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增强研发能力 进一步提升民族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种业市场的布阵、营销状况以及我国种业企业与跨国种业间的差距,提出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发掘和调动研发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我国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蔬菜种业概况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业市场已发生了新的变化,跨国种业巨头加快了进军我国蔬菜种业市场的步伐,我国民族蔬菜种业面临十分严重的挑战。本文纵观我国蔬菜种业的概况,针对我国蔬菜种业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种业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型市场格局.认真审视和研究种业市场现状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把握市场规律.规避种业风险.破解种子产业发展难题,不断提高种业市场宏观管理能力,促进我国种业稳定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种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种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种业已经融入世界种业大潮之中,种业市场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围绕我国种业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种业界“奥林匹克”的2014世界种子大会在京举行,大会期间,我国种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再次引起业内专家关注。专家们就我国种业市场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制约,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还有多远,中国种业该如何“走出去”,国内种企该如何担当重任促进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刊也对这些热点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上接2014年第9期)跨国种业公司垄断对我国的影响与其他竞争型行业一样,过度的本土保护措施并不能推进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适当的外资进入能为我国种业市场带来竞争压力,使国内种子企业提升种子质量。但跨国种业巨头的市场垄断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而我国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这一现状的应对严重不足,这将阻碍我国现代种业的发展,进而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与粮食安全。2.1危害国家粮食安全,控制我国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1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的现状1.1我国种业已经确立新型种业市场体系 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期间,全国有县级及县级以上国有种子公司2700多家,县级以上良种场2000多家,形成了庞大的种业市场体系。这些按行政区域设立的各级种子公司,分别担负着各自区域的种子生产、统一供给和市场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述种业市场体系由于明显的地域分割与封闭特征,其跨地区的整合力及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大限制;加之管理上的原因严重制约了加入WTO后我国种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种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种业国际化背景下,外国种业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致使我国部分种业公司面临被挤出种业市场、市场份额被蚕食、自主品种被外国种子代替等困境,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并危及我国粮食安全。面对外国种业公司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有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战略的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坚守民族种业阵地;多种措施并举,整合行业资源,着力打造种业企业"航母";制定优惠政策,强化研发能力,扶持种子企业做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转基因生物育种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1战略动因我国加入WTO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出台以后,中国种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原先封闭的运转体系不复存在,市场主体明显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不仅如此,国外种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种业市场开始融入世界种业之中。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种业市场,并已有作为。随着跨国种业公司对中国种业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各领域的渗透日益增强,中国种业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1 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的发展趋势 1.1 上游生产企业发展趋势:逐渐形成几大生产企业主导的种业格局我国种业“洗牌”在即!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内的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大变革、大联合、大兼并、大重组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