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的意义棘胸蛙 ( Rana spinosa)又称石蛙、石棒、岩蛙、山鸡等。成蛙体重一般在 2 0 0~ 40 0 g,是我国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随着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 ,近几年棘胸蛙的市场价格急剧上升。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养殖 ,不但可以省却大量的建池投资 ,而且可使棘胸蛙生长迅速、少生疾病。所以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前景。二、场地的选择和建造…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其输卵管干燥物是知名中药材。经多次考察,辽宁省朝阳县大屯乡13个农户、每户占地2亩,共26亩,于2004年春季至2005年秋季开展了中国林蛙人工圈养试验,笔者对该试验进行技术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林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油能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珍品,深爱人们青睐。由于林蛙自然成活率低,回捕数量少,满足不了人们需要,急待人工养殖增殖,现将其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南移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轶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6):262-264
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俗称哈士蟆 ,主产地东北 ,是我国著名的药用、食用经济蛙种。用雌蛙输卵管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名贵的中药材 ,具有润肺养阴、补肾益精、健脑益智等功效。 5 0年代 ,上海水产大学赵振寰提出在南方进行中国林蛙养殖的设想 ,多年来已有很多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 ,苏州大学水产学院获苏州市科委资助 ,在苏州市郊区进行了中国林蛙南移养殖试验 ,并取得了成功。一、繁殖繁殖技术是中国林蛙南移养殖的关键技术。人工繁殖中国林蛙 ,通常产卵率和孵化率比较低。一般在 3月上旬 ,水温上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Rana tern porariachen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蛙类,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李利人等,1999),是我国出口药用动物中的重要商品之一(黄玉德,1998)。由于多年来酷捕滥杀及毁林开荒等人为的破坏,致使资源日渐减少。另外由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很畅销,而且价格不断上涨,致使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所以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国林蛙的养殖技术已势在必行,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生物学特性 中国林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两栖类动物(杨富…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南移养殖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俗名哈土蟆 ,主产于东北 ,其雌性输卵管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一种名贵药材 ,有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的功能。近年来由于过量捕捉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中国林蛙野生资源日益减少 ,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为易危 (V)物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中国林蛙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开展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不仅可以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中国林蛙的养殖多局限在其原产地东北 ,近两年我们在苏州进行了中国林…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林蛙在人工环境下进行饲养 ,与林区野外封沟养殖和生态围栏养殖有着显著的区别。中国林蛙人工养殖需要有较大的成本投入和高质量管理水平。就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一些关键问题 ,我们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资料。1 中国林蛙品种选择选择优良的林蛙品种是提高商品蛙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林蛙的养殖效益和林蛙种群的发展。目前 ,人工养殖的林蛙种蛙 ,多采集于山林野生林蛙。有些地区的林蛙虽然个体较大 ,但产油量却较低 ,这种类型的林蛙仅适合于培养成肉蛙类型 ,不适合大规模人工饲养。但也有些林蛙个体中等大小 ,但产油量…  相似文献   

8.
一、体质挑选在选好自己所喜爱的金鱼品种的同时,还要严把金鱼质量关。总的要求是:规格整齐、体形对称、体色鲜明、皮肤光洁、肌肉丰满、鳞片完整、鳍条齐全及无病无伤。二、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放养金鱼100~200尾左右(冬春季品种耐氧强、规格小和体质强的则多放,反之则少放)。三、适量投饵金鱼是杂食性鱼类。刚孵出一周内的鱼苗可喂鸡蛋黄;一周后可食原生动物和轮虫;随着金鱼的进一步长大,可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和人工配合饲料。家庭饲养金鱼不需多投饵,每天只需一次,且每次只投喂金鱼食量的1/2左右。四、用水换水饲养金鱼…  相似文献   

9.
我县同欢鱼苗鱼种场,从一九七八年起,连续四年来进行简易流水养鱼的试验,获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福建水产》1988,(3):75-75
虾池面积以50亩内为佳.进排水闸尽可能配备1:2,闸宽1.2—1.5米,池深1.5米以上,小潮也能进换水或配动力提水。  相似文献   

11.
海马(Hippocampus),又名落龙子,隶属于刺鱼目、海龙科。海马虽无食用价值,但药用价值很高,乃珍贵的中药材。海马性温、味咸、甘,具有补肾壮阳、温通血脉、镇静安神、舒筋活络等功效,主治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疔疮、肿毒等。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有“北方人参  相似文献   

12.
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Wiegmann)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又称水鸡、田鸡等,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在我国分布很广,遍布长江以南各省区,由于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历来是人们喜受的美味佳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多年来,由于捕捉过度,加上种植水稻、蔬  相似文献   

13.
地图鱼学名为Astuonotus ocellatus,俗称尾星鱼、猪仔鱼,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星丽鱼属,原产地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圭亚那境内。该鱼体型宽大,属一种大型鱼,体长可达35cm,形态很别致,体色斑块艳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其肉味香、鲜美,无肌间小刺,又具很高食用价值。地图鱼是一种集观赏和食用为一体的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鬼鲇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人工繁养技术。为合理利用鬼鲇的自然资源,提高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南美鲱鱼亲鱼培育、人工繁殖、鱼种培育以及成鱼养殖进行了研究,催产激素采用DOM8mg LRH-A210μg/kg混合液效果较好,繁殖最佳水温为26.5~28.5℃,夏花鱼苗经过5~7个月、越冬鱼种经过3~4个月养殖可达到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16.
李锐  熊向辉 《河南水产》2003,(3):13-13,12
河蟹通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深受人们喜爱,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之说。水库围栏养蟹充分利用水库水质好,溶氧量高,水草螺蚬等饵料生物丰富等有利条件,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围栏养蟹对调整优化水库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库渔业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1水面选择围栏养蟹水面要求水域面积大,水流平缓,避风向阳,水位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水深以5米左右为宜。底面要求平坦,黄泥或淤泥底质。一般选择在库湾、库汊的浅水区内,要求水草、螺蚬等底栖生物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2围栏设施围栏水面的形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人工养殖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养殖生态环境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中国对虾(P.orientalis laishinouye)生存所需要的基本因素大致分属于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等三方面。物理因子通常指温度、透明度、光照、深度和底质等。化学因子主要包  相似文献   

18.
朱炳全 《水产科学》2000,19(5):15-16
利用水田改造后养殖泥鳅,放养平均重1.25g的泥鳅幼苗,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规格达24.5g,667m^2产322.7kg,667m^2收入4018.7元,试验表明,利用水田进行泥鳅的人工养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和人工繁养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鮸鱼是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沿海新开发的海水养殖鱼类。对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如形态特征、栖息、食性、生长等特性,亲鱼的捕捞与驯养、人工催产及孵化、苗种培育等人工繁殖技术和海水网箱养殖和病害防治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为合理利用鮸鱼的自然资源,提高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细鳞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苏里江、牡丹江中采捕野生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亲鱼,暂养后催产获得的鱼苗饲养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观察和测定了水温2~18℃下人工养殖的细鳞鱼的生长和发育,自2003~2010年连续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结果表明,在流水池塘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可使细鳞鱼正常生长和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催产方式可以批量获得鱼苗,且生长速度、产卵量、发眼率与野生细鳞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