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上期)除上述五个位点以外,重要的另一基因是S,它控制着全身毛色的分布程度,显性时呈单纯一种毛色,隐性时则出现花斑。还有白带基因Bt,它使身躯中部有宽度不等的白带(汉普夏猪的白腰箍)。此外还有许多修饰基因影响毛色的分布和深浅。近年研究发现,长白和约克猪中黑毛现象受一位点的隐性基因控制,隐性纯合子个体有黑毛,杂合子和显形纯合子表现为被毛全白。该隐性基因称为花斑基因,已被定位在第八条染色体上,其DNA序列清楚,PIC公司为此研制出相应的DNA探针,可检测个体的花斑基因型。3.2毛形分为正常毛和绒毛两种。绒毛呈棕红色,细而软,…  相似文献   

2.
动物毛色是一种容易被识别的表型,也可作为筛查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毛色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色素和棕黑色素的分布、比例和产生速率所决定。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各基因间的不同基因型形成多种基本毛色、淡化毛色和花斑。此外,miRNA靶向结合毛色主效基因mRNA,诱导抑制/增强其转录翻译过程,从而调控毛色基因的表达,影响黑色素合成。文章简述了家畜调控毛色的主效基因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C1R)、野灰位点信号蛋白(ASIP)、原癌基因(KIT)、酪氨酸酶关联蛋白(TYRP)、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和内皮素受体B(EDNRB)的DNA序列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与毛色性状、疾病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毛色形成相关miRNA挖掘鉴定、miRNA调控毛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与毛色基因研究应用价值,旨在为今后研究家畜毛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动物毛色是一种容易被识别的表型,也可作为筛查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毛色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色素和棕黑色素的分布、比例和产生速率所决定。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各基因间的不同基因型形成多种基本毛色、淡化毛色和花斑。此外,miRNA靶向结合毛色主效基因mRNA,诱导抑制/增强其转录翻译过程,从而调控毛色基因的表达,影响黑色素合成。文章简述了家畜调控毛色的主效基因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C1R)、野灰位点信号蛋白(ASIP)、原癌基因(KIT)、酪氨酸酶关联蛋白(TYRP)、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和内皮素受体B(EDNRB)的DNA序列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与毛色性状、疾病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毛色形成相关miRNA挖掘鉴定、miRNA调控毛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与毛色基因研究应用价值,旨在为今后研究家畜毛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毛色遗传标记作为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选择、纯种鉴别、保种选育的科学理论依据,应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湘西黄牛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对其黑毛色和红毛色表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湘西黄牛中MC1R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 (ED 、E+、e );隐性的e基因在310处缺失一个碱基G 造成移码突变,在468处提前终止翻译,翻译出一个缩短了的失去功能的MC1R蛋白,表现或强或弱的红毛色;E+所对应的是野生型毛色,如黄色、灰色等;湘西黄牛中黄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而红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e相对E是隐性基因,只有在e等位基因纯合状态下,才表现为红色毛色; E+/e也表现为红色,可能湘西黄牛红色和黄色表型除了有MC1R基因控制外,还有其它基因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狐、貉、貂等毛皮动物毛纤维颜色丰富,含有多种天然毛色,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掌握调控毛皮动物毛色基因的作用机制,可以有效控制毛皮动物毛色的转变。动物毛色表型与其体内黑色素的种类、数量、合成及分布有关。在动物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Agouti基因、TYR基因、CBD103基因、SILV基因和KIT基因都参与毛色的形成与调控,文章对这些调控毛皮动物毛色的候选基因、作用机理及其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家养水貂毛色遗传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貂毛色表型主要由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决定,探究调控水貂毛色相关基因的突变特性,对丰富水貂毛色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水貂毛色类型也主要与皮肤中的黑色素种类、数量、合成及分布比例相关,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主要调控作用,这些基因主要包括MLPH、TYR和MC1R,另外,Agouti基因在水貂毛色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水貂染色体、我国家养水貂主要毛色遗传基因型与毛色类型及目前毛色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出了从细胞学、分子标记水平解析水貂毛色遗传规律的研究思路,为今后彩色水貂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羊驼毛纤维颜色丰富,具有22种天然色,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掌握控制羊驼毛色基因的改变,可以有效地控制羊驼毛色的转变。哺乳动物的毛色表型与动物体内黑色素的种类、数量、合成及分布有关。在羊驼皮肤组织中,Agouti基因、MC1R基因、酪氨酸酶基因家族、KIT基因、AIF基因、β-catenin基因、Wnt3α基因、Mitf-M基因、EDNRA基因、EDNRB基因、CDK5基因、PRS5基因、P基因及花斑突变都参与羊驼毛色的形成与调控。综述了羊驼毛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一,毛丝鼠的毛色突变型已知毛丝鼠毛色突变型的基因符号及其名称如下:1.炭黑色(b):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五个隐性的黑色类型被称作“炭黑色”。炭黑色突变型个体之间毛色的差异很大,有炭灰色、黑色或黑褐色。但尚不知其是否为同一个突变位点。隐性基因b与显性基因B1的组合型,毛色全黑,腹部为深黑。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包括真黑素和褐黑素,是哺乳动物毛色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的转化使得动物表现出不同的毛色类型.ASIP和MC1R是哺乳动物体内调控毛色的两个重要候选基因,ASIP的表达会引起褐黑素的产生,MC1R的表达会引起真黑素的产生,通过调节真黑素和褐黑素的比例来影响毛色.文章就ASIP和MC1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作用机制、多态性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与毛色形成的关系作一简要概述,旨在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两个基因在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马毛色是品种鉴定和个体识别的重要依据。马 KIT 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KIT 基因突变影响马毛色及毛色的分布。对德保矮马和哈萨克马69个个体的 KIT 基因21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直接测序,共发现了5个SNPs,其中1个位于5'-UTR区(g.91214T>G),1个位于内含子20 (g.171356C>G),另外3个分别位于外显子15、20和21(g.164297C>T;g.170189C>T;g.171471G>A,p.Ala960Thr)。用PCR-RFLP方法对69个个体进行分型,发现外显子15有3种基因型TT、CT、CC;外显子20有3种基因型TT、CT、CC;外显子21有2种基因型GG与GA,且均为野生型占优势。德保矮马 KIT 基因多态性比哈萨克马更丰富。  相似文献   

11.
猪的毛色遗传极其复杂,至少受7个位点基因控制.现综述猪毛色的类型、猪毛色的遗传以及猪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对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出现的一些毛色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毛色是毛皮动物重要的品种特征之一,是一种易于观察的表型性状。黑色素对动物毛色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动物体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TYR)的催化作用下,经由DOPA、多巴醌、吲哚醌等形式最后生成黑色素。动物毛色的形成主要与黑色素细胞中合成的两种色素(真黑色素、褐黑色素)比例有关。黑色素细胞中色素的合成受多个基因和信号通路调控。动物毛色之所以具有多样性,也是由于这些基因调控所致。在众多的调控基因中,其中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剌鼠信号蛋白基因(ASIP)、TYR家族(TYR、TYRP1、TYRP2)等,各基因间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毛色。文章简要介绍黑色素形成的机理及概况,重点对TYR基因结构和功能及其在多种动物毛色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便为动物毛色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测狐狸MC1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采集两个狐属12种毛色共计163只狐狸的皮肤组织样,利用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狐狸MC1R基因1 054bp长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了SNPs筛查。用PopGen32和SHEsis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用PANTHER软件评估了突变对基因产生的功能影响,用SPSS二元变量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多态位点与毛色表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狐狸MC1R基因编码区40(c.40AC)和41位点(c.41CT)存在2个相邻错义突变,导致其编码的第14位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当第40位点为A时,氨基酸由苏氨酸(Thr)转变为异亮氨酸(Ile);当第40位点为C时,氨基酸由脯氨酸(Pro)转变为亮氨酸(Leu)。北极狐属狐在41位点基因型全部为TT型,而狐属狐大部分个体均为CC型,不存在TT型,推测该位点可能是区分狐狸属间的一个重要功能位点。PANTHER预测获知第41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替换(p.Pro14Leu)对MC1R功能有显著影响。SPSS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1位点多态性与狐狸毛色表型存在显著低度相关性,推测狐狸MC1R基因编码区第41位点可能是参与其毛色形成的一个相对重要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毛色色素Agouti基因位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毛色的形成是由毛囊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而引起的 ,控制哺乳动物毛色的基因位点很多 ,且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鼠灰色 (Agouti)基因是其中之一 ,结构复杂 ,其位点不是一个单一的基因位点 ,而是一个含有许多等位基因的位点。Agouti基因的表达会引起棕黑素的产生 ,而Agouti不表达时则会引起真黑素的表达 ,从而调节色素合成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Agouti在鼠皮肤内表达 ,通过对抗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受体 (MC1 R)信号来调节毛色色素。Agouti基因位点会发生许多突变 ,一些突变不仅影响毛色 ,而且干扰许多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本文就 Agouti基因位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影响动物被毛颜色变化的功能基因ASIP在野猪群体里的变异及其与被毛表型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直接测序法搜寻ASIP基因编码区、5′ UTR、3′ UTR和部分内含子区域突变位点。结果表明:在ASIP基因的3′ UTR区域识别了一个T→C突变位点(ASIP.c 695 T→C),而在其它区域没用发现。通过群体内多态性检测,7个毛色类型的野猪在此突变位点都是CC或CT基因型,而长白猪群全部是TT基因型。从这个结果得出具有不同毛色的野猪群体可能是由突变位点C等位基因引起,不能排除还有其它毛色功能基因参与野猪被毛的形成。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野猪ASIP毛色功能基因在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影响动物毛色的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细胞合成的,是色素系统形成可见色素的基础.这些能够直接合成、转运和分配黑色素到色素蓄积器官的基因称作色素沉着基因.哺乳动物毛色的颜色是由色素颗粒控制的,色素颗粒沉积的多少决定了动物的毛色,而控制色素沉着的是相应的酶蛋白,这些蛋白质由不同的色素沉着基因编码.这些基因在不同的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从多方面调节动物毛色使动物毛色表现出种属的差异,并代表其不同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1毛色遗传猪的毛色主要有白色、黑色、棕红色、花斑四种,皮肤和毛的颜色是黑色素引起的,黑色素有两种类型:褐黑色素及真黑色素,黄色或红色是由于黑色素形成过程提前终止而引起。1.1控制毛色的基因位点A位点——控制真黑色素或褐黑色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B位点——决定产生的色素是黑色还是褐色。C位点——控制色素合成的强度。D位点——控制色素表现的深浅程度,是一种修饰基因,又叫淡化基因。E位点——决定真黑色素对褐黑色素的扩展程度。S位点——决定色素沉着时,颜色是连续的还是花斑的。其中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有:显性白色基因…  相似文献   

18.
实验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挖掘影响伊犁马毛色性状的关键基因,探究马毛色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基于670K高密度芯片,利用卡方检验对129匹伊犁马的毛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探索影响毛色性状的相关基因。利用Plink1.9软件对个体和SNP位点进行质控,质控后剩余119个个体和494 137个单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用于后续关联分析。通过基因组水平的Bonferroni校正,发现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2个SNP与毛色性状显著关联(P5.19E-7),39个基因被注释出,经检索后发现MC1R基因与毛色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牛毛色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牛毛色基因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MC1R、agouti基因和牛毛色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简述了黑色素的形成和调控机制,最后对牛毛色形成的调控机制提出了一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安康地区平利县以3个系统、8个群体调查了124头平利牛的毛色分布特征,计算了毛色表现型的8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以此作为遗传标记,描述了平利牛的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平利牛毛色以黄色为主,少量黑色,并兼有各种异型毛色,属于我国北方黄牛向南方黄牛分布的过渡型黄牛类群,亦是我国山区黄牛品种资源中的一种典型黄牛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