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秦仲1-4号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方法,选择出了杜仲优良种源区和优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杜仲优树,繁殖无性系,建立无性系测定林,并以有效成分为首选指标,结合生长量指标,并参考抗性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初选出14个优良无性系.通过优良无性系区域栽培试验终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秦种1-4号.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最大的东方杉成年片林、大胸径散生大树、水湿地群落和2~3年生的东方杉幼树为材料,对东方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无性系构建和筛选技术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田间观察、比较和评价,初步选出了11个具有特色的东方杉优树无性系,其中7个为速生优树无性系,3个为耐碱优树无性系,1个为景观优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康定杨优树无性系苗期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3a育苗试验,从41个康定杨Populus kangdingensis优树无性系中选出8个无性系,按照随机区组排列,进行苗期测定。结果表明:①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材积的生长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和材积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978,0.8314和0.8081,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5.82%,14.02%和41.12%。说明从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是可能的。②苗高、地径和材积3个性状之间的遗传、表型与环境相关系数都是极显著的。表明3个性状均可作为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性状,但从相关遗传力和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分析表明,利用苗高进行选择优于地径和材积。③从8个无性系中进一步选出7,11,27,28等4个无性系。在苗高、地径和材积生长上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6.69%。35.51%和139.93%。表6参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番莲35个无性系单株产量、花量、结实量、果大小、生长势、病害6个性状进行比较,然后利用积分法对各无性系进行评定,初步共选出优良无性系11个,入选率为31.4%,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80.2%。  相似文献   

5.
分析欧洲云杉无性系对比试验测定林各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变异状况并进行早期选择,为发展我国欧洲云杉无性系林业提供优质遗传材料。以在甘肃小陇山建立的欧洲云杉无性系试验测定林的117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评价其8年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根据单株材积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新梢长、冠幅和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重复力均>0.69。按照单株材积总平均值加1倍标准差选择出17个优良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为19.16×10-4 m3,预期遗传增益27.70%~76.06%。按单株材积总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为24.24×10-4 m3,预期遗传增益>50%。欧洲云杉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丰富,选出的17个优良无性系是后续育种工作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上虞盐碱地苗木基地从经过低温冻害的木麻黄林分中选出较耐寒单株,截干后移植于采穗圃中,9月采萌芽条在大棚中进行扦插繁殖成无性系,翌年春移植于大棚外容器中进行苗期生长及耐寒性试验。经冬季低温冻害后(-5.2℃),对16个月生木麻黄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和受冻害程度进行调查测定和分析,并采用耐寒性唯一指标进行了耐寒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苗高、基径两生长性状和冻害程度在无性系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两生长性状有较高的重复力和中等以上变异系数;木麻黄无性系2个生长性状与受冻害程度间为不显著相关。采用耐寒性唯一指标选择出了6个苗期耐寒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周顺得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65-166,206
桉树是闽南丘陵山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几年来营造的桉树无性系以巨尾桉和尾巨按为主,桉树品种较为单一,对桉树可持续经营不利。为此,在云霄县开展了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栽培选择试验。研究表明,参试的lO个桉树无性系中,广3、M1、T5、ZL11、T4和ZL9等6个无性系造林保存率高,达80%以上,而受风害比较轻微;这6个无性系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4m,年胸径生长量4cm。初步认为这6个无性系为闽南山地优良的桉树品种。  相似文献   

8.
红松坚果型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9年对红松坚果型无性系选择的研究证明,红松无性系之间在结实量、结实品质和结实特性等多方面有显著差异,红松结实遗传潜力很大。通过调查和生物学统计分析,选出了丰产稳产型5个、大果中产型5个、高产波动型5个优良无性系,为今后发展红松坚果园提供种穗和母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济林优株及元性系测定的分级方法主要有生长量指标对比方法和综合评分方法,为克服这两种方法品质指标难以量化,缺乏系统性、关联性和综合性,不能对优株及无性系进行科学、合理分级的现状.在对核桃主产区毕节地区开展优株调查选择和无性系测定的基础上,建立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Fuzzy线性加权变换模型,对优株和无性系进行分级.选出Ⅰ级性状的无性系5个、Ⅱ级5个、Ⅲ级4个.从而拓展了优株及无性系测定的选择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木材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广西杉木栽培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高广西杉木人工林经营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对34个杉木无性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形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无性系重复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方法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并估算遗传增益.[结果]杉木的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材积、胸径和树高,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1.06%、16.44%和12.41%.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差异极显著(P<0.01),管胞长宽比差异显著(P<0.05),且无性系重复力除管胞长宽比外均在0.5以上.木材密度与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在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上呈负相关.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其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9.83%、7.58%、24.60%、-3.92%、4.65%、2.12%和1.26%.[结论]杉木无性系间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法可以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杨树抗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杨树抗性的研究进展和抗性的机制,机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杨木的组织结构,营养物质酚类及单宁含量及遗传基因与抗虫性的关系,不同酶活性及化学成分对抗病性的影响。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杨树抗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早熟是大麦的突出优良性状,通过普通小麦与栽培大麦杂交,可把大麦的早熟性状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为了获得确定的小-大麦早熟新种质,以中早熟小麦品种小偃22作对照,对小-大麦杂种回交后代分离群体进行选择,筛选出比对照早熟3~5 d的2个遗传稳定衍生系:WB0528和WB0647。这2个早熟株系具有抽穗与大麦基本同期,灌浆快的特点。经过细胞学和染色体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2个株系均为附加了两条能够相互配对,且携带有含早熟性状大麦染色体的二体异附加系。  相似文献   

13.
以改良后的上海黄籽白菜型地方种为母本,与引自澳大利亚的黄籽双低品种Jumbeck杂交,成功地选育出了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扬油三号。试验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一般产量可达1875~2250kg/hm2。品质优,芥酸、硫甙含量分别为0.24%和29.14μmol/g,符合国家双低标准。熟期早,在扬州常年于5月15~18日成熟,适宜作棉花前茬、单季水稻秧池田和场基地种植。抗逆性强,抗(耐)病性、抗倒性均好于对照扬油二号。在选育方法上,采用先高产后优质的技术路线,低世代注重产量、熟期、抗性等性状的选择,以自由授粉为主,入选单株较多,保证优质基因不丢失,高世代通过测定获得双低材料,再经几代的混合选择,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8个杨树品种无性系在9个试验点的G×E互作分析,用8个参数评价生产力,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并经综合评定,从村冠积比(材积/冠积)方面将18个品系划分为不同类型,为各试验区评选出了适合栽培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5.
选择优树,是建立良种基地实现林木良种化的起点,是利用林木自然变异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利用经过遗传测定的优树所建立的种子园,其种子质量均有所提高,用这种种子所营造的幼林,生长迅速,木材产量可提高20%左右。根据十多年来全省各林区选优试点的经验,拟定了云杉、油松、泡桐、杨树、核桃五个树种的选优标准,通过实践再一次进行了修订,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内试用,并己选出表型优树397株,这些优树通过鉴定后,将成为我省林木良种的起点,为建立良种基地准备了材料,为我省林木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以田间杨树对溃疡病菌抗性调查为基础,通过接种溃疡病菌分别测定6种杨树无性系愈伤组织与抗病相关的4种酶(POD、SOD、CAT、APX)活性,以评价6种杨树的抗病性。结果发现:杨树愈伤组织被溃疡病菌侵染后,4种酶活性都呈上升趋势,其中POD活性上升最为明显,APX活性变化最小;不同无性系表现不一;田间调查抗性较强的品种与对照相比,其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酶峰值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17.
杨树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抗寒性强的杨树品种在晋西北地区适地推广,以大同杨树局选育的6种杨树为试验材料,分析越冬期间其主要保护酶SOD、PPO、POD活性变化规律,探讨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的关系,并为6种杨树的抗寒能力进行排序:C4>A20>K7>C38>C51>C15。  相似文献   

18.
对10年生银白杨和84K杨人工杂交初选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的抗病性进行调查,并对各个无性系发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抗病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度抗病无性系是02-09-22、02-11-10、毛-30、101杨、02-08-21和河北杨;中度抗病无性系分别为02-12-29、02-14-26、02-05-09和02-04-22;抗病无性系分别为02-08-30、02-08-26、02-13-26、02-04-32、02-04-05、02-04-36和02-10-20;中度感病无性系02-15-05、02-20-24、02-21-30、02-07-23、02-15-18、02-21-11、02-06-02、02-21-33、02-05-22、02-06-26、02-03-20和02-12-26;高度感病无性系是02-12-33和02-07-22。  相似文献   

19.
大豆磁诱变育种新方法的探索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磁诱变育种的试验表明,利用0.12~0.16 T高强恒定磁场处理大豆花器官方法简便,对大豆具有诱导性状变异的作用,许多由磁诱变的性状变异能够传给后代,并稳定早,可缩短育种年限.通过对变异后代进行田间筛选,获得早熟、丰产、花色等突变类型,为大豆育种提供了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0.
35杨2种造林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植苗和插干2种造林方式对35杨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35杨苗木,植苗造林方式选取苗高大于3.5m,胸径大于2.0cm,进行3m×8m株行距常规植苗造林,插干造林方式采用带水扦插造林,栽植深度为80cm,插条长90cm。测定不同造林方式下35杨的树高和胸径,统计造林成活率。[结果]植苗造林方式的35杨平均成活率为89.25%,而插干造林方式的平均成活率为99.50%,比植苗造林方式高出10.25%,插干造林方式的35杨第1年和第2年的树高平均净生长量分别为3.75m和3.60m,比植苗造林方式的高出135.85%和9.09%,造林成本则降低了63.35%。[结论]插干造林具有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的特点,可缩短造林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