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中棉50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菌液及不同的处理时间喷施,通过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根系活力及幼苗中CAT活性、POD活性、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光合细菌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和不同时间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喷施稀释10倍的光合细菌菌液显著提高了棉花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CAT活性、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并显著降低了其电导率,且在幼苗出土30 d喷施显著提高了幼苗体内的CAT活性、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因此,在棉花出苗30 d之后喷施稀释10倍的光合细菌菌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维多利亚”和“金皇后”为材料,研究了H2O、20%PEG6000u、2%KNO3和2%KNO3-KH2PO3引发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在高盐胁迫(0.8%NaCl)逆境下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分别测定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根系脱氢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四种引发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维多利亚”、“金皇后”紫花苜蓿品种种子发芽指数,促进盐逆境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四种引发处理中,2%KNO3-KH2PO3效果最好,种子引发后显著提高了两个品种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干重,显著提高了CAT、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过氧化氢引发对水稻陈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贮藏2年的水稻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的H_2O_2(0.01、0.10、0.50、1.00、2.00、5.00 mmol/L)进行浸种处理对水稻陈种子萌发情况、电解质外渗率、根系活力、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1~2.00 mmol/L H_2O_2引发处理可促进水稻陈种子萌发,提高水稻陈种子活力,表现为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根和芽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和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强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幼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5.0 mmol/L的H_2O_2浸种后,种子活力、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幼苗叶绿素含量、SOD、CAT、POD的活性下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可见适宜浓度的H_2O_2处理可以提高老化水稻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的生长发育,其中,以0.5 mmol/L H_2O_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铅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和部分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铅(Pb)是环境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危害性较强。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容易受到铅的毒害。为了探究Pb对于种子萌发和其生理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笋王1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测定不同浓度Pb胁迫下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芽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6mmol/L Pb胁迫可提高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随着Pb浓度的增加(1.2~6.0 mmol/L),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基本相同,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加,幼芽中MDA含量、相对电导率、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但3.6 mmol/L的Pb则抑制SOD活性;CAT活性则随Pb浓度的增加而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因此,氧化胁迫是Pb抑制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大麦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与生理生化的变化情况,指导大麦种子的合理贮藏,通过人工老化处理(45℃,90%RH 高温高湿)大麦种子,对其种子发芽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OD 和 CAT 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进程加剧,大麦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POD 和CAT 活性逐渐降低。2)在大麦种子的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均与种子的老化及劣变密切相关,其中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含量、POD 和 CAT 活性与种子活力下降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6.
生物保护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采用室内生理检测及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3种生物保护剂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3种生物保护剂浸种,能显著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强幼苗根系活力;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的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晋绿2号、豫绿2号、郑绿5号、中绿8号等4个绿豆品种的幼苗植株浸提液浸种处理后进行种子发芽试验,通过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测定,比较了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的自毒作用.结果显示:与用蒸馏水浸种培养处理相比,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变化不明显,种子活力指数、发芽势、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苗高下降,而幼苗根系活力升高,说明4个绿豆品种均有自毒作用;测定结果还表明,4个绿豆品种的自毒作用强弱有差异,自毒效应大小顺序为:晋绿2号>郑绿5号>中绿8号>豫绿2号.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个不同配方的种衣剂包衣"丰禾10"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测定苗期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5种种衣剂均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同时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种衣剂2、5号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除种衣剂2号,其它种衣剂均能提高幼苗根系活力,种衣剂1、2、4、5号能促进保护酶CAT、POD的活性,增强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强玉米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Zn~(2+)复配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Gossypium spp.)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鲁21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浓度的SNP和Zn~(2+)复配浸种后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叶片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和Zn~(2+)复配浸种能显著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棉花幼苗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并能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以0.10 mmol/L SNP和20 mg/L Zn~(2+)复配浸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花生种子活力与生理生化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测定,3个人工老化的花生品种种子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一定差异,种子的相对电导率、种子萌发期间的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有一定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该种子活力指标的差异与其相对电导率的差异呈一定的负相关,与呼吸速率及POD活性的差异呈一定的正相关,与CAT活性差异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棉花植株水浸提取液下棉花幼苗的根系活力和SOD、POD、CAT生理活性指标,以及棉花枯、黄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幼苗在提取液的作用下,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先升后降;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曲线整体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黄萎病菌丝生长呈先降后升趋势,枯萎病菌丝生长呈上升趋势。分析认为在棉花水提取液作用下,棉花幼苗根系正常生长和吸收受到阻碍,使得幼苗植株的SOD、CAT和POD活性发生改变,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棉花有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拟轮枝镰孢霉(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致病力与毒素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毒素对棉苗根系保护酶的影响,选用棉花‘新陆早82号’品种,用拟轮枝镰孢霉粗毒素液水培处理棉种及棉花幼苗后,分别测定棉种发芽率、胚根抑制率、棉苗萎蔫程度、根系电导率、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结果表明:拟轮枝镰孢霉毒素活性与菌株致病力成正相关,与棉苗致萎程度、根系保护酶活性成正相关;不同致病力菌株所提取的毒素及其不同浓度溶液均对棉种萌发率及胚根抑制率有显著影响;经病原菌毒素溶液处理后,棉苗根系的SOD、PAL、POD、PPO活性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活性最高出现在处理后12~24 h。该研究对于了解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为毒素在抗病育种、病害防治新方法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Cd^2+、不同形式光合细菌及光合细菌与Cd^2+协同处理对黑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以探讨光合细菌对植物幼苗生长及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对幼苗生长具有轻微刺激作用,高浓度Cd^2+对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光合细菌菌体及30倍稀释上清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刺激作用,而培养液原液及上清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不同处理均可引起黑小麦POD及CAT酶活性及同工酶表达的改变;外部形态及内源抗氧化酶改变均表明光合细菌对Cd^2+胁迫伤害黑小麦幼苗具有一定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光合细菌在降香黄檀苗木培育中的应用前景比较研究了复合肥及光合细菌的两种浓度和两种 施用方法对降香黄檀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生长和增加其生物量的积 累,效果优于常规复合肥且效力具有持续性光合细菌能够提高降香黄檀叶片SOD 的活性和增加其叶绿素的含量。 光合细菌在降香黄檀上的使用以根施的效果显著优于喷施,以稀释50 倍的浓度较佳光合细菌作为一种生物肥料 不仅能促进苗木生长还能改善土壤条件,在降香黄檀的苗木培育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GABA对小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外源GABA浓度对小麦发芽率、芽长、根长、鲜干重、相对电导率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GABA浸种促进了小麦幼苗芽的生长,对根的生长影响较小;在GABA浓度为0.5 mmol.L-1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发芽率及其鲜干重有明显的提高;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GABA对膜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在GABA浓度为0.5 mmol.L-1时效果最显著;对SOD、POD和CAT这几种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GABA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此推断,外源GABA可以减轻盐胁迫对小麦幼苗造成的伤害,具有一定的生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抗旱作用的机制,以桔梗为材料,采用桔梗种子萌发水培试验和桔梗幼苗盆栽试验,用0、30、60、120 g/L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施加不同质量浓度寡糖(0、5、10、50 mg/L)诱导桔梗,研究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以及桔梗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质量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桔梗种子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及芽长)随寡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寡糖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桔梗种子萌发指标达到最佳。而同一质量浓度寡糖诱导桔梗,PEG-6000溶液浓度越大,桔梗种子萌发所受胁迫越严重。桔梗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及芽长之间呈现不同程度正相关。不同质量浓度的寡糖(0、5、10、50 mg/L)分别与30 g/L PEG-6000配施,处理后4~8 d,桔梗幼苗POD和CAT活性、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而SOD活性逐渐升高,寡糖质量浓度为10 mg/L时诱导桔梗幼苗抗旱的效果最佳。POD活性与CAT活性呈现出高度显著正相关(P0.001),CAT活性与SOD活性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MDA含量分别与POD、CAT、SOD活性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以耐盐能力不同的中棉所12号和中棉所19号为材料,研究其在盐胁迫下甜菜碱浸种对棉花种子发芽及其幼苗防御性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抑制发芽和幼苗根系发育,但提高幼苗的SOD、POD和CAT活性;甜菜碱浸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幼苗根系发育,提高其SOD、POD和CAT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浓度600μg/ml时最高。两品种对盐胁迫及甜菜碱浸种后的反应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薰衣草的抗旱机理,为其种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主根长、苗高、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WSC)含量等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薰衣草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轻度干旱(PEG-6000质量分数为2.5%~10.0%时)胁迫下,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中度干旱胁迫下(PEG-6000质量分数为15.0%~20.0%),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而当PEG-6000质量分数达到25.0%(重度干旱胁迫)时,种子几乎不能萌发;随干旱强度的增加,薰衣草幼苗的苗高、鲜重显著降低,主根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SOD、POD、CAT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WSC含量随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MDA含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结论]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同时薰衣草种子及幼苗也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9.
邢楠楠  赵雨  刘宏  陈雨  张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15-7717
[目的]研究5年生人参中4种氧化还原酶在出苗期的活力变化。[方法]采用中性磷酸缓冲溶液提取粗酶液,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力。[结果]人参幼苗活性氧清除代谢水平高于根部。幼苗POD与PPO酶活力先下降后上升;根部POD酶活力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PPO酶活力变化不明显;幼苗CAT酶活力在整个出苗期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幼苗与根部APX活力以上下波动形式变化。[结论]人参出苗期的4种氧化还原酶活力变化不同,可作为人参出苗期幼苗形态建成不同阶段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