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近年来,AFLP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简要概述了AFLP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连锁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AFLP的基本原理,评述了AFLP在泡桐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AFLP标记及其在园艺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基本原理、方法及特点做了简要介绍.从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品种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与克隆、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等方面概述了AFLP标记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本文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及特点,及其在蔬菜遗传与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AFLP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可靠性强,多态检出率高,因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DNA指纹分析技术.利用这一方法,在不需要预先知道DNA序列信息的情况下,就可以同时进行多数 DNA酶切片段的PCR扩增.目前,该技术不仅在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上得以应用,而且在蔬菜(番茄、马铃薯等)以及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上广泛应用.介绍了AFLP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AFLP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基于PCR技术对基因组限制性片断进行扩增,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酶切、扩增和电泳检测。本文中作者就AFLP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AFLP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AFLP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新技术 .该文对AFLP标记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 ,并综述了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构建无性系指纹图谱及遗传图谱、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 .  相似文献   

8.
AFLP分子标记在枣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LP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本文就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以及在枣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当前枣属植物研究领域AFLP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PCR技术为基础的RAPD、AFLP、ISSR、S-SAP和SRAP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应用原理做一简单分析,并主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红景天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AFLP方法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建立一种用于药用植物红景天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的AFLP分子标记方法.以提取红景天(Rhodiola.rosea L)种基因组DNA为模板,25 μL酶切体系中采用两步双酶切(Mse I、EcoR I),在20 μL连接体系中采用T4连接酶,22℃连接过夜,50 μL体系预扩增,Taq Plus酶2.5 U,dNTP 160 μM,对应引物0.5 μM,10×PCR Buffer(含Mg2+) 4.5 μL,25 μL体系选择性扩增,Taq Plus酶1.5 U,dNTP 80 μM,对应引物 0.25 μM,10×PCR Buffer(含Mg2+) 2.5 μL.AFL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稳定的药用植物红景天的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家蚕的起源分化和其系统发育,为家蚕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AFLP技术和统计学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9个不同的地区家蚕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家蚕的DNA多态性分析及其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家蚕可能起源于不同地方(多起源中心)、由多种生态类型(包括一化、二化、多化)混杂的野桑蚕驯化而来,其驯化之初就已拥有一化、二化、多化的遗传背景,而且一化和二化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小,分化程度小,表明它们应该有共同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2.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AFLP技术由于具有众多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特点,近几年来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广泛应用,就其在植物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目的基因定位、遗传多态性检测、群体遗传结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AFLP的原理、特点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了同工酶、染色体技术和几种常见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如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标记(SSR)等技术在对虾类(Penaeus)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析,同时对AFLP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AFLP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综述了该技术原理、方法、特点及其在花生遗传多样性、抗性相关分子标记、根瘤菌、指纹图谱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不需要预知基因组的序列特征,可适用于任何来源和各种复杂度的DNA,兼具RFLP技术的可靠性和RAPD技术的方便性.近年来,AFLP技术已在干果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对AFLP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反应程序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其在干果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分子辅助选择、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应用,并对AFLP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干果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AFLP分子标记的产生与发展、原理与基本反应程序,详细叙述了影响AFLP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其在我国南方果树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AFLP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反应程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果树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果树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品种鉴定、果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源关系的研究以及质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等方面,概述了AFLP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真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杂交F1代60株幼孢子体为材料,利用RAPD、ISSR和AFLP 3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海带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由25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20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1个RAPD位点、89个ISSR位点和532个AFLP位点.其中符合尔孟德遗传分离规律的RAPD、ISSR和AFLP位点分别有125、87和430个,各占每种标记总扩增位点数的83.3%、97.8%和80.8%;偏离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的RAPD、ISSR和AFLP位点分别有25、2和102个,各占每种标记总扩增位点数的16.7%、2.2%和19.2%.上述统计结果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海带有性繁殖过程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对6个紫菜品系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2对引物中,有6对能得到重复性较好的多态性条带,共扩增出141条谱带,其中133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位点的比例达94.33%.基于引物扩增结果计算遗传相似性,结果显示不同紫菜品系间存在差异.UPGMA、NJ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品系Y001和Y-L0602遗传相似系数高,聚为一类;条斑紫菜和坛紫菜遗传重组品系Y-H034和H-Y035聚为一类,之后与Y-H017品系聚集;坛紫菜H017品系与其他供试品系遗传距离较远,聚类在最外侧.各品系间遗传距离与其选育方法有关,筛选获得的遗传重组后代表现出与条斑紫菜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