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生态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深刻论述了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生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是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深刻论述了生态与生产力的内在关系,突出强调了自然生态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  相似文献   

3.
以原始苯教和藏传佛教产生的根源阐明藏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观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宗教对高原自然环境和生物的禁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阐明藏民族传统文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生态"一词时髦起来,因为正在提倡"生态文明"。似乎言必称"生态",已然"文明"了。然而,从读到的文字看,大多关于生态的议论,围绕的还是"人"的生存或生活。比如,减少排污,因为人快要无法呼吸;比如,不要砍树,因为树可以留住人必需的水;比如,不要给鸡喂激素,因为人吃了这种鸡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十分深刻、十分精辟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指导国家长远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本遵循,是加快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各级林业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关键要牢固树立以下九大观念。  相似文献   

6.
黑鹳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鹳(Ciconianigra)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之一,亦是一种观赏性极强且可以圈养展出的珍稀湿地鸟类。它的分布十分广阔,但数量却极为稀少。黑鹳主要活动于水边环境、森林环境和岩石丘陵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生态伦理,是伦理道德体系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对一种环境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要求。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一个不断演化和理性化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西方工业化进程对生态圈的破坏,已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系列世界性问题。诸如森林的毁灭,物种的灭绝,沙漠的延伸,臭氧层的空洞,二氧化碳增多而致气温升高,洪涝、干旱、沙尘暴等灾害的日益加剧,空气、水质的污染,艾滋病的流行等等,生态环境危机日益深重,迫使人们的环境意…  相似文献   

8.
<正>鸟类灵动的身姿和艳丽的色彩,用千姿百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世界上现有鸟类约9000种,我国有记录的鸟类约近1200种。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得我们生存的环境极富生机。画眉和百灵的善鸣,堪称天簌之音;八哥和鹦鹉的能学人言,甚是有趣;有的鸟儿体态玲珑;有的鸟儿毛羽华丽,招人喜爱,叫人生情。鸽子繁多的品系和各异的体态,给研究进化论的达尔文先生以  相似文献   

9.
二、贯彻“以生态效益为首”的理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状态的科学。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以生态效益为首”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广泛共识。因此,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深入掌握生态学理论的内涵和实质,正确定位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泰山两种伯劳的生态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在泰山的伯劳科鸟类,以红尾伯劳 Lanius cristatus linn和虎纹伯劳L.ligrinus Drapiez数量较多。笔者在泰山采集标本的同时,对以上两种伯劳的生态作了观察和研究。通过获得的资料比较,红尾伯劳和虎纹伯劳每年在泰山的迁徙时间、生态习性等很多方面是相似的,而繁殖期的巢、卵有一定差异。现对红尾伯劳和虎纹伯劳迁抵泰山时间、数量与分布、繁殖习性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近几年气候变化、黄河来水量减少等原因,导致湿地干旱,鸟类繁殖、栖息生境适宜度下降,基于鸟类的保护,从湿地水位、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研究生态需水量,得出研究区生物物种处于处于适宜状态生态系统的最小、理想和最大生态需水量分别为9.42×106m3、15.56×106 m3、23.48×106 m3。  相似文献   

12.
发达的园林绿化事业,是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标志。综观世界各国和我国的园林绿化发展史,都可以看到园林绿化建设事业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同时,园林绿化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鸟类标本是研究鸟类的基础材料。结合鸟类普查、监管工作实践,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滨州市探索进行了选择鸟体、测量、设计、剥制(剥离、剔除、清头、挑腱)、防腐处理、支架安装、填充、缝合、整形(清理、整姿、安装义眼、固定、上色)、保存等鸟类生态标本制作工艺流程研究,成功进行了鸟类生态标本制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吴志能  王萍 《绿色科技》2013,(3):145-148
指出了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伦理问题逐步凸现,人类对生态坏境的较高要求与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对这一矛盾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伦理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生态伦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法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回应。但生态法并不是单一的法律规范集成,而是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本文提出,生态法在三维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三维模式是由生态伦理、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种理想的模式,该模式生态法建立的基础、原动力、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乃至在生态领域的法治运行的解释路径。同时,在这种模式下生态伦理是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形成的伦理基础,生态技术则是将生态伦理和生态法律制度应用到社会生态保护实践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生态法律制度则是对生态伦理的不断演进以及生态技术生产和实施的保障,三者共同组成生态法立体型结构模式。本文从生态法三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三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生态法的作用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和讨论了生态法三维模式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生态法在具体内容的模糊性,以及在研究的深入细致的缺乏,目前,我国的生态法的三维模式在现阶段还处于一个理想的状态。无论如何,国家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创新和发展生态技术,完善生态法律制度,都是生态法走向完善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6.
潍坊城市绿地环境与鸟类群落关系的研究表明,增加绿地面积、丰富植被层次、建设一定宽度绿化带,使城市不同功能区与郊区连为一体,有利于鸟类向城区迁入,控制绿地病虫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丁子健 《湖南林业》2008,(11):14-14
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良好: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既是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林业建设的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略论生态区划与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规划方法和目前生态规划的概况,指出了生态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讨论了生态区划与生态规划的关系,简述了我国生态规划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简要论述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并对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