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作物大于传统作物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优于小麦种植面积,这样的种植模式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提高小麦单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2019—2020年湖北省小麦生长季光、温、水气候特征,结合各发育期对气象条件的生理需求,评估了2019—2020年湖北省小麦生长季内气候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与2018—2019年同期气象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9—2020年小麦产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条件好,但冬季降水量显著偏多,冬季早春暖湿气候特征明显,生育期提前,条锈病发生重,后期光温水匹配好,尤其灌浆乳熟期气象条件偏好,对产量形成和成熟收获有利,2019—2020年湖北省小麦属农业气候正常年景。  相似文献   

3.
江陵小麦生长的气象条件及小麦产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研究了小麦生长的气象条件,得出了影响小麦生长的最关键因子:温度、降水和日照。并以此为线索寻找小麦产量预报因子,采用统计方法建立江陵小麦产量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4.
5.
吴炳娟  张旭晖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82-282,286
介绍了江苏省2009年小麦生育期内主要有利的农业气象条件及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并对冬小麦的产量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2009年江苏省小麦单产是持平略增。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滨海县2005—2015年小麦白粉病发生发展情况气象条件的分析,提出趋利避害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蔡承智  李莎莎  粱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23-16325
从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历年单产演变趋势、农作制区划潜力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小麦单产不同时期最高增产幅度:光能利用率潜力、历年产量演变趋势外推潜力、AEZ(农业生态区划)模型计算的我国小麦单产潜力,指出我国不同时期小麦单产的最高年增幅为:1991年以前10%;1996年以前9%;2000年以前8%。任何高于以上增幅的小麦品种或栽培技术都只能是局部推广的或有统计误差的。这对指导我国小麦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8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气候条件的分析和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比较表明,2008年度小麦生育期间,平均气温高于常年0.5℃,日照时数少83.4h,降水少10.1mm。全生育期表现为播种时气温偏低,冬前气温偏高,雨水偏少,越冬期雨雪明显偏多,时间偏长,无明显低温冻害,春季干旱高温,小麦苗期生长偏弱,春季两极分化提前,后期多风雨,倒伏严重,黑胚和萌动率高,小麦亩成穗数减少,穗粒数持平,千粒重增加,属减产年份。  相似文献   

9.
10.
翟怀巍  孙凤平  李春晖  郭勇  沈献荣  李双霞  房稳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42+10453-10442,10453
在驻马店市多年小麦灌浆速率测定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干旱、雨涝和正常年份3个小麦灌浆期间气象条件典型年,分析了在这3个典型气象条件下小麦灌浆速率特点及其对产量的最终影响,以找出小麦灌浆期间最适宜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关中西部2011年旱地小麦高产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翔气象站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为代表,对关中西部2011年小麦生产过程中光、热、水与2010年和历年同期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冬前温度适宜偏高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春季温度偏低、光照充足是构成产量因素和改善穗部性状的条件,籽粒形成期一定降水量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选取枣庄市2023年麦收期间温度、降水、光照、有效积温和土壤墒情要素,分析气象条件变化特征,以此研究对小麦发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枣庄市麦收期气象条件满足小麦发芽的要求,连阴雨天气对小麦发芽和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霉变和发芽的风险。因此,建议及时收割成熟小麦、合理储存并定期检查农田排水和储存的小麦,以避免麦收期小麦发生霉变和发芽现象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保证粮食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2008—2009年曹县冬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指出有利的气象条件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小麦丰产的主要因素,以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威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93-293
通过对2007~2008年度枣庄市冬小麦全育期气象条件的分析,发现有利的气象条件是冬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指出气象条件与小麦生长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小麦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小麦的气候区划指标和相应分区。[方法]利用1971~2010年长清区气象局本站和区域自动站气象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法、因子标准化、加权综合评价法内插技术对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气候指标要素栅格化,形成长清区冬小麦品种生态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长清区小麦生长可以划分为一般适宜区、适宜区、最适宜区3个分区,其中一般适宜区包括平安街道办事处100%、文昌街道办事处100%、崮云湖街道办事处90%、五峰街道办事处30%、马山镇10%、归德镇100%、孝里镇80%、张夏镇10%;适宜区包括孝里镇20%、双泉镇97%、马山镇95%、五峰街道办事处70%、张夏镇80%、万德镇10%;最适宜包括万德镇90%、张夏镇10%。[结论]气象因子适宜适应性整体上对小麦生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桓台县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将群体变化动态、灌浆速率等指标与往年进行比较,对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播种质量提高;冬季气温偏高,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快,小麦生育期提前,但前期干旱影响亩穗数提高和中期低温影响穗粒数提高;小麦灌浆期提前,粒重增加,但连续干热风不利于小麦灌浆。  相似文献   

17.
选取降水、气温及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结果发现,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18.
正定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正定县2003~2005年小麦生长季节赤霉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温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湿度是决定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数量、发生及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平舆县小麦病虫害发生属中度偏重年份。本文介绍了小麦纹枯病、赤霉病、条锈病、叶枯病、白粉病、黑胚病、黑穗病、土传花叶病等病害发生概况以及小麦蚜虫、地下害虫、麦叶螨(红蜘蛛)、吸浆虫、一代粘虫等虫害发生概况,分析了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条件、气候、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对该地区生态治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