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了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nch)消化道胚后发育(26~39期)的变化.结果表明,花背蟾蜍消化道结构逐渐发育完善,第26期,消化道各段具有黏膜层和肌肉层,已有黏膜下层的分化.从30期开始,胃和小肠黏膜下层出现空泡,37期以后空泡减少.在食道和直肠的黏膜下层也观察到空泡现象.另外,在...  相似文献   

2.
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对1~43日龄内的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组织学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大口鲇不同 发育 阶段的口裂、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后肠等组织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的变化;对口裂宽 、口裂高与全长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仔鱼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特点与摄食、营养方式的关系 。  相似文献   

3.
淇河鲫消化道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淇河鲫的消化道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并比较了消化道各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淇河鲫胃较为明显,食管、胃以及肠管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4层组成,其中消化道除食管外,各段落黏膜层均由黏膜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肌层由环肌和纵肌2层构成,且环肌最为发达.胃部的皱襞最多,肠段的驶襞由前肠到后肠逐渐减少,皱襞高度从食管到后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且肌层厚度从食管到后肠逐渐变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大体解剖、石蜡组织切片技术和Spot321图像分析系统对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具典型草食动物结构特性,口腔内具发达的牙齿,上蜃纵向开裂;食道粗短,黏膜表皮角质化;胃囊状膨大,黏膜皱褶发达;小肠长,肠绒毛发达;大肠较长,无肠绒毛.各段管腔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外膜)四层结构,各部位的主要区别在于黏膜层,此外,粘膜下层、肌层的相对厚度等也存在差异.荥经长毛兔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与其食草性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发育期的牛蛙蝌蚪消化道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不同发育期牛蛙蝌蚪通过解剖和切片观察可以看出,牛蛙蝌蚪消化道组织由不发达慢慢发育完全,表现为浆膜层逐渐明显,肌肉层由不成层平滑肌细胞逐渐发育成层、增厚;粘膜层、食道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向复层扁平上皮演变,固有层在后期出现食道腺,胃肠道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各级消化道结构在变态时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6.
鸭绿沙塘鳢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8.0~21.0℃下,自孵化第5 d至幼鱼阶段,每天取鱼5~8尾,进行连续切片、H E染色,观察了鸭绿沙塘鳢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的消化道发育过程分为卵膜内和卵膜外2个阶段(A阶段和B阶段)。A-1期消化管呈直管状,消化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消化管内无褶皱,消化腺分化不明显;A-2期(孵化第6 d)消化管延长,稍弯曲,消化道上皮细胞拉长为柱状上皮,出现微褶皱,细胞多层排列,消化腺分化为肝脏、胆囊,胆管通入消化道中,胰脏不明显;A-3期(孵化第8 d)消化道盘曲,管径增粗,褶皱进一步加深,内纵外环的肌肉更发达,卵黄逐渐向上收入腹部中,鳔出现;A-4期(孵化第9 d)消化道完全盘曲,出现皱壁,卵黄逐渐被吸收,肝脏、胰脏、胆囊基本成型。B-1期(孵化第15 d,破膜)无胃腺,食道起始处的黏膜下出现齿,之后,出现单个圆形的胃腺;B-2期(孵出第2 d)卵黄完全吸收,幼鱼开始摄食水丝蚓等活饵,胃部有一缢痕;B-3期(孵出第3~5 d)消化系统与成鱼相同,行外源营养。  相似文献   

7.
鳜鱼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0尾鳜鱼消化道组织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鳜鱼消化道保持了硬骨鱼类消化道组织结构的一般特征,但其独特之处是口咽腔宽大,在其主要骨骼上分布着许多锥形小齿。齿间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多。在上颌中央小齿周的上皮内有成堆分布的球状粘液细胞,隐窝内有分泌物。味蕾多分布于鳃弓及食道起始端的上皮内。胃为“Y”型。在食道一胃衔接处的粘膜为柱状上皮,固有膜中有腺体,纵行横纹肌纤维由食道内侧斜插到胃壁的外侧。胃腺主要分布在喷门及胃体部。幽门垂发达。肠短,管壁厚,都具有柱状上皮,不具备腺体结构;肝脏致密,肝实质内无胰腺结构  相似文献   

8.
卡拉白鱼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对卡拉白鱼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机构,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卡拉白鱼精巢和卵巢发育均分为六个时期.3月龄性腺开始出现分化.雄鱼15月龄体重16.22±1.02g,成熟系数12.95,精巢发育至Ⅳ期,精子出现;23月龄精巢发育Ⅴ期,已充满精子性成熟.卵巢Ⅰ期6月龄,体重2.93±0.58 g,个体卵巢均处于此期;Ⅱ期9-12月龄,体重3.73±0.77g至7.29±1.13g个体卵巢处于此期,成熟系数0.80 1.09;Ⅲ期1 3 1 5月龄,体重9.21±1.42g至1 7.54±1.59g个体卵巢处于此期,成熟系数8.67 10.15;Ⅳ期16-23月龄,体重20.31±2.57 g至30.78±4.32g个体均处于此期,成熟系数13.59-9.90;Ⅴ期24月龄,体重53.42±1.48g个体卵巢处于此期,成熟系数11.61.卵巢发育Ⅲ期出现辐射带,最初卵黄物质是以碳水化合物卵黄-液泡形式出现的,卵膜由卵母细胞膜、辐射带和包卵膜组成,膜结构与其微黏性卵相适应.卵巢发育属于同步分批类型,为一次分批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9.
人工雌核发育草鱼性腺早期发育状况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人工雌核发育草鱼性腺的早期发育情况。所检查的草鱼都是雌鱼,大部分性腺发育正常,少数性腺数发育畸形或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0.
双团棘胸蛙消化道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11.
乌鳢嗅觉器官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乌鳢仔鱼(全长14~31mm)和咸鱼(全长370mm)嗅觉器官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嗅觉器官由头部左右两侧的嗅囊构成,每个嗅囊有前后2个鼻孔。随其发育,仔鱼前鼻孔隆起于外表面。发育为管状延伸物而与外界相通。嗅板在嗅囊内发育时不形成中心脊,其排列方式为纵向平行的D型。从仔鱼发育至咸鱼,乌鳢嗅觉上皮的厚度变化较小,而初级嗅板的数量和隆起高度显著增大。嗅觉上皮主要由感受细胞、支持细胞、纤毛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2.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13.
斑马鱼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斑马鱼卵巢发育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在不同的卵巢发育阶段,存在不同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发育后期的卵巢中同时存在多个时相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4.
斑腿树蛙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尾两栖类的消化道组织。[方法]采用解剖学与组织学方法研究斑腿树蛙的消化道。[结果]结果表明,斑腿树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消化道管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和肠都为单层柱状上皮。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皱褶最丰富。食道腺为复泡状腺,胃腺属于单管状腺。具有十二指肠腺,回肠和大肠无多细胞腺体。杯状细胞存在于食道、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中,但食道、十二指肠中较少,回肠和大肠中较为丰富。[结论]斑腿树蛙肌层均为平滑肌,内层环肌较厚,外侧纵肌较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乌鳢仔鱼(全长14~31 mm)和成鱼(全长370 mm)嗅觉器官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嗅觉器官由头部左右两侧的嗅囊构成,每个嗅囊有前后2个鼻孔.随其发育,仔鱼前鼻孔隆起于外表面,发育为管状延伸物而与外界相通.嗅板在嗅囊内发育时不形成中心脊,其排列方式为纵向平行的D型.从仔鱼发育至成鱼,乌鳢嗅觉上皮的厚度变化较小,而初级嗅板的数量和隆起高度显著增大.嗅觉上皮主要由感受细胞、支持细胞、纤毛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6.
保安湖鳜鱼(Siniperca Chuatsi)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取自天然水域中不同发育时期的92尾鳜鱼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描述了不同时相卵母细胞的发育特征、卵巢周年发育的规律。结果表明,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鳜鱼的繁殖期;8-10月鳜鱼卵巢处于产后休整阶段,此时为Ⅱ;11月份卵巢发育至Ⅲ期,直到翌年3月份,由此可见,鳜鱼是以Ⅲ期卵巢越冬;4-5月份为卵巢产前发育阶段。文章指出鳜鱼在年生殖周期内可产卵两次,属分批产卵类型的鱼类。  相似文献   

17.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消化道可分为口、食道、小肠和直肠,没有明显的胃结构。文章探讨了半滑舌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国龙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胃可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内有由几丁质齿、嵴和刚毛组成的胃磨,幽门胃内则有由几丁质板、衬垫及栉状刚毛组成的过滤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壁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壁上皮均覆盖有几丁质层;消化道上皮基本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肌肉层从排列上可分为纵肌、环肌和放射肌,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其中食道壁肌肉为骨骼肌;外膜不明显.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道各段中,几丁质表层的多糖物质含量较多,结缔组织和粘液腺中的次之,中、后肠上皮细胞中含少量糖原;肌肉细胞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部分脂类,结缔组织和各段上皮的含量次之.还探讨了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虹鳟的卵巢发育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各期卵巢的形态、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虹鳟卵巢的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相对应的卵母细胞也分为6个时相;4月龄卵巢处于第Ⅰ期,以第Ⅰ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细胞核占细胞大部分;8~13月龄卵巢处于第Ⅱ期,第Ⅱ时相卵母细胞质嗜碱性,滤泡细胞、外周环和丝状环出现;15~26月龄卵...  相似文献   

20.
仔猪消化道内酸度的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前言仔猪消化道酸度是其消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消化道内酸性物质形成并维持的,适宜的酸度是维持消化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须的。仔猪消化系统及消化道酸度发育不完善,这对仔猪的消化生理功能影响很大。很多报道指出仔猪断奶综合症可能与消化道内酸度较低有关(Manners,1976;Kidder等,1978;Granwell等,1989)。2仔猪消化道酸度发育的意义21消化道酸度对消化酶的影响仔猪消化道内的酸度是维持消化酶分泌的活性的主因子之一。很多消化酶在酸性环境下活性最高,胃蛋白酶一般要求pH在2~35,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