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研究青海省6个地区3种小檗属植物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的差异,旨在寻找青海省内小檗属植物优质产区以及探寻小檗碱分布的地域规律。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种、不同部位小檗碱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玉树藏族自治州所产的西北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湟水河流域所产鲜黄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黄南藏族自治州所产直穗小檗药用部位小檗碱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小檗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紫叶小檗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叶小檗(Berberis thumbergii)又名紫叶女贞,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beris)植物。紫叶小檗为小檗的栽培变种,佳木斯市区园林绿化中主要在沿江公园等区域大量栽培,绿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三颗针"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对青海省大通县3种小檗属(Berberis L.)植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小檗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各部位中根部的含量最高;各季节中,10月份的含量最高;3个种内,直穗小檗(B.dasystachya Maxim.)的含量高于其他2个种。试验结果可为综合开发青海省小檗属植物资源、扩大小檗碱的药材来源和药用部位、合理利用野生药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的掌握和保护贵州特有及珍稀植物资源,作者调查了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特有植物7种,分别为二色小檗(Berberis bicolor H. Léveillé)、毕节小檗(B. guizhouensis T. S. Ying)、平坝小檗(B. pingbaensis M. T. An)、永思小檗(B. tsienii T. S. Ying)、威宁小檗(B. weiningensis T. S. Ying)、梵净小檗(B. xanthoclada C. K. Schneider)和紫云小檗(B. ziyunensis Hsiao & Z. Y. Li),以及珍稀濒危植物1种,即二色小檗,该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建议优先保护;同时将粉叶小檗(B. pruinosa Franchet)和贵州小檗(B. cavaleriei H. Léveillé)移出贵州特有植物行列。文章描述了贵州小檗属特有和珍稀植物的保护价值及其分布产地,并整理出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植物新名录(共44种1变种),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灌木植物种类多、资源广,一些灌木植物具备营养和药用价值高等特征,被视为无抗绿色养殖的潜在重要饲料来源.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地区灌木植物资源现状,典型灌木植物(豆科、藜科、菊科、胡颓子科沙棘属)以及其他潜在饲用性灌木植物(小檗科、杨柳科、唇形科、蒺藜科、蔷薇科)的利用情况,以便充分挖掘不同灌木植物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紫叶小檗又名红叶小檗。是日本小檗的一个栽培变种,属于小檗科,小檗属,是良好的观果、观叶赫刺篱树种,原产于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日本亦有分布。多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林缘或疏林空地,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是良好的观果、观叶及刺篱材料,生长期与翠绿的黄杨、金黄的女贞组合,可形成强烈的色差对比,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可组建多种规则式几何图形,丰富了园林景色,增添了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7.
紫叶小檗的栽培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园林色相树种,奏开黄花,秋季缀红果,叶色常年多变,花、果、叶观赏性具佳,用于都市绿化和盆景栽培。紫叶小檗种子有较强的后熟作用,须进行低温沉积才能获得较好发芽率;“冬藏春插”的成活率可提高70%以上;冬、春、秋可进行分株繁殖。  相似文献   

8.
李振家 《新农业》2001,(4):39-39
紫叶小檗是日本小檗的变种,其叶为紫红色,是良好的观叶树种,可孤植、丛植或成片栽植,还可作彩篱或栽植成图案、树坛等。我们采用全光喷雾设备,于1999年进行了紫叶小檗嫩  相似文献   

9.
中文通用名称:小檗碱 英文通用名称:berberine 农药登记名称:0.5%小檗碱水剂 理化性质:小檗碱为中草药毛茛科黄连和芸香科黄柏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黄色生物碱杀菌剂,又名黄连素,已广泛用于医药为抗菌消炎药。小檗碱熔点为145℃;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其盐酸盐难溶于水,易溶于热水,而硫酸盐则易溶于水。0.5%小檗碱水剂外观为稳定的均相橙黄色液体,无可见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产品常温贮存质量保证期至少2年。  相似文献   

10.
高粱种质资源是高粱改良的基础,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高粱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中国的及外引的高粱种质资源在高粱品种改良中得到了广泛地利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从搜集的高粱地方品种资源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在引进外国高粱雄性不育系资源后,中国开创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高粱种质资源作为恢复系的直接来源得到了广泛地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推广的152个杂交种中,涉及到90个恢复系,其中直接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为63个,占总数的70%。后来,利用我国和外国品种资源进行杂交,选育出一批又一批优良亲本系,并组配出高产杂交种应用于生产,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高粱种质资源,应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建立核心种质库,采取多点鉴定、渐渗杂交、热带种质转换和转基因等技术手段,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