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蔬 5号甜椒是利用甜椒胞质雄性不育 (CMS)系 8A为母本 ,甜椒恢复系 5 2R为父本配制的早中熟甜椒一代杂种。果实高灯笼形 ,纵径 9.2cm ,肩横径 6 .5 4cm ,肉厚 0 .38cm。耐病毒病和炭疽病。每 6 6 7m2 产量2 0 98.9kg。适宜全国各地作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早熟、优质、抗病甜椒三系杂交种沈研1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研15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02-7为母本,以恢复系0840-7做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甜椒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实方灯笼形,果面光滑,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总产量3710.4kg,平均增产11.0%;国家辣椒区域试验2a平均总产量2753.5kg/667m~2,比对照冀研6号平均增产2.8%。沈研15号适应早春大棚、秋延迟、越冬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沈研20号是以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022做母本、恢复系03-6-3-5做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中熟,果实方灯笼形,商品性状优良,果纵径9.2 cm,横径8.3 cm,果肉厚0.63 cm,平均单果质量184.0g,果色绿、光亮,果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前期产量1 071.4 kg/667 m2,总产量3 104.6 kg/667 m2;适于春季露地、保护地栽培以及秋延晚栽培。  相似文献   

4.
冀研108 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W222-49176 为母本,以甜椒优良自交系JF8G-2-1-2-5-1-11-4 为父本配制的甜椒一代杂种.早熟,果实灯笼形,果纵径8.8 cm,果横径8.5 cm,果肉厚0.60 cm,平均单果质量200 g,果形美观,果面光亮,果实Vc含...  相似文献   

5.
新丰二号辣椒为早熟一代杂种,母本91-5是利用本地抗病辣椒经杂交、回交和单株选择的自交系;父本90-8是北方哈尔滨甜椒变异株经多代自交的稳定株系,从播种至始收110天,667m^2产量3400-4500kg,抗病性强,耐寒,果实长灯笼形,深绿色,果面光滑,辣味适中,耐贮运,株型紧凑,生长势强,适于北方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或作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6.
江蔬7号辣椒是利用早熟灯笼形辣椒优良自交系G20183—2和中熟甜椒优良自交系G20174—3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灯笼形,纵径9.7cm,肩横径4.8cm,果肉厚0.25cm。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每667m^2前期产量1806.2kg,总产量2997.9kg,其丰产性,抗病性和商品品质均优于对照苏椒5号。适宜江苏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辣椒新品种通研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研3号是以南通本地长灯笼型辣椒黑壳早椒自交系97-3为母本,以北方地区引进的太空甜椒自交系87-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形,纵径10.8 cm,果肩宽4.8 cm,果形指数2.3,表皮光滑、有光泽,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肉厚0.23 cm,味微辣。平均单果质量44.5 g,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及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8.
‘苏椒103号’是以早熟灯笼形甜椒自交系‘01016-2’和中熟长灯笼形甜椒自交系‘S006’配制的早中熟甜椒杂交一代品种。果实高灯笼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纵径10.1 cm,横径6.8 cm。单果质量137 g,维生素C含量1.48 mg·g~(-1)。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适合在江苏、河南、广东及气候生态条件类似地区露地栽培,产量39009 kg·hm~(-2)。  相似文献   

9.
早熟辣椒品种苏椒11号是利用南京地方早熟优良灯笼形辣椒品种自交系和早熟彩色甜椒优良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形,纵径11.0cm,肩横径4.7cm,果肉厚0.25cm,平均单果质量47.5g。每667m2前期产量1026kg,总产量2500.5kg。大棚中表现抗病毒病和炭疽病。适宜江苏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中早熟甜椒新品种中椒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eet pepper; Zhongjiao No.11; F1 hybrid.; 【摘要】 中椒11号为中早熟甜椒一代杂种。其母本91-126是利用国内甜、辣椒及国外的甜椒为材料,经杂交、回交、添加杂交和单株选择转育而成的抗病、优质甜椒高代自交系,父本92-2-3为早熟、结果率高、配合力强的甜椒高代自交系。中椒11号熟性中早,定植至采收40d(天)左右,产量3000~5000kg·(667m2)-1,抗逆性强,抗TMV、中抗CMV,耐湿热;适于华南南菜北运基地冬季种植或北方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果实长灯笼形,果色绿,肉厚,味甜,商品率高,耐贮运。已在广东、海南、山东、北京等地种植,推广面积达1500hm2。  相似文献   

11.
甜椒新品种苏椒13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椒13号甜椒是利用早熟优良灯笼形甜椒自交系LTNo.2和中熟甜椒自交系S006配制的早中熟甜椒一代杂种。果实高灯笼形,纵径11.3cm,肩横径7.1cm,肉厚0.5cm,平均单果质量135g。每667m^2前期产量1800kg,总产量3000kg左右。大棚中表现抗病毒病和炭疽病。适宜江苏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季提早或秋季延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范妍芹  刘云  严立斌 《园艺学报》2004,31(3):422-422
 ‘冀研8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8为母本,以优良辣椒自交系L16-2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果实牛角形,商品性好,单果质量70 g,味辣,抗病毒病,较抗疫病,适宜华北地区春季塑料大拱棚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产量49.6~63.6 t/hm 。  相似文献   

13.
淮椒3号系以优良自交系22号辣椒为母本,以20号辣椒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微辣型一代杂种,产量比早丰一号增产47.6%-67.0%,一般产量3000-5000kg/667m^2,田间表现抗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结果性好,单果重48-78g,果实为长灯笼形,表面光滑,果色绿,商品率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6,(7):25-27
‘通研5号’辣椒是以本地长灯笼型辣椒‘黑壳早椒’自交系为母本,从北方引进的甜椒‘ZY-23’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杂种1代。该品种果实长灯笼形,表皮有光泽,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味微辣,风味好,果实纵径为11.6 cm,果肩横径4.6 cm,果形指数2.5,果肉厚0.24 cm,平均单果质量48.2 g,每667 m~2产量3 500 kg。中感病毒病、抗炭疽病。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辽椒砧3是以CMS雄性不育系A1142-3为母本,以回交转育获得的恢复系1231-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疫病辣椒砧木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果实短牛角形,纵径8.1~9.2 cm,横径2.7~3.2 cm,单果质量27~35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辣度中等,种子千粒重5.8~6.2 g.辽椒砧3与辣椒的嫁接亲...  相似文献   

16.
李进  张雪峰  胡桂华  刘燕 《蔬菜》2012,(4):23-24
通研4号辣椒是以灯笼型甜椒自交系97-4为母本,以辣椒自交系87-2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果型为长灯笼型,果面光滑有光泽,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微辣,风味好,果长12.6cm,果肩宽5.1cm,果形指数2.5,果肉厚0.30cm,单果质量63.8g,每667m2产量3200kg。通研4号中感病毒病、抗炭疽病。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7.
辽椒11号是利用麻辣灯笼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01与甜椒94-33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中早熟,生育期103d左右,果实灯笼形,有辣昧,果面少有皱褶。每667m^2平均产量5000kg。抗病毒病和耐疫病,适于塑料大棚、露地及秋延晚栽培。已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新丰 2号辣椒为早熟一代杂种 ,母本 91 5是利用本地抗病辣椒经杂交、回交和单株选择的自交系 ,父本 90 8是哈尔滨甜椒变异株经多代自交选育的稳定株系。该品种株型紧凑 ,生长势强 ,从播种至始收 110d(天 ) ,6 6 7m2 产量 340 0~ 4 5 0 0kg ,抗青枯病和病毒病 ,耐疫病 ;果实长灯笼形 ,深绿色 ,果面光滑 ,辣味适中 ,耐贮运。适于北方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或作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9.
范妍芹  严立斌 《园艺学报》2013,40(1):189-190
 ‘冀研15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W22-986为母本,以优良自交系GF8-1-1-5为父本配制成的早熟甜椒一代杂交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实灯笼形,果面光滑有光泽,绿色,果大肉厚,果长10 ~ 11 cm,果宽8 ~ 9 cm,果肉厚0.5 cm,单果质量200 g左右,商品性好,抗病毒病、炭疽病,耐疫病、青枯病,适宜保护地栽培,一般产量52 500 kg · hm-2。  相似文献   

20.
黄巍  缪武 《辣椒杂志》2017,(2):29-32
了解辣椒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粉败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辣椒雄性不育系不育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以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GMS)G06-77-2AB及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系C06-77-2A为材料,用Lowry法和蒽酮法对蛋白质和糖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辣椒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不论是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还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均明显低于其可育系(G06-77-2B),但是两种不育系之间没有明显规律可循。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明显低于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两种不育系间无明显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