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之一,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界定了大豆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以此确定了大豆产业研究的基础框架。运用SWOT分析范式明确黑龙江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对黑龙江大豆出口竞争力比较,确定黑龙江大豆的竞争潜质,挖掘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阐述了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潜力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提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五个可行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市场对大豆原料价格的操纵压抑了中国豆农的积极性,引发种植面积缩小以及对加工业产业运行、经贸市场营销运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结合所掌握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与对黑龙江大豆生产实际的考察,提出应效法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和具体办法的微观实施,确保黑龙江及全国的大豆传统优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要职责:建立大豆产业经济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国内外大豆生产和市场动态信息;分析国内外大豆供需形势和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变动,把握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大豆产业经济问题,提出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配合大豆产业体系及其技术研究室,进行具体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天鹅颈下的一颗珍珠,哈高科--哈尔滨城下的一个硅谷,大豆公司--哈高科属下的一座实业.正是这个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黑龙江乃至全国大豆加工产业链中一块宝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中的一个同心结,食品加工产业区中特别能战斗的一艘战舰.  相似文献   

5.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08年度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21至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各功能研究室主任、首批入选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本年度的工作进行考评,讨论2008年新增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的任务规划,讨论并修改<2008年度大豆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和<2008年度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学习农业部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安排2009年度工作.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是农业部、财政部首批启动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主要任务是面向我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全局性、区域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改革与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遥 《大豆科学》2018,(1):126-130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陷入种植面积连年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产业逐渐萎缩的困境。大豆产业安全与否,事关中国农业物种、农业耕地及国民食品三大安全问题。《黑龙江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扩大水稻、大豆种植,减少玉米种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这是贯彻中央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版。搞好黑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非转基因大豆民族产业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安全。自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后,黑龙江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缩减玉米种植,扩大大豆、水稻种植面积,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趋势得到遏制,2016年大豆播种面积为312.5万hm~2,比2015年增加72.4万hm~2,增长30.2%,但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为此,建议应采取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确保我省大豆产量、质量和种植面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豆农种豆积极性;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我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调整贸易政策,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以此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安全、振兴。  相似文献   

8.
正已经过去的2015年,对于国内大豆行业来说,苦辣酸甜,这一路走来,个中滋味,唯有自己知道。随着2016年的到来,国内大豆产业行情走势如何呈现?1.黑龙江产区大豆行业深陷泥潭在2015年黑龙江新季大豆上市之后,市场普遍反映2015年黑龙江新季大豆水分高、蛋白低、有虫口,"质量差"成为现阶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值法和耦合理论,建立了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黑龙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大豆产业发展耦合关系,并对2008~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大豆产业发展间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在2008年处于较低水平,在2009~2012年总体上呈现较高水平状态,但在这期间二者的耦合关联度均显著地高于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且其耦合协调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月14日至17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贵阳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承办。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等12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