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栽培需求,以婆婆针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培养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生根和生根继代繁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蔗糖30 g/L+BA 0.4 mg/L+2,4-D 1.8 mg/L是嫩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31.0 mg/L+ZT 0.4 mg/L+NAA 0.1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的理想培养基。White+ABT 2号1.4 mg/L+蔗糖12 g/L+IAA 0.3 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和定植容易成活;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婆婆针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丁草愈伤组织及试管苗的培养条件。[方法]以大丁草花柄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的继代分化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生根培养、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花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2.5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不定芽继代分化增殖培养的的理想培养基为MS+0.8 mg/L AgNO3+0.1 mg/LNAA+1.2 mg/L6-B;将继代分化增殖培养不定芽用浓度为1.2 mg/L IAA溶液处理24 h,再接种到1/2MS+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2.8%,定植成活率为97.7%。[结论]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大丁草的所有植物学特征,且生长旺盛,可用于进行培养繁殖。 相似文献
3.
4.
5.
采用茎尖和试管苗培养的方法,以黄秋葵生长点为材料,进行了生长点的生长、分化芽的生根和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ZT0.2mg·L-1+NAA0.3mg·L-1是生长点伸长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6-BA0.7mg·L-1+AgNO30.8mg·L-1+NAA0.1mg·L-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6mg·L-1+蔗糖10g·L-1+IAA0.4mg·L-1是分化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4.7%;定植成活率为97.4%;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杂种黄秋葵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一种试管苗成本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绍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8(4):379-382
通过试管苗的成本核算,提出可计算任1代试管苗单株成本的公式为:En=Ao(K ̄n-13/K ̄n(K-1)。即第n代试管苗的单株成本(En)与起始培养成本(Ao)、繁殖系数(K)和继代次数(n)相关。提高繁殖系数是降低试管苗单株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三七试管苗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三七4种外植体为材料,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植株的分化、壮苗及生根的情况,探讨获得高分化率的试管苗再生途径,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选用幼嫩花序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试管苗分化率高;在加入2,4—D的诱导培养基暗条件下可直接诱导出胚状体;愈伤组织在光下分化培养也可发生不定芽;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分化成苗率高。成苗过程中,GA_2与MET分别起到促进胚状体成熟与生根作用。1989年初首次获得试管苗,现共获得植株2 214株,为建立三七试管苗工厂生产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铁炮百合试管苗假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铁炮百合试管苗假植的容器、基质、营养液补充时间等因素的试验研究,探讨提高假植成活率和假植苗质量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塑料营养钵假植的效果优于塑料穴盘;基质以自制营养土(V腐殖土∶V锯末=1∶1)最好,成活率及苗高均表现为自制营养土>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V珍珠岩∶V蛭石=1∶1)>河沙;假植后适当时间浇施营养液对苗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假植后7d或15d开始浇第一次营养液(以后每星期浇1次)对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叶菜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叶菜试管苗的简易高效移栽技术及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将完整试管苗在室温下练苗7d后,移栽于不加温的玻璃房内,苗床以菜园土为基质,移栽后浇透水,并在苗床上搭以封闭的塑料小环棚,保温、保湿10d,如此处理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白菜类为95%以上,芹菜类为96%以上,莴苣类在92%以上。移栽前练苗,移栽时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后在暖房内再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湿。这些措施是提高叶菜试管苗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以兴安升麻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生根和茎段生根继代繁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和定植试验。结果表明,1/2 MS+BA 0.5 mg/L+2,4-D 2.5 mg/L+蔗糖35 g/L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扩增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 MS+蔗糖40 g/L+ZT 0.4 mg/L+NAA 0.1 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采用下部切口在10 mg/L IAA溶液中处理5 min,再接种到1/2 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方法;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1%,定植成活率为98.4%,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兴安升麻的全部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1.
12.
普那菊苣引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满足贵州省草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对普那菊苣引种驯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品比和区域性试验。试验表明:普那菊苣的产草量、再生性及种子产量等综合表现较欧洲菊苣、美国菊苣好。区域性试验其产草量、再生性及种子产量,经方差分析各试点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普那菊苣最好,欧洲菊苣次之,美国菊苣最差。区试各试点间相同品种其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罗甸最好,独山居中,大方较差。参试品种在各试点均能正常开花结实,适应性较强,但从生产性能、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普那菊苣是较理想的菊苣品种,可作为优质饲草在贵州不同生境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普纳菊苣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培养基优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等对其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6-BA1.5mg/L+IBA0.2mg/L+AgNO30.5mg/L+Vc 0.3mg/L为诱导愈伤形成和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100%;MS+NAA1.5mg/L为最适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98%。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添加实验表明,26mg/L卡那霉素是普那菊苣苗能够存活的上限;500~750mg/L头孢霉素是抑制农杆菌过度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研究初步建立了普纳菊苣的高效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对其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铯(Cs)处理[p(CsCl)20~140 mg· L-1]及镉(Cd)/铯复合处理[ρ(CdCl2+CsCl)20 mg· L-120~140 mg· L-1],测定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子发芽特性、幼苗蛋白质和脯氨酸(Pro)含量及活性氧代谢变化,研究镉/铯共存体系中铯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1)单因素Cs+处理对菊苣发芽势(GP)、发芽率(GR)和发芽指数(GI)的影响不显著,随着Cs+浓度增加,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则总体上递增,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所增加;(2)Cd2+/Cs+复合处理下,随着其中的Cs+浓度提高,SOD活性和O2-·产生速率先升后降,Pro含量、CAT活性等与单因素Cs+处理的变化趋势一致;(3)与单因素Cs+处理比较,复合处理的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均有所降低,其他代谢指标的值总体上高于单因素处理.研究表明,低浓度Cs+[p(CsCl)20 mg·L-1]单因素处理对菊苣幼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无显著影响,高浓度Cs+[p(CsCl)60~140 mg· L-1]单因素处理及Cd2+/Cs+复合处理则表现严重的过氧化胁迫效应,低浓度Cs+复合处理[p(CdCl2)20 mg·L-1+p(CsCl)20 mg·L-1]具有对Cd2+毒害的缓解作用,但高浓度Cs+复合处理[p(CdCl2+CsCl)20 mg· L-1+60~140 mg· L-1]则产生显著的伤害性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3个结球菊苣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叶菊苣叶球形态呈长椭圆形,单株重、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抗逆性和抗病性最强,抽薹率低,适合吉林地区栽培,可作为结球菊苣推广品种在吉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18.
菊苣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初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菊苣叶为材料,利用丙酮、乙醚、石油醚、乙醇4种有机溶剂,采用冷浸和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叶中的活性成分。然后以提取液为供试药剂,对苹果腐烂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构巢曲霉病菌4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丙酮、乙醚、石油醚的提取液对4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白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乙醇的提取液对枯萎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菊苣叶中存在抑菌活性成分,补充了菊苣抑菌活性的研究内容,为该种植物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耐刈型菊苣新品种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以高产、耐刈割为育种目标选育的PA-82、PA-93、PA-95菊苣新品系和黔引普那菊苣(对照)进行了耐刈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A-93刈割后全年总抽薹率仅为37.77%,全年死株率仅为27.89%,均显著低于黔引普那菊苣、PA-82和PA-95;全年鲜草总产量达101 074kg/hm2,极显著高于黔引普那菊苣、PA-82和PA-95;第3次刈割后的粗蛋白含量仍高达21.30%,粗脂肪达1.74%。PA-93是优良的航天诱变菊苣新品系,具有刈割后不易抽薹和化苗、高产耐刈割、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