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物的宰前管理与检验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贯彻执行病健隔离,病健分宰,防止肉品污染,提高肉品卫生质量上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通过宰前检查,不仅可以及时确定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及早发现许多工作在宰后检验时难能发现的诸如破伤风、狂犬病、脑炎等人畜共患病。从而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降低屠畜的死亡率,提高屠畜的屠宰率。因此,必须做好宰前组织工作,采用科学的检验方法和严格的处理方法,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下面将在多年的动物检疫工作中积累的宰前检疫要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宰前管理与检验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贯彻执行病健隔离,病健分宰,防止肉品污染,提高肉品卫生质量上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通过宰前检查,不仅可以及时确定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尽早发现许多工作在宰后检验时难能发现的诸如破伤风、狂犬病、脑炎等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3.
1宰前检验 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行病健分离、病健分宰,有利于防止肉品污染,提高肉品质量。凡是进入屠宰场的生猪,在收购和调运前必须经产地检疫,并取得检疫证明才允许入场,  相似文献   

4.
宰前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把好宰前检疫关,对贯彻执行病健分离、病健分宰,防止肉品污染和疫情扩散,提高肉品质量,保证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完整的屠宰检疫全过程应当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部分。宰前检疫,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畜,尤其是检出宰后检疫难以发现的口蹄疫、狂犬病、破伤风等患病畜禽,同时防止疫病在畜禽群体内传播,确保上市肉品质量,从而保证人体健康。加强宰前检疫非常重要,而确保宰前检疫质量的关键一环,是完善定点屠宰场(点)的检疫条件。  相似文献   

6.
牛的宰后检疫(检验)是指牛被屠宰后 ,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所进行的疫病检查 ,是肉品卫生技师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其目的是通过直接检验牛的内脏、胴体和有关淋巴结 ,发现和检出那些对人有害和致病的肉和肉品 ,剔出有害于其它动物或有害于公共卫生的肉类。大部分病变只能在解体情况下 ,才能够准确做出判断 ,所以宰后检疫(检验)对于保证牛肉产品的卫生质量 ,保证食肉安全 ,控制和消灭牛的疫病 ,防止传染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 ,宰后检疫(检验)必须与屠宰加工相结合 ,配…  相似文献   

7.
牛的宰前检疫是指对待宰牛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通过宰前检疫既能了解待宰牛的来源和产地检疫、免疫情况,又可直接观察待宰牛的动、静、食等有无异常,从而及时发现病牛,并实行病牛与健康牛隔离、分宰,达到减轻肉品污染、防止疫病扩散的目的.同时对牛宰前的检疫,能检出宰后检验难以发现或易漏检的疫病,如牛的破伤风、口蹄疫和某些中毒性疫病等.因此,认真搞好牛的宰前检疫,把好疫病传播关,把疫病消灭在源头,防止违章宰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宰前管理与检验是保证肉品卫牛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贯彻执行病健隔离,病健分宰,防止肉品污染.提高肉品卫生质量上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  相似文献   

9.
检疫。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猪产品所实施的疫病检验。分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疫)两个环节。宰前检疫指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病猪或疑似病猪,实行病健隔离,防止疫病散布。及时发生控制部分在宰后检验难以发现或检出的人畜共患病,及时检出一些国内尚未发现的疫病。宰后检疫指生猪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的疫病检验,是屠宰检疫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对即将屠宰的家畜按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是搞好动物防疫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肉品卫生质量,防止疫情扩散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下家畜定点屠宰检疫(验)程序:1 家畜宰前检疫的步骤和程序1.1 验证查物当屠宰家畜由产地运到屠宰场以后,在卸车之  相似文献   

11.
将要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开展的临床检查叫生猪宰前检疫。生猪屠宰前的检疫是生猪屠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屠宰检疫必不可少的首要程序。有些生猪经过长途运输,不可避免地感染和产生一些疾病,通过宰前检疫可以尽早发现患病生猪并及时剔出处理,避免混入正常的屠宰加工过程,污染屠宰产品和屠宰场地。因此,搞好生猪宰前检疫能为宰后检疫打下良好基础,意义重大。生猪宰前检疫,只做临床检查,其主要检查下列疫病:口蹄疫、传染性水泡病、猪瘟、猪肺疫、炭疽等病,至于其他疫病和不符合防疫要求的患病生猪一律剔出处理。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如…  相似文献   

12.
《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是1959年11月由农业部、卫生部、商业部、对外贸易部共同发布的关于畜禽屠宰检疫的技术规程,简称《四部规程》,全文共四章六十七条。该试行规程比较详细地规定了家畜(猪、牛、羊、马、骡、驴)和家禽(鸡、鸭、鹅)以及家兔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及检疫检验后的处理。在当时,  相似文献   

13.
生猪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不仅对防疫灭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直接关系到肉食品的卫生质量 ,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保证。生猪屠宰场的集中检疫 ,由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份组成 ,两者缺一不可。宰前检疫 ,能及时检出病猪 ,特别是对破伤风、伪狂犬病、W病、某些中毒病等一些屠宰以后难于检出的猪病 ,能在屠宰前根据其明显的示病症状 ,被及时发现、检出 ;屠宰后检验 ,是在屠畜解体的情况下 ,对胴体和内脏器官所呈现的病理变化作出综合鉴定。摘除“三腺”,是指屠宰加工和宰后检验时 ,必须把生猪的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全部摘…  相似文献   

14.
屠畜的宰前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肉品兽医卫生检疫工作的第一个步骤。宰前检疫能够发现许多宰后难以发现的疫病,如破伤风、口蹄疫、狂犬病、  相似文献   

15.
屠宰检疫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分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因此要提高屠宰检疫到位率 ,必须同时抓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个方面。宰前检疫可以初步把病健畜分开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以防止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因此要提高宰前检疫的到位率 ,必须做好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群体检疫包括 3个方面的内容 :( 1 )静态观察 ,兽医检疫人员亲临畜群之中或圈舍之外 ,在不使畜禽惊扰的自然安静情况下 ,观察畜禽睡卧姿势、精神状态、呼吸和反刍状态 ,尤其注意有无咳嗽、气喘、颤栗、呻吟、磨牙等反常现象 ,对有上述症状者 ,标上记号 …  相似文献   

16.
待宰生猪宰前检疫的意义是防止肉品污染和疫病的传播。同时也积累猪疫情的相关资料,了解疫情的分布,为疫病防治提供依据。本人从事生猪宰前检疫工作多年,现就宰前检疫中常见的问题和处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宰前检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的重要措施,通过宰前检疫能及时发现许多在宰后检疫中难以发现的疫病。如破伤风、李氏杆菌病、口蹄疫等。把好宰前检疫关,做到及时剔除病畜,实行病健分宰,防止肉品污染,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宰前检疫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8.
1宰前检疫 宰前检疫可以将病羊及时的筛选出来,将其进行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大化,也避免了造成环境的污染,控制了疾病传播的源头。羊群接受检验时,先要根据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证明进行核实,包括检疫证明、运输证明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20.
搞好生猪的宰前检疫与管理,在减轻肉品污染,防止疫病散播;提高肉品质量,保证食肉安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诸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精心组织,严格把关生猪到屠宰场后,在没卸载之前,检疫员要向押运员索取检疫证明,细致了解生猪产地有无疫情,免疫是否在有效期内,核对生猪的数量和检疫证明签发日期等内容。然后,视检生猪的外貌,询问途中有无发病和死亡等异常情况。发现生猪数量有出人或途中有病、死现象,必须认真查明原因。如发现疫情或可疑时,应将该批生猪卸入隔离圈内进行确诊。确诊后根据疫情的性质,采取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