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鳞副泥鳅池塘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鳞副泥鳅幼苗放养量在60万尾/667m^2,经过30d的培育,体长可达4~6cm,成活率达40%左右,然后进入成鳅养殖阶段。试验着重解决大鳞副泥鳅的池塘苗种培育技术和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的难题,为鳅苗的培育找到适口的饵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南四湖大鳞副泥鳅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南四湖大鳞副泥鳅形态变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消化道重量、长度分别与体重呈极相关、相关,种群年龄结构偏小,怀卵量与体重相关。  相似文献   

3.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赵振山  印杰 《水利渔业》1999,19(2):16-17
对泥鳅和大鳞副鳅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泥鳅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78.21%、1.12%、2.31%、17.55%;大鳞副泥鳅的分别为78.80%、1.13%、2.57%、17.40%。它们的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6.11%和13.78%,其中9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02%和6.29%。,经比较分析,两种泥鳅营养丰富,其中,泥鳅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4.
张伟 《齐鲁渔业》2014,(6):32-34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隶属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俗称大泥鳅、黄板鳅。大鳞副泥鳅身体细长,呈圆柱状略扁,颜色橘黄有斑点,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低氧的种质特性,加上肉质细嫩鲜美,兼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5.
使用显微镜连续观察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过程,描述并摄像记录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事件。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的受精卵为粘性卵,呈淡黄色,膜径约1.3 mm,卵质分布均匀;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7个阶段,共26个典型时期;24℃水温下,受精卵约24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体长约5mm。  相似文献   

6.
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恒远 《淡水渔业》2001,31(5):20-21
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dabryanus)属于鱼纲 ,鲤形目 ,鳅科。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河、沟渠、水田、池塘、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关于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研究 ,国内相关报道甚少 ,本文对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为大鳞副泥鳅的选种、繁育、养殖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与仪器性成熟的大鳞副泥鳅 (购自福州水产批发市场 )、LRH -A、利血平、 0 65 %生理盐水、注射器、培养皿、鱼缸、池塘水、解剖镜…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鲜重)分别为18.68%、18.69%和18.20%;脂肪含量分别为0.796%、0.106%和1.203%;水分含量分别为79.81%、79.52%和78.40%;灰分含量分别为0.951%、1.188%和1.162%.3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57%、18.11%和17.47%;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4%、7.98%和7.76%,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98%、7.33%和6.95%.经比较分析,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8.
四倍体和二倍体泥鳅及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 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鲜重) 分别为18. 68%、18. 69%和18. 20%; 脂肪含量分别为0. 796%、0. 106%和1. 203%; 水分含量分别为79. 81%、79. 52%和78. 40%; 灰分含量分别为0. 951%、11188%和1. 162%。3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 57%、18. 11%和17. 47%; 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 84%、7. 98% 和7. 76%, 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 /WHO 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 98%、7. 33%和6. 95%。经比较分析, 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 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9.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大板鳅、黄板鳅。其个体大、生长快、耐低氧、食性杂,肉味鲜美,极具食用及药用价值,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一种食用价值和生产潜力很大的养殖品种。据国内外泥鳅市场调查显示,从1995年至今,泥鳅连续10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0万~15万t,但市场只能供应5万~6万t,缺口很大,拉动价格连年攀升,  相似文献   

10.
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鲜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68%、18.69%和18.20%;脂肪含量分别为0.796%、0.106%和1.203%;水分含量分别为79.81%、79.52%和78.40%;灰分含量分别为0.951%、1.188%和1.162%。三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57%、18.11%和17.47%;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4%、7.98%和7.76%;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98%、7.33%和6.95%。经比较分析,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11.
舟山群岛大鳞副泥鳅与台湾泥鳅的形态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台湾地区选育的泥鳅新品种,虽具有明显优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养殖性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将这2种泥鳅混淆,为了科学识别形态特征相似的台湾泥鳅和舟山群岛大鳞副泥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定量比较舟山群岛大鳞副泥鳅与台湾泥鳅人工养殖群体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显示:(1)2种泥鳅在本研究所涉24项形态评价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的达8项,两者在形态特征上具较好的区分度;(2)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5.463%,其中第1主成分为以营养生理状况、体型匀称程度为主导的体质强壮因子,第2主成分为以头部大小和胸鳍长短为主导的觅食运动功能因子,后3个主成分是与眼睛发达程度为主导的视野功能因子;(3)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8项形态评价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分类函数方程组。大鳞副泥鳅:func_1=-681.190+4.992x1+498.305x2+1778.188x3;台湾泥鳅:func2=-860.382+5.373x1+650.034x2+1894.839x3;所建判别函数可清晰区分舟山群岛大鳞副泥鳅与台湾泥鳅人工养殖群体,且判别准确率为100%。研究表明,虽然台湾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形态特征相似,但能利用形态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对两者进行科学、快速的判别。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江流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野生群体进行了系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2n)与多倍体泥鳅(3n,4n,5n)在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其中二倍体泥鳅数目占有绝对优势,少量多倍体泥鳅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及若干湖泊。此外,显著性分析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雌性个体都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物种间个体大小无显著性差异。二倍体泥鳅的体长与体质量明显小于三倍体泥鳅及四倍体泥鳅,而三倍体泥鳅与四倍体泥鳅间无显著性差异。野生群体中,泥鳅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大鳞副泥鳅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呈负相关,大鳞副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多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物种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3.
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22℃的条件下,平均体重约39g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耗氧率分别为0178mg/g·h和0205mg/g·h;平均体重约25g的这两种鱼,耗氧率分别为0120mg/g·h和0142mg/g·h。在245℃时,这两种体重的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48mg/L和024mg/L;这两种体重的大鳞副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26mg/L和016mg/L。测定表明泥鳅耗氧率低于大鳞副泥鳅,窒息点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ns dabryanus)对其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人工催产采用LRH-A2与HCG混合使用,利用产卵隔离网隔离产卵、网箱中微流水孵化、保持相对稳定的产卵水温(26~28℃)与孵化水温(27~30℃)、及时进行敌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先后共催产3批1 417组,共出苗313.38万尾。  相似文献   

15.
向性成熟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个体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所获得的卵子和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分别置于20℃、25℃和30℃条件下,使其发育。经性腺检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泥鳅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获得明显的偏雄比率群体。根据已知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P19α基因序列设计嵌套简并引物用巢式PCR扩增并克隆出了两种泥鳅的CYP19α的DNA片段。泥鳅CYP19α片段和大鳞副泥鳅CYP19α片段分别长941bp和935bp。在此基础上用各自的特异引物克隆出两种泥鳅CYP19α的相应CDNA片段。通过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的比较证明两种泥鳅的CYP19α基因均包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长84氨基酸残基。以GAPDH基因为对照,分别对2种泥鳅成体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CYP19α进行了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在成体组织中具有大致相似的表达模式,在卵巢和脑组织中表达量较大,在精巢和肝组织中微量表达,在胚胎中二者的表达模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对象,设置0.302、0.362、0.434、0.521、0.625 mL/L共5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除草剂百草枯对大鳞副泥鳅血细胞DNA 6、24、48、96 h所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6、24、48、96 h时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尾部DNA百分比(Tail DNA)、慧星尾长(Tail length,TL)和Olive尾矩(Olive tail moment,OTM)3项指标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在6、24、48 h时,时间一定时,各项指标随除草剂浓度升高而变大;浓度一定时,各项指标随时间推移而变大,而96 h时与48 h时相比,各项指标则有所下降。TL和OTM 2项指标在24 h时0.625 mL/L组达到最大,分别为(553.22±106.92)%和(200.73±50.72)%,Tail DNA在48 h时0.625 mL/L组达到最大,为(75.14±10.99)%。研究结果对于百草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污染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对象,设置0.302、0.362、0.434、0.521、0.625 mL/L共5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除草剂百草枯对大鳞副泥鳅血细胞DNA 6、24、48、96 h所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6、24、48、96 h时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尾部DNA百分比(Tail DNA)、慧星尾长(Tail length,TL)和Olive尾矩(Olive tail moment,OTM)3项指标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在6、24、48 h时,时间一定时,各项指标随除草剂浓度升高而变大;浓度一定时,各项指标随时间推移而变大,而96 h时与48 h时相比,各项指标则有所下降。TL和OTM 2项指标在24 h时0.625 mL/L组达到最大,分别为(553.22±106.92)%和(200.73±50.72)%,Tail DNA在48 h时0.625 mL/L组达到最大,为(75.14±10.99)%。研究结果对于百草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污染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胚胎发育及幼鱼性腺发育的影响,将受精卵随机分成7组,分别置于0、0.1、0.3、0.5、1.0、2.5、5.0 mg/L SDBS溶液中充氧孵化,统计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选取均重为3 g左右健康的大鳞副泥鳅210尾,随机分成7组,分别置于0、0.1、0.3、0.5、1.0、2.5、5.0 mg/L SDBS溶液中饲养60 d,统计大鳞副泥鳅的死亡情况,取性腺制作组织切片,观察SDBS对大鳞副泥鳅幼鱼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SDBS浓度≤1.0 mg/L时,对大鳞副泥鳅受精卵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鳅苗畸形率无显著影响,SDBS浓度≥2.5 mg/L时,培育周期与孵化周期显著延长,孵化率显著下降,鳅苗畸形率显著上升。大鳞副泥鳅的死亡率随SDBS浓度的升高明显上升,SDBS浓度≥0.1 mg/L时显著抑制精巢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与方法 1.亲本标准与来源 大鳞副泥鳅雌体体重25克以上,体长14~18厘米,雄体体重要求不严,一般12克以上、体重10厘米以上。要求体表色泽正常,光滑无病斑,体型匀称,活动敏捷,年龄2龄以上。亲本来源主要是从上年的成鳅池中挑选,也可从附近市场上选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