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解读当前林权流转状况,着重探讨制约林权流转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林权流转具有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而林权流转的趋势则逐渐放缓,制约林权流转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林业产权内涵和外延规定不明确、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制度供给不足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5个方面。对此,提出应该从林业产权、流转定价以及流转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林权的顺利流转。  相似文献   

2.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解读当前林权流转状况,着重探讨制约林权流转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林权流转具有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而林权流转的趋势则逐渐放缓,制约林权流转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林业产权内涵和外延规定不明确、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制度供给不足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5个方面。对此,提出应该从林业产权、流转定价以及流转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林权的顺利流转。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林权流转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林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林地性质改变、百姓失地严重、林权纠纷复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受损等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流转主体观念、流转制度保障及流转管理执行等方面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林权流转业务的开展尚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仍需从引导、服务、审核与监管等方面进行提高与改善,逐步推进林权流转的规范性,进而保证林权流转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204-13205,13210
通过对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跟踪研究,总结了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分析了现阶段林改工作面临的困境,指出要建立起产权明晰、主体到位、权责明确、流转规范、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就必须巩固主体改革成果、拓宽资金来源、规范林权流转。  相似文献   

5.
林权监管平台建设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而林权地籍系统的建设是林权监管平台建设的重点。林权地籍系统的核心内容是地图服务.由于林权地籍管理的特殊性.使用常规的WebGIS技术无法满足地图服务的需要。从林权地籍系统建设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了地图服务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介绍了林权监管平台的体系结构.地图服务需要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之后展开讨论了从数据规范化、图层管理、空间分析、地图服务发布等4个方面入手解决林权地籍管理地图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实践表明.现有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林权地籍管理的困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6.
在以明晰产权为主的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之后,各地相继启动了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其中的重点就是林权流转。从源头探索我国林权流转的价值取向,提出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四位一体的林权流转价值取向,指出了当前林权流转过程中的价值缺位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林权流转价值取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静  潘武林  赵猛  戴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44-3146
对林权及林权流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以市场要素分析和规模报酬分析为视角,对林地流转发生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搭建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完善流转市场竞争机制和加快林权流转的配套措施等激励林权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山区林权流转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黄山区林权流转工作为例,总结南方集体林区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出现的的一些问题,结合当前的集体林权改革政策,系统分析集体林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和不同林权流转方式的法律内涵及以及以何种方式流转林权才能对农民更有利,提出以思路创新抓林权流转,以林权流转促组织创新的工作思路,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等一些措施,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宇 《北京农业》2011,(6):169-170
介绍了贵州省黎平县基层林权流转的政策和方法,分析了黎平县林权流转中存在流转平台效果不明显、流转行为不规范、森林资源评估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加快黎平县林权流转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措施,是继耕地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的又一次伟大实践,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林权流转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该文介绍了尤溪县林权流转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林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公司+农户”模式下农户信贷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龙头企业担保下农户信贷的运作方式;分析了无担保和由龙头企业担保2种情况下的交易规模、期望利润。研究表明,龙头企业担保可以扩大“公司+农户”和信贷交易规模,提高各方期望利润,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喻胜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81-10482
对林权流转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林权流转的法律属性实质上是林业物权的变动而非森林资源的交易;林业物权的变动尤其是指林地与森林资源的使用权的变动;林权流转政策规范的重点在于林地、森林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从集体林权抵押的法律涵义、集体林权抵押的主体、集体林权抵押的客体、集体林权抵押的权利义务关系几个方面分析了集体林权抵押的法律概念。总结了集体林权抵押的实践困境、法律制度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集体林权抵押的具体建议,强调从法律上明确扩大林权抵押物范围,通过法律规定合理延长林地承包期,完善集体林权确权登记、流转抵押登记和评估登记制度,建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互补的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产权结构优化及其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产权结构与生态公益林建设有着密切关系。运用产权经济学和公共产权等相关理论,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出发,在分析林业产权外部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设置流转权、界定生产活动权、完善补偿权和明确林地使用者义务4个方面优化生态公益林产权结构,并同时阐明了从调整补偿标准、定期划分生态等级、提供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监管信息系统的相应管理对策,以更好地保护生态公益林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生态公益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依据北京市丰富的林业资源、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对北京市平谷区土地委托流转的参与主体、运作程序和保障措施进行简要介绍,分析该模式具有流转合同、程序的规范化,减少林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忽略林地流转前的确权登记工作,流转价格机制不明确,反馈环节缺失等问题。认为完善北京市林地委托流转模式:一是落实好林地的确权登记工作,二是做好林地资源的资产评估,三是建立流转后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6.
肖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38-17041
基于对林权的物权化改造,将林权界定为森林资源承包经营权,并以林权抵押特征分析为切入点,进一步厘定林权抵押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重庆林权抵押立法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林权抵押制度的建议:制定全市林权抵押融资专项立法、抵押物范围的拓宽、抵押权人主体扩大、抵押限制制度的完善、抵押物收回与抵押权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重塑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产权理论及森林资源的特殊性,界定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及其制度的基本内涵,指出要从纵横两个方面认识森林资源产权;分析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的有限多元化、不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以及国有森林产权制度的成本过高的制度性缺陷;提出了森林资源配置效率是产权制度效率的判断标准;最后设计出在林地及部分公益林资源国有的框架下,实行森林、林木及其他多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多元化主体的分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永定县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制度改革对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及提高林农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永定县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探讨了其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占比较低,仅为11.81%;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与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在收入水平、农户基本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未考虑农户差异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总收入均值明显增加1.7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具有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收入结构和农户结构下林权抵押贷款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增加农户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而对非林收入不显著;从农户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占比25%~50%、中高收入水平和大规模经营农户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多元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农户结构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