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值和外观白度是白砂糖产品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整个制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色素,会增加澄清工艺负荷,使白砂糖的色值上升,降低了成品糖的质量。成品糖中一般有:焦糖色素、美拉德色素、铁类物质、酚类物等。焦糖色素和美拉德色素是制糖过程中的典型性色素,铁和酚类物质则是白砂糖的主要致色原因。文章通过采用比色法测定酚类色素的含量,在紫外光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通过数据计算等折的关系作出酚类色素的纯度-吸光度关系图,得到相应的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的特性判定待测样液是否存在该种色素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2.
在制备中药制剂,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制剂的质量,如澄明度等,常常要在其水煎液中加入乙醇沉淀,以除去其中的大分子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粘液质、鞣质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过  相似文献   

3.
《中国糖料》2005,(3):41-41
据《ISJ》2005,3报道,利用糖厂富余的蔗渣水解生产燃料酒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水解生成的糖溶液经发酵和蒸馏后制得酒精。有机溶剂即是以酒精一水混合物作为溶剂和以稀释的硫酸(0.1%-0.25%)作为反应催化剂的一种方法。反应器的温度设定在170-185℃,压力为20-25kg/cm^2。试验规模为每小时20kg粗蔗渣。蔗渣在反应器经过短时间,已转化为己糖和戊糖。反应物全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溶剂去除后,并将木质素沉淀以回收糖溶液。  相似文献   

4.
茶饮料抗浑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福建茶叶》1999,(1):17-19
茶饮料的混浊,沉定(即冷后浑),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中国茶,品种、产地、加工方法的多样化,使其更难以保持茶饮料的澄清度和复杂多变的口感。为此,将糖作为混悬剂以阻止茶饮料的混浊沉淀,利用转溶方法处理茶汁解决"冷后浑"等技术措施得到应用。毫无疑问,这些方法有效保证了茶饮料的澄清度。但是,糖的加入,改变了茶的固有风味,成为糖尿病人和肥胖患者望而生畏的饮料。茶汁在转溶过程中茶风味成分的丧失,使其不具茶的口感。造成茶饮料混浊,沉淀的主要原因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在低温下与咖啡碱缔合,茶中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糖液色素脱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对焦糖色素、类黑色素和葡萄糖碱性降解物等三种糖液色素的脱色规律。结果表明,D201树脂的脱色能力是:葡萄糖碱性降解物>类黑色素>焦糖色素。且此树脂对类黑色素和葡萄糖碱性降解物的交换平衡线符合兰格缪尔方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芒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糖含量及其相关酶的变化规律,以凯特芒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光合色素、糖类和纤维素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趋势,并对糖含量变化与病害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芒果顶芽内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淀粉和纤维素含量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接种病菌对芒果顶芽内酸性转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不断上升。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在接种病菌30 d后不断下降。由此推断,F. mangiferae的侵染对芒果体内糖代谢具有明显的影响,糖代谢失衡可能是芒果对病菌侵染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7.
在甘蔗制糖工艺中,中和汁物料中磷酸值是否准确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澄清效果的关键部分之一.在《甘蔗制糖化学管理分析方法》中,测定自然磷酸值的测量方法,是要求所配制的样液经过滤后检测磷酸含量.此法在对于经预灰处理,同时加入磷酸的混合物料(中和汁)中的磷酸量测定有其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有效检测此种混合物料中磷酸量的方法,供广大制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叶片总蛋白提取和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冠军  付凤玲 《玉米科学》2006,14(6):100-103
针对植物组织蛋白质含量较低,有些组分在两性电解质中的溶解性低以及绿色组织中的色素、酚类、醌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干扰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效果的问题,以玉米苗期叶片为材料,对蛋白质裂解液、蛋白质浓度测定体系、等电聚集电泳电压和时间、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等技术参数做了改进。用改进的裂解液提取的蛋白质样品浓度达3.8μg/μL,比改进前提高90%。通过在浓度测定体系中加入HCl并用裂解液代替超纯水配制标准蛋白,可得到线性更好的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用改进后的等电点聚焦电泳的电压、时间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可从玉米叶片总蛋白质样品中分离出963个清晰的蛋白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改进前的技术体系多分离出429个蛋白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改进亚硫酸法的国内外动态和新工艺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成熟度、工艺路线、技术指标,提出了一种改进亚硫酸法新工艺,即利用蔗渣生产的制糖专用吸附剂,去除蔗汁中的色源物质(色素)、胶体、残硫等物质,使糖厂生产出低硫、低色值、低浊度的优质糖,从根本上达到提高白砂糖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大麦穗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碱液浸提、胰酶水解和乙醇、硫酸铵、异丙醇的先后沉淀,提取纯化β-葡聚糖。分别以自制β-葡聚糖和进口β-葡聚糖为底物,用β-葡聚糖酶活测定比较法,得出自制β-葡聚糖纯度为77.12%。淀粉碘液显色反应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少,还原糖仅为0.83%,自制糖中蛋白质含量平均占5.91%,β-葡聚糖提取率平均为1.08%,最高达1.44%。  相似文献   

11.
以L-酒石酸和乙酰氯在极少量磷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二乙酰基酒石酸,之后将二乙酰基酒石酸溶于乙醇中制备改性剂,加入到制备好的p H10.50~10.90低浓度大豆分离蛋白预处理液中,制备胶黏剂。测试胶黏剂的固体物含量、DSC、胶合强度以及胶黏剂横切面。结果表明:p H10.7~10.8时,200 m L大豆分离蛋白预处理液中加入0.4 g二乙酰基酒石酸和10 m L无水乙醇制备的改性剂,最终得到的胶黏剂有良好的耐水性,胶合强度2 MPa,远超过国家对Ⅱ类胶合板胶合强度的要求(≥0.7 MPa)。  相似文献   

12.
苎麻野生近缘种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CTAB法提取悬铃叶苎麻基因组 DNA.针对悬铃叶苎麻中多糖、多酚、果胶和黄酮类次生代谢物含量高的特点,在裂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PVP 和β-巯基乙醇,采用一步抽提一步纯化的方法,并对传统乙醇沉淀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利于对基因组 DNA 进行浓缩和纯化.在获得高质量 DNA 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提取时间和程序.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提取的 DNA 能满足酶切、连接等高精度分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4,(5):74-76
以两系杂交红米稻品种皖稻129为材料,提取糙米中的黑米色素,研究了光照、金属离子、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黑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米色素在1080℃的温度环境、pH值480℃的温度环境、pH值412的酸碱性环境下以及在溶液中添加0.112的酸碱性环境下以及在溶液中添加0.12.0mg/mL的Ca2+、K+后均表现较为稳定,但添加0.5 mg/mL以上的Fe2+、Sn2+能使其逐渐沉淀,在100℃高温条件和光照条件下表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万寿菊中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万寿菊进行色素提取方案比较,确定最佳提取剂、料液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结果】色素在二元混合溶剂中提取率比单溶刺中高,较适宜的溶剂为石油醚:乙醇(3:2)的混合试剂;色素的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最适宜的料液比为1:15,每次最适宜的浸提时间为2.5h;万寿菊原料易得,色素提取工艺简单、能耗低、效率高、生产过程无污染。【结论】用石油醚:乙醇(3:2)作提取剂时提取万寿菊色素的效果最好,提取时的料液比为1:15,其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2.5h。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从毛栓菌中分离得到的多酚氧化酶(PPO)用于茶黄素的体外氧化制备。结果表明毛栓菌胞外PPO较适的反应温度范围在28~36℃之间;最适pH值为5.2;恒温反应30min内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50%的硫酸铵可以沉淀粗酶液中96.0%的PPO。将毛栓菌PPO加入到儿茶素反应液中进行双液相反应,可得到10.19%的茶黄素,与茶鲜叶来源的PPO相比,毛栓菌PPO制备茶黄素的总含量偏低,但其中TF-3-G的比例较高,达到总茶黄素的68.10%,占脂型茶黄素总量的92.08%。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取大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BASI)并对其功能进行检测,利用硫酸胺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及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等方法获得了α-淀粉酶抑制蛋白特征带。过强阴离子交换柱时,在第三个洗脱峰收集的分馏液中提取出BASI。抑制试验结果表明,BASI可与小麦α-淀粉酶形成复合物,降低α-淀粉酶活性。激光扫描结果更加直观地显示加入BASI后α-淀粉酶-1和α-淀粉酶-2的峰面积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34.51%和35.96%。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颜色花生种皮色素提取工艺,以铜仁珍珠花生(粉红色花生种皮)和紫魁花生(紫黑色花生种皮)种皮为原料,分别研究溶剂提取法中各因素对色素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铜仁珍珠花生种皮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70min、料液比1∶62g/mL,在此提取条件下色素得率为3.19%;紫魁花生种皮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萃取温度72℃、萃取时间85min、料液比1∶54g/mL,在此提取条件下色素得率为4.18%。紫黑色花生种皮和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提取工艺条件有一定差异,且紫黑花生种皮色素含量较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高。  相似文献   

18.
用CTAB法提取悬铃叶苎麻基因组DNA。针对悬铃叶苎麻中多糖、多酚、果胶和黄酮类次生代谢物含量高的特点,在裂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PVP和β-巯基乙醇,采用一步抽提一步纯化的方法,并对传统乙醇沉淀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利于对基因组DNA进行浓缩和纯化。在获得高质量DNA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提取时间和程序。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提取的DNA能满足酶切、连接等高精度分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HN菌种进行培养,得到菌丝体,通过优化超声破碎菌丝体细胞的实验条件,提取细胞内酶,并用丙酮沉淀的方法提取得到HN酶。研究HN酶对自砂糖中主要色素物质(焦糖、酚类物)的降解。结果表明:26%浓度的白砂糖溶液加入HN酶,焦糖含量平均减少84.14%,总酚含量平均减少75.07%,色值平均减少64.69%,简纯度平均升高0.78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吲哚乙酸对油菜蕾薹期渍水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品种秦优7号(敏感)和苏油4号(耐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吲哚乙酸(IAA)对油菜蕾薹期渍水的缓解效应。蕾薹期渍水持续10d,渍水结束后,叶面喷施浓度为0.1mmol/L的IAA,随后的0~15d调查油菜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渍水后生物量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升高;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上升,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渍水结束后喷施IAA,对敏感的秦优7号缓解效应更明显;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升高,5d后显著恢复生长;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降低,降低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减少蔗糖的分解;尤其是喷施15d后IAA对渍水胁迫的缓解作用最明显,苏油4号根干重显著增加,而秦优7号的根干重和茎干重均显著增加。叶面喷施IAA有效缓解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产量的降低,但对抗氧化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