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窨制是茉莉花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本研究以茶花比1:1拼合窨制的茉莉花茶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窨制过程中(12 h,14 h,16 h,18 h,20 h)茉莉花茶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检测到的茉莉花茶挥发性成分共69种,包含10种醇类化合物、29种碳氢化合物、24种酯类化合物和6种其他类型化合物。其中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花茶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0%左右;其次是醇类化合物,约占30%。每组化合物均有一个主导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中以芳樟醇为主;碳氢化合物中以α-法呢烯为主;酯类化合物中以乙酸苄酯为主;其他化合物中吲哚的含量最高。醇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在花茶窨制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碳氢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茉莉花茶香气的SPME/GC-MS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茉莉花茶香气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的快速检验方法,以"春毫茉莉花茶"为材料,研究萃取头类型、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样品量对SPME吸附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同时研究脱附时间对SPME中茉莉花茶香气脱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SPME/GC-MS技术检测茉莉花茶香气,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测定茉莉花茶香气的推荐条件为用150 g茉莉花茶样品量、PDMS-100μm萃取头、在60℃下吸附2 h、脱附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3.
林霞  陈峥  刘波  朱育菁  李慧敏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0):2074-2082
紫薇是我国著名的夏季观赏花木,具多种花色,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探究不同花色紫薇花的挥发性物质在组 成和含量上的差异,对紫薇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 5 种花色紫薇花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对象,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对进行富集提取,通过 GC-MS 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在前处理条件优化方面, 以质谱鉴定出物质(总物质和高匹配物质)的出峰数和峰面积为指标,筛选得到适用于萃取紫薇花挥发性物质的萃取 温度为 25 ℃,萃取头为 65 μm PDMS/DVB。接着对 5 种不同花色的紫薇花中的高匹配度和高含量成分进行了讨论, 分别从白色、淡粉、粉红、玫红、紫色花色的紫薇中检测出高匹配挥发性物质 23、3、14、18 和 15 个,占各自总香气 成分的 46.38%、47.11%、47.42%、49.18%和 47.32%;而高含量成分分别占到各自总香气成分的 59.33%、79.35%、58.24%、 69.23%和 54.83%。同时,不同花色紫薇花的挥发性成分也存在共性和特异性的成分。以高匹配成分为研究对象,4 种 花色紫薇有 2 个共有成分(β-石竹烯、十四烷),3 种花色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 3 个(苯乙醛、苯甲醛和顺式-罗勒烯), 而 2 种花色共有挥发性成分有 5 个(D-柠檬烯和 2,4-葵二烯酸甲酯等)。同时,各花色还存在特异性成分,在白色、淡 粉、粉红、玫红、紫色花色中的特异性成分数量分别为 15、2、9、10 和 9 种。通过探究不同花色紫薇花在挥发性成分 上的差异,为紫薇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萃取紫苏子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结果表明,紫苏子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石竹烯、紫苏醛、a-石竹烯、柠檬烯、临氨基苯甲酸沉香酯、4-乙烯基-4-甲基-3-异丙烯基-1-异丙基-环己烯、(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基)双环[3.1.1]己-2-烯、1,4-二乙基-1,4-二甲基-2,5-环己二烯等组成,其中石竹烯相对含量最高(41.2 %),紫苏醛次之(12.38 %)。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徐麦品种(系)馒头制品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特征,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5个徐麦品种(系)馒头制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利用TMS-PRO质构仪进行了TPA检测。结果表明,馒头中挥发性成分有41种,包括醇类(1种)、醛类(2种)、酯类(13种)、烷类(10种)、烯类(4种)、苯类(8种)、酮类(2种)以及醚类(1种)化合物。含有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品种是徐麦178(29种),最少的品种是徐麦39(22种)。TPA检测数据显示,徐麦178制作的馒头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和粘性;徐麦39的质地较为柔软。不同品种(系)馒头因为挥发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种类数、含量以及硬度、弹性和粘性等的不同具有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相似文献   

6.
酿造大麦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啤酒风味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了两个优质酿造大麦品种Sabastian和Gairdner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在两个大麦品种中共分析鉴定出34种化合物,Sabastian中检出28种,Gairdner中检出32种.在Sabastian中共检出醛类化合物11种,占总质量分数的17.58%;醇类化合物7种,占总质量分数的7.32%;酮类3种,占总质量分数的13.08%;酸类化合物2种,占总质量分数的8.41%;其他类化合物5种,占总质量分数的9.54%.在Gairdner中共检出醛类化合物10种,占总质量分数的38.36%;醇类化合物9种,占总质量分数的25.36%;酮类化合物4种,占总质量分数的9.07%;酸类化合物2种,占总质量分数的6.81%;其他类型化合物7种,占总质量分数的7.77%.两个大麦品种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正己醛(Sabastian,13.56%;Gairdner,30.76%)、丙酮(Sabastian,12.82%;Gairdner,8.39%)、乙酸(Sabastian,8.00%;Gairdner,4.86%).作为大麦特征风味物质的异戊醛和2-甲基丁醛的含量在Sabastian中分别为0.51%和0.79%,在Gairdner中分别为1.93%和1.72%.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5种中国椰子品种‘本地高种’、‘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小黄椰’的椰子水挥发性成分。在5种椰子水中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本地高种’和‘文椰4号’鉴定出15种、‘文椰2号’和‘文椰3号’鉴定出14种、‘小黄椰’鉴定出13种,主要为醇类、醛类、酸类、酮类、酯类和酚类,其相对含量分别是16.71%~40.64%、1.82%~19.29%、14.14%~56.30%、2.49%~3.46%、2.24%~9.11%和10.76%~20.28%。醇类和酸类分别在‘文椰4号’和‘小黄椰’中相对含量最高,醛类在‘本地高种’中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和酚类在‘文椰2号’相对含量最高。5种椰子水不仅在香气物质构成上差异显著,相同挥发性成分在不同品种中相对含量差异也显著,这些差异的呈现可为今后矮种椰子的育种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嫁接对红色樱桃番茄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3个红色樱桃番茄品种实生苗和嫁接苗果实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T18013S含有57种挥发性物质,包括5种特有成分,其中庚醛为主要风味物质;CT18013J含有6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7种特有成...  相似文献   

9.
紫苏属植物的叶具多种生物活性,且有特异性香气。为探究紫苏属不同植物鲜叶挥发性物质异同,以紫苏、白苏和柠檬紫苏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富集提取,运用气相质谱对鲜叶挥发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紫苏属植物鲜叶的挥发物存在较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3种紫苏属植物的样本点分别独自聚为一类;(2)3种紫苏属植物高匹配(匹配度≥90%)、高相对含量(相对含量≥2%)的挥发物存在不同。柠檬紫苏为柠檬醛、顺式-柠檬醛和蘑菇醇等,紫苏为α-石竹烯、β-石竹烯和洋芹脑等,白苏则包括β-石竹烯、蘑菇醇和芳樟醇等;(3)3种紫苏属植物存在各自特异性挥发物。柠檬紫苏叶片中检测出特异性挥发物19种,为柠檬醛、β-柠檬醇等。紫苏有8种,如洋芹脑等。白苏有6种特异性挥发物,为芳樟醇等;(4)3种紫苏属植物同时存在4个共有挥发物,分别为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β-石竹烯和蘑菇醇;(5)以所测挥发物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白苏和紫苏的样本聚为一个类群,而柠檬紫苏的样本单独聚为另一类群。本研究为紫苏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种类菊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鉴定出8种菊花的挥发性成分共52个,发现雪菊和市售菊花中挥发性成分较复杂,雪菊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萜烯类、醛酮类、醇类化合物为主,市售菊花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萜烯类、芳烃衍生物为主.雪菊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较市售菊花种类要多,总的相对百分含量也较市售菊花要高,说明菊花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异.HS-SPME结合GC-MS方法能准确反映菊花中的挥发性组分,为雪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桂花龙井茶和柚子花茶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姚珊珊  郭雯飞 《茶叶》2005,31(4):228-232
分析了用特级炒青绿茶窨制的抽子花茶和用龙井茶加工的桂花茶的香气成分和其他的一些成分,阐明这两种特种花茶的香气化学特征以及其加工工艺对生化成分的作用。柚子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萜烯醇类和含氮化合物(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如芳樟醇、橙花叔醇、法尼醇等。桂花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紫罗酮类、醇类和酯类,如β-紫罗酮、α-紫罗酮、二氢β-紫罗酮、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软脂酸甲酯等。  相似文献   

12.
以高级的烘青绿茶和高香的单瓣茉莉鲜花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窨制工艺窨制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窨制工艺及双瓣茉莉鲜花窨制的茉莉花茶相比较,改进的窨制工艺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鲜灵浓厚、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浅黄绿明亮,不仅缩短生产周期,而且提高成品茉莉花茶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3.
关于振兴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原产于印度,福州是国内首先引种地之一,深受群众喜爱,被选为市花。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始于南宋,至明代时加工有了较大发展。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独特的山水灵气孕育出了清雅飘逸的福州茉莉花茶,并使之成为中国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福州茉莉花茶在历史上曾占据全国茉莉花茶产量的60%,但近十几年来,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却日益低迷萎缩,重振茉莉花茶这一极具福州传统地域特色的产业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高思青  杨培迪  禹利君 《茶叶》2009,35(2):70-73
花茶是茶叶消费中的一个主要品类,但近年来花茶消费市场呈现出低迷状态。本文着眼于茶、花的深厚文化底蕴及药用保健功能,提出结合茶、花的特征优势,丰富花茶的文化内涵,拓展花茶的药用保健功能,以促进湖南花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琦 《中国茶叶》2001,23(5):34-35
福建茉莉花茶色香味俱佳,是出口花茶的主要品种.要使茉莉花茶既符合出口标准和合同的品质要求,又有利于经济核算,仅靠单一地区、单批唛原料往往难以实现,必须通过拼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茉莉花茶进行了不同包装形式、常温条件下的贮存实验,通过观察茶样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的变化,确定建议的保质期、保存期:条形茶的保质期12~18个月,保存期24~30个月:袋泡茶的保质期10~18个月,保存期18~24个月;同时建议对茉莉花茶采用铝箔复合材料包装,并在食品标签中注明密闭、避光、低温等贮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茉莉花茶加工原料、窨制工艺、干燥工艺以及新的花茶加工方式等方面对茉莉花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柚子皮茶的香气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此  郭雯飞  韩孝坤  方守龙 《茶叶》2006,32(4):193-197
柚子皮经与绿茶和红茶加工制成柚子皮茶,其香气独特、浓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柚子皮和4种柚子皮茶的精油,进行气相色谱和气质联机分析,共鉴定出39种香气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月桂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柚子皮中含有茶叶原有香气的多种成分,窨制后使产品的花香更明显。文中对柚子皮和4种柚子皮茶的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和窨制效果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工艺花茶,不仅是一种茶,更是一种可以品饮兼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因此,他除了对茶芽素胚有一定的品质要求外,而且对花(干花)的要求更高,不仅要考虑花的颜色、大小、形状,还要考虑花的性味特征及其花与花的组合。据此,本着力求真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系统探讨部分工艺花茶适用花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选择标准,以求同行共鸣,不足之处请予斧正。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法提取普洱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得率,试验以水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法从普洱茶中提取茶多糖。考察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普洱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固液比1:20,提取次数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