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伟 《河北渔业》2000,(6):36-39
<正> 1 引言 休渔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亲体的繁殖、幼体的成长而在夏秋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对于保证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渔业资源是渔业生产的基础,它虽然可以再生繁衍,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受水域生产力的制约,依附水域环境,特别是受到捕捞强度的影响。只有根据它的发展规律,实行休养生息,才能使之得以永续利用,渔业生产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渔民们都懂得休渔的好处,他们认为如果政府不要求休渔,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根据渔业统计资料和底层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1)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密度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本海域主要底层种类生长,死亡和补充共同作用的结果;(2)主要经济种类的组成随捕捞压力的增加而变化,其种类更替的趋向是质量差,寿命短,个体小和营养层次低的种类的比例上升,质量高,寿命长,个体大和营养层次高的种类的比例下降;(3)多鱼种渔业资源的潜在渔  相似文献   

3.
<正> 最近,我们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对两国的渔业进行了考察。下面是我们这次考察的基本情况: 一、澳、新两国渔业环境与资源 及渔业资源繁殖保护现状 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处南半球的南太平洋西岸,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沿岸大陆斜坡的浅海面积较小,内陆也没有著名的江河,因两国十分重视渔业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工作,沿岸及内陆水域水质受污染小,加上澳、新两国规模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时间较短,目前渔业资源仍十分丰厚,优质品种占有较大比例。据当地科研人员调查研究,澳、新两国海淡水鱼约1000余种。两国渔业资源丰富的重要特征是渔获物中以成鱼和高龄鱼为主,个体大,优质鱼多,天然种苗量大,自然繁殖的群体大于人为捕捞和天然死亡的数量,资源处于良性循环中。 (一)主要经济种类  相似文献   

4.
吴军 《中国水产》2017,(12):62-63
<正>电力捕鱼是对渔业资源掠夺式攫取,易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遭过"电捞海"电鱼或多次被电力捕鱼的河道,渔业资源很难恢复。特别是春季鱼类繁殖的季节,鱼类回游浅水水草丰茂处产卵,此时电力捕鱼,高压电流会将雌鱼体内的卵电死或电伤,对鱼类繁殖将会产生极大影响,长此以往将无鱼可捕。由于电力捕鱼器采用高压捕鱼,不仅破坏渔业资源,而且还有可能误伤自己生命。  相似文献   

5.
漠斑牙鲆幼鱼和成鱼对温度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度对鱼类养殖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鱼类的繁殖和发育,也影响生长速度。漠斑牙鲆属水生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生活水域的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水温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的代谢水平,从而影响摄食和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鱼死亡。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鱼的摄食量增加,生长加速;而当水温过高或过低时,会出现摄食量减少、行动迟缓、生长变慢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东海区历年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群体结构、生物学参数、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等渔业生物学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种群的个体小型化现象相当突出,渐近长度L∞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而生长参数K以及总死亡系数Z和捕捞死亡系数F却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带鱼表现出极强的自食性,小黄鱼主要摄食种类与过去大不相同;性成熟提前,同年龄、同一体长组的带鱼和小黄鱼个体平均绝对繁殖力提高。产生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捕捞的影响和鱼类自身适应自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孙宝田 《海洋渔业》1985,7(2):53-57
<正> 长期以来,我国近海和沿岸渔业资源衰退,主要原因是违反生物资源开发原则,酷渔滥捕,结果导致渔业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失控,形成资源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海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搞好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繁殖保  相似文献   

8.
对渔业实际种群分析(VPA)中调谐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种群分析法(VPA)是渔业资源评估的经典模型之一,也是总允许捕捞配额(TAC)计算的主要模型之一。由于VPA方法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单纯的分年龄组产量数据不能计算最末年的捕捞死亡系数(和种群数量),所以它通常需要分年龄组产量数据和附属数据。VPA的调谐方法发源于欧洲,它们简单、易于理解和不需要繁杂的计算,在实际的渔业资源评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研究了最具有典型性的3种VPA调谐方法,JAM(judicious average method)、LS(Laurec and Shepherd method)和Hybrid。应用模拟数据的研究表明,3种方法在捕捞死亡系数稳定时可以较准确地估计补充值。当捕捞死亡系数随时间增加时,LS方法相对于其它2种方法有较优的表现。当捕捞死亡系数随时间减少时,JAM方法有较优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或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生物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渔业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凯  章守宇  汪振华  赵静  许敏 《水产学报》2012,36(2):228-237
基于2009年1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组成、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等渔业生物学。结果表明:1)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体长范围30~264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和130~180 mm;2)皮氏叫姑鱼幼鱼和雄性个体的生长呈负异速生长的特性,而雌性个体呈正异速生长的特性;3)雌雄比为1.68∶1(χ2=35.636,P<0.001),雌雄比随月份和体长变化,除8月和9月及体长110~150和160~180 mm外,雌雄个体数差异明显;4)皮氏叫姑鱼的繁殖期从6月持续到9月,其雌性和雄性个体首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24.8和136.4 mm;5)皮氏叫姑鱼的饵料生物随月份和个体生长发生转变,幼鱼主要摄食端足类,而成鱼在繁殖前期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繁殖期间主要摄食端足类。与其他海域相比,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具有较大的体长范围和优势体长组体长。为持续利用皮氏叫姑鱼资源,建议加强繁殖群体和幼鱼群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一条明确提出:“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为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可见,制定和贯彻渔业法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渔政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监督检查渔业资源的繁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因此,作为渔政管理人员对于渔业资源的特性、渔业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生物学特性、繁殖特性、资源的数量变动规律以及在人为捕捞的活动下,对渔业资源和渔获量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南湾水库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对水库渔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12.
在江河水域中,水生维管束植物(下称水生植物)是初级生产者。它为部分鱼类、底栖动物提供饵料、繁殖和避害场所。由于江河水生植物资源的丰歉直接影响到江河的渔产量,所以,水生植物在江河渔业资源中占有一定地位。为此,我们对广西江河水生植物做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3.
<正>暗纹东方鲀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渔业资源,和鲥鱼、刀鱼并称“长江三鲜”。每当清明前后,暗纹东方鲀的生殖群体溯河洄游入长江,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长江中下游地区老百姓喜爱。随着暗纹东方鲀产业的不断延伸,全年供应商品鱼及加工产品成为新的趋势,笔者根据自己的繁殖、养殖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暗纹东方鲀繁殖及养殖技术,以期为暗纹东方鲀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黄海鲱鱼的性成熟、生殖力和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的种群由于捕捞死亡和自然死亡等因素,使其资源量下降,而个体的性成熟、生殖和生长,又使其种群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补充和提高。因此,研究这些基本情况,不仅是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必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所必需的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金线鱼属(Sinocyclocheilus Fang)是东亚鲃亚科中罕见的种类,仅分布于云南滇中相毗邻的滇池、抚仙湖和阳宗海,以阳宗海的种群数量大,约占总渔获量的70%,是云南高原湖泊中的名贵鱼类。关于阳宗金线鱼的研究报道过去只限于一般形态方面的叙述。作为进入溶洞产卵类群的鱼类在我国尚未见专门报道。研究阳宗金线鱼的繁殖、生长、食性等生物学特性,可为渔业资源增殖和繁殖保护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肖启华  黄硕琳 《水产学报》2016,40(7):1089-1098
气候变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海洋是气候系统储存能量的主要载体,气候变化给生活于其中的鱼类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气候的变化影响着各大洋低频气候变化模式以及海洋环境要素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对鱼类个体的直接作用或生态系统食物链传递的间接作用影响海洋鱼类,包括鱼类的生理(生长、繁殖、洄游)、物候、资源量以及分布等,并形成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终影响人类对渔业资源的管理。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侧重从海洋鱼类资源量、分布变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管理4个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产生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对渔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褶皱臂尾轮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O.F.MULLER)(以下简称轮虫)在16℃、21℃、26℃、31℃温度条件下进行个体培养实验,描述了温度对其寿命和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轮虫的寿命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繁殖能力和繁殖速度则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和加快。同以上温度相对应的寿命分别为293.5小时、242.5小时、203.5小时、127小时;一生平均抱卵数分别为10.5个、13个、25.5个、27.0个;平均孵化时间分别为43.5小时、21.3小时、18.0小时、10.8小时。从而说明轮虫的人工繁殖应尽量控制在高温区,以便提高轮虫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渔业资源评估原理,结合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特点,提出一套计算群体生物统计量进而评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方法。选用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估算未建立生长方程的增殖放流种类的生长参数及其自然死亡系数,以及增殖放流种类的合理放流数量。提出确认渔获物中来自放流种苗数量的方法。推导了计算捕捞死亡系数和按时间序列计算放流群体残存量、回捕量、回捕率和回捕效益等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增而不殖"问题,在系统分析天然海洋渔场"三场一通道"生境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海洋牧场人工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关键功能群及其"三场一通道"生境体系概念内涵,并从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系统仿生营造原理、"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方案设计具体步骤、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布局3个方面分析了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思路;最后探讨了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方式,包括人工鱼礁、海藻场、珊瑚礁、海草床、牡蛎礁等功能生境营造。研究以期通过"三场一通道"生境体系的系统营造,实现我国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繁殖再生与规模补充,提升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自我繁殖与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紧水滩、石塘二库建成后,瓯江天然鱼类洄游通道中断,亲鱼越冬场减少;水位变幅大、产卵场环境被破坏;水温下降,繁殖季节推迟,生长期缩短。文章建议采取必要措施,挽救日益衰退的瓯江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