8个肉牛场饮用水、所有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锰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每个地区选取1个牧场,每个牧场选取5头肉牛,检测血液、肌肉、肝脏、肾脏及粪尿中锰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份饮水中锰含量为0~2.17 mg/l,玉米秸秆锰含量为54.60~176.99 mg/kg,精饲料锰含量为7.14~209.2 mg/kg,精料补充料锰含量为125.2~370.9 mg/kg;肌肉、肝脏、肾脏中锰含量分别为0.034~0.156、2.146~3.638 mg/kg和0.444~1.141 mg/kg。肉牛肝脏、肾脏、肌肉、血液中锰含量与饲料锰含量呈正相关,按相关度大小排序是:肌肉、肝脏、肾脏、血液。试验表明,机体组织锰含量不同程度地受饲料锰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阳信县青贮全株玉米饲料品质,对该县18家规模化肉牛养殖示范场青贮全株玉米开展了感官评定、理化评定与霉菌毒素安全评价等品质评定工作。结果表明:该县青贮全株玉米饲料质量感官评价优质等级占比77.78%,p H值测定优等级别占比72.22%,粗蛋白含量测定全部为一级以上、特级占比38.89%,霉菌毒素含量测定94.44%样品在限量标准范围之内。该试验初步构建了相对全面的评价办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1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2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1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O2、NH3、CH4、H2S、PM1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l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l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02、NH3、CH4、H2S、PMl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网上平养肉鸡舍养殖期空气消毒频次,在诸城某商品肉鸡场选择A、B两栋鸡舍,A舍养殖期第8、15天分别进行喷雾消毒,B舍养殖期第15天喷雾消毒1次,采用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分别对两栋鸡舍中气载需氧菌、气载大肠菌群、气载霉菌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期的进行,A、B舍内气载需氧菌、气载大肠菌群、气载霉菌的含量逐渐升高,第5天气载需氧菌的浓度分别达到2.52×10~4cfu/m~3、2.63×10~4cfu/m~3,两舍内气载需氧菌的浓度从第5天到消毒前均超过了《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气载大肠菌群分别达到0.63×10~3cfu/m~3、0.61×10~3cfu/m~3;气载霉菌分别达到2.21×10~3cfu/m~3、2.11×10~3cfu/m~3。喷雾消毒后,气载需氧菌、气载大肠菌群、气载霉菌浓度显著降低,并符合要求;养殖期21 d内A舍气载需氧菌、气载大肠菌群、气载霉菌的平均浓度低于B舍。说明及时喷雾消毒、采用良好的消毒频次是必要的,网上平养肉鸡舍内养殖期空气消毒推荐每5天喷雾消毒1次。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山东地区肉牛养殖主要以中小规模的肉牛育肥养殖场/户为主,肉牛自繁育肥场相对来说比较少,为了解山东地区现在的肉牛繁育育肥场的养殖状况,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山东农业大学疫病防控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于2016年7月24~29日,对菏泽曹县一大型肉牛繁育场、平度市一中等规模肉牛繁育场和泰安市一小规模肉牛繁育场进行了实地调查,重点考察其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肉牛品种、饲草饲料、疫病防控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伊犁地区肉牛产业链中重金素元素的残留情况,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法对新疆伊犁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饲料及屠宰场的牛肉进行重金属砷、铅、汞、铬、镉的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铅、砷、汞、铬、镉元素含量分别为0.03~0.20、3.87~8.30、0.15~0.23、0.09~0.48和0.41~0.86 mg/kg。饲料样品中铅、砷、汞、铬、镉元素含量分别为3.01~18.09、75.35~94.27、19.65~24.37、0.06~1.04和1.81~8.46 μg/kg。牛肉中铅、砷、汞、铬、镉元素含量分别为0.23~0.54、1.22~7.12、0.28~0.53、0.01~0.27及0.02~0.03 μg/kg。土壤和饲料、饲料和牛肉、土壤和牛肉中重金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6、0.99、0.98。综上所述,伊犁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和饲料,屠宰场的牛肉中重金素铅、砷、汞、铬、镉元素的含量均没有超标,三者中重金属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水质若能满足其要求,水生动物就能顺利的生长发育。本文检测分析了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家峡水库网箱场区的水质。通过对水温、透明度、p 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硝酸盐氮含量、硬度、钙离子、氯离子、总磷、总氮等13个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各项理化指标都符合渔业水质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掌握我省肉牛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养殖场户及饲料加工企业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避免霉菌毒素污染对饲料品质和肉牛健康的危害,降低经济损失。[方法]本研究对来自河南省泌阳县8个养殖场户的22份肉牛饲料原料进行分析,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呕吐毒素(DON)及T-2毒素(T-2)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2份饲料原料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其中,72.73%的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AFB1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检出率高达90.91%,超标率达59.1%,尤其是在麦秸、花生秧和玉米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次是T-2毒素,检出率为77.27%,在麦秸和青贮玉米中污染严重。DON、 ZEN及OTA毒素检出率为36.36%、 27.27%及27.27%,其中,DON毒素的最大检测值为5 830.3μg/kg。[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泌阳县肉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普遍存在,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调查夏秋炎热潮湿季节后,上海郊区蛋鸡养殖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污染情况,为鸡场的毒素污染预防和治理提供相关数据。选择上海郊区及周边蛋鸡场鸡舍内可能受污染的区域采集具有代表性的10批饲料样品,使用美国Affinitech公司酶联免疫试剂盒对样品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全价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的检出率都为100%,其中黄曲霉毒素检出率虽然很高,但是都没有超标,检测样品的黄曲霉毒素平均值为4.03!g/kg,属于轻度污染;呕吐毒素的超标率为80%,其中呕吐毒素含量在1.0~5.0mg/kg,属于中度污染的样品数为8个,是污染上限的2~4倍。2种毒素都没有检出重度污染。结果提示,酶联免疫法(ELISA)操作简单和便捷,有利于在广大饲料生产企业和蛋鸡养殖企业中推广使用。广大饲料生产企业和蛋鸡养殖企业也要做好原料质量控制并在饲料中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同时建立相应常规采样检测制度,以预防和防治霉菌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9,(18):20-24
研究旨在了解生物饲料添加剂中微生物污染情况。随机抽取生产及使用环节的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及标示有微生物成分或酶制剂成分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270批,依据现行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霉菌总数、蜡样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生物饲料添加剂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1.85%;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3.33%,超标率为21.11%,检出水平为<10~10~5CFU/g;霉菌的检出率为42.22%,超标率为8.89%,检出水平为<10~10~6CFU/g;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39.56%,超标率为4.44%,检出水平为<10~10~7CFU/g。结果显示,生物饲料添加剂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有必要对该类产品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20.
测定5份市售传统发酵驼乳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市售传统发酵驼乳平均含蛋白质3.61%,脂肪3.89%,非脂乳固体8.88%,酸度139.1o T,霉菌10cfl/ml,黄曲霉毒素M1未检出,乳酸菌数4.32×107cfl/ml,符合地标DBS 65/013-2017风味发酵驼乳的理化指标要求、乳酸菌数要求以及对霉菌和黄曲霉毒素M1的限量要求;有2份样品大肠菌群超标,1份样品乙醇含量超过0.5%,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将市售传统发酵驼乳纳入市场监管范围,鼓励乳品企业开发含酵母菌的含醇发酵驼乳并制定相关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