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瓦灰鸡饲养管理1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而且无鸡白痢、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瓦灰鸡种鸡场。育雏前的准备:进雏前1周对育雏舍、育雏所用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和消毒。准备好育雏舍、育雏所用设备、药品、饲料和垫料,调好育雏室内温度,检查通风换气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养鸡少不了转群工作,只是次数多少、质量高低的问题。商品蛋鸡一生要经历3次以上的转群,即孵化场到育雏舍一次;育雏舍到育成舍一次;育成舍到产蛋舍一次;产蛋舍至淘汰专有车上,如育雏、育成舍没有一体化,那要经历更多次转群。在转群的过程中,育雏舍到育成舍、育成舍到产蛋舍这2次是最重要的,因为此时鸡只正经历生命中生长的黄金周期,特别是从育成到产蛋舍时,鸡只正处于开产前的烦躁阶段(雌激素水平快速上升),此次转群应激最大,故要重视转群这项工作。笔者以育成舍到产蛋舍转群为例来分析一下心得。此时转群应做到精细安排、环节熟、动作轻、速度快、考虑周全、能及时补救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1育雏舍:选择普通民房或建简易鸡舍,按每平方米育雏50只安排育雏舍的面积。要求鸡舍密闭良好,门窗通风良好,地面清洁、干燥。1.2育雏季节:为了使育成鸡上山即能采食到充足的饲料,宜在3月下旬开始育雏,4月下旬移鸡上山。1.3鸡苗选择:选择来自健康无病种鸡群所产种蛋,经正规孵化出的雏鸡,品种选择优质鸡或当地土鸡即可。1.4育雏前的准备:在入雏前7天,对鸡舍地面、墙壁和周围环境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3天后开启门窗,使气味消散。入雏前2天要准备好饮水器、料桶等必要工具,铺好垫料。雏鸡到达前2~3小时育雏室温度达…  相似文献   

4.
<正>育成期对于一批种鸡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育成期的管理工作就是怎样使雏鸡在具有良好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育成期的良好管理也是获得高生产性能种鸡所必须的。该阶段饲养要点重在通过限饲,严格控制体重增长,使鸡的骨骼生长达标,并通过光照管理,使母鸡适时开产,发挥生产潜力。1转群鸡只从育雏舍转入育成舍一般在28~30日龄。转群前育成舍要与育雏舍一样严格清洗消毒,如果垫料平养,饲养密度为5只/m2,网养为6只/m2。转群过  相似文献   

5.
正1接雏与消毒进雏前3~5天打开育雏舍,强制通风,排除熏蒸消毒后的残留气体,并提前供暖使育雏舍温度达到24℃。保姆伞温度调控在33~32℃。进雏当天,应向饮水器加满凉开水或含有保健药品的饮水。雏鸡运到时,应在育雏区外对车辆消毒后方可让其驶入。将雏鸡运输箱搬入育雏舍,先对运输箱进行消毒;然后打开箱盖,待鸡稍做休息后,选用适合的消毒液对雏鸡  相似文献   

6.
<正> 环境和管理状况对获得肉鸡生产最高效益有着重要影响。温度最能表明育雏制度适宜与否是鸡的本身。加热育雏舍的空间温度标准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舍内氨气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能强烈地刺激鸡呼吸道粘膜和眼角膜。它主要来源于鸡排泄的粪便及鸡舍地面上潮湿垫料之中,当鸡粪在舍内长时间不清理,垫料严重潮湿,长时间不开窗通风换气,无排风设施等均可造成舍内氨气蓄积,使氨气浓度增大。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图①:这是两列饲养3—7周龄幼鸡的室外育雏舍。每列育雏舍的顶端有一个饲料贮藏间。每列有40个小间,两列共饲养3200只幼鸡。图②:这是图①的局部情况。右边大间为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关系到以后成鸡的生产力高低。怎样才能提高育雏期雏鸡的成活率呢?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选好育雏舍并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雏鸡舍要求利于防疫和保温性能良好,无贼风,不漏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林区的生态环境,饲养本地鸡雏或蛋鸡鉴别公雏,放养于山林之中,以自由采食昆虫和野草为主人工补喂混合精料为辅,夜间舍内寄宿的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山区空气新鲜,水无污染鸡能捕食大量昆虫和天然野生草籽,使鸡的饲料消耗少,成本低。现将山林生态鸡放养技术简述如下:1选好场址,完备设施山林生态鸡的养殖一般选在天然次生林边和林间草地的交界处等。鸡舍场址周围没有污染源,向阳背风,地势高,水源充足,水质好,取水、排水容易。鸡舍与运动场:育雏要根据饲养量修好足量的保温育雏舍,其面积以100只/平方米计算,修建育雏舍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流行于3~6月。1发病经过2015年10月,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某养鸡场购入肉苗鸡1600羽,进场后直接在育雏舍采用全价饲料喂养,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疫苗。11月中旬畜主将存活的1589羽33日龄肉鸡从育雏舍  相似文献   

12.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能强烈地刺激鸡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它主要来源于鸡排泄的粪便及鸡舍地面上潮湿垫料之中,当鸡粪在舍内长时间不清理,垫料严重潮湿,长时问不开窗通风换气,无排风设施等均可造成舍内氨气蓄积,使氨气浓度增大。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特别是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一养好雏 鸡放养肉杂鸡的育雏技术要求与舍饲肉杂鸡相同,要求有专门的育雏舍,其开食、饮水、喂料、通风换气等与常规育雏一样。育雏的关键在于保温,第一周33-35℃,此后每周下降2-3℃,一般夏季至第4周龄结束即可脱温,逐渐转入放养地放养,春秋6周后、寒冬8~10周后开始放养。  相似文献   

14.
1为什么要做育成鸡? 产业需要升级,目前,大多数养殖场育雏舍硬件设施远远落后,无法适应蛋鸡育雏的需要,限制了蛋鸡育雏的达标,导致全程生产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措施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已成为养鸡业和兽医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课题。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提几点发病后应采取的措施,供同行参考。1在育雏阶段如发生本病,应首先提高育雏舍的温度,保温能减少死亡率。2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饲料中...  相似文献   

16.
正养鸡成败的关键在于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鸡群的整齐度、成年鸡的抗病力及成年鸡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乃至整个养鸡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1育雏前的准备在进雏前必须有计划地留有足够的时间,做好育雏舍的清扫、冲刷、熏蒸消毒等消毒工作,检查供暖保温设施设备,备好饲料及常用药品、器具等。要将育雏舍彻底打扫,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干净,并进行严格  相似文献   

17.
正大多数农户在开始养殖蛋鸡时是在未安装笼具的新建蛋鸡成鸡舍地面进行保温育雏。由于笼具的影响,农户在饲养了一批蛋鸡后无法再利用蛋鸡成鸡舍的地面进行育雏,此时许多农户选择另建育雏舍进行育雏。但另建育雏舍需要增加场地及投资。在专业化的服务机制还未形成以前,另建的育雏舍利用率很低,每批鸡仅使用2个月~3个月,而空置期长达10多个月,这对我们有限的养殖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因此,我们通过对现有蛋  相似文献   

18.
土鸡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建立鸡场的选址和进苗的准备阶段 (1)选址。鸡舍选址尽量选择坐北朝南、地势高燥、有清洁水源的地方。鸡舍建造要有小鸡育雏室和成年鸡舍两种类型,育雏舍按80~100只/m^2、中鸡按30-50只/m^2、成年鸡按10~15只/m^2饲养。鸡舍周边要挖排水沟。  相似文献   

19.
1育雏舍的准备 雏鸡全部转群后,先将舍内的鸡粪、垫料,顶棚上的蜘蛛网、尘土等清扫出舍。雏鸡舍要进行检查维修,如修补门窗、封死老鼠洞,检修鸡笼,使笼门不跑鸡,笼底不漏鸡。做到利于防疫、保温、通风换气,无贼风,不漏雨,不潮湿,无鼠害。在进雏前2~3天,安装好灯泡,整理好供暖设备(如红外线灯泡、煤炉、烟道等)。把育雏温度调到需要达到的最高水平(一般近热源处35℃,舍内其他地方最高32℃左右),  相似文献   

20.
育雏准备工作和雏鸡接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雏鸡的质量。准确的初生雏质量鉴定 ,及时科学的运输 ,充分的育雏准备和适宜的饲养管理 ,无疑是良好育雏效果的保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和体会 ,以及所了解的广大饲养场户在育雏准备和雏鸡接运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提出具体建议 ,供养鸡者参考。1 育雏舍的准备备用的育雏舍及其设备 ,应在进雏前 1个月再次清扫并用高压冲洗机进行彻底冲洗 ,眼观应无鸡毛及其它有机物残留。舍内用 2 %~ 3%烧碱水冲洗消毒。检修育雏设备。进雏前 2周 ,用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 2次 ,前后间隔 7天。雏鸡到达前 1天 ,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