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鲁云 《广东茶业》2013,(4):36-36
夜阑人静,手执一杯香茗,倾听流水美韵的缠绵,品味四季流芳的意蕴,品出人生的精彩,淡泊如茶.闻着淡淡的馨香,静养之心,没有矫饰的浮躁,忘却得失与荣辱,只有一份恬淡的心境.茶可清心,一丝香甜,一缕心音,一份真情,幽香清醇与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都在蓦然回首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品茶之味,就是感悟人生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  相似文献   

2.
阿土 《茶叶通讯》2013,(4):53-53
茶是一盏有气质的水,含蓄内敛,蕴藉深厚,品味独特雅致。 突然想到这句话,不知是否自己想的,或是以前听到别人说了,也说不定是从文章里读到,反正是想到了这句话,且不由得为这句话叫好。茶是有气质的水,但不一定要渴了才喝,因为茶是用来品的,就像人生,并不是走完了一辈子就是人生,只有品味出了自己的价值才是人生。  相似文献   

3.
梁美亚 《福建茶叶》2016,(4):325-326
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之策促进了古代茶文化发展,使得茶文化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茶在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之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其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苏轼茶诗词作品进行分析,运用以小见大方式,通过分析茶在苏轼一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其生活、精神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感悟茶如人生的思想哲理,进而透析出茶在宋代文人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茶的品饮是茶文化中最直观的部分。品茶与简单的饮茶解渴层次上是不同的,同样的泡茶,“饮” 只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品” 则包涵了精神上的追求,且远胜于物质上的需求,从饮茶发展到品茶用水、选茶、择具、环境种种的考究,是茶的品饮被冠以“文化” 和“艺术”的根源。自古以来,我国爱茶、懂得品茶的人,被称之为“茶人”,他们用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品茗品味人生,以茶味先苦涩而后回甘,发扬传统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善品茶,重视道德修养,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倡“清茶一杯” 的精神,以茶代酒,…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茶书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唐寅是成绩斐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题诗画《事茗图》、《品茶图》等是广受称颂的茶艺术佳作。本文在考察唐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立足茶审美视角,对《事茗图》中淡泊隐逸的审美情趣进行赏析,发现这种茶审美趣味虽然沿袭自唐风宋韵,却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代文人独创的茶审美观:通过世外桃源般的品茶氛围的营造,似"高山流水"的事茶心志的表达,日常"市隐"生活中的茶事同样可以充满高雅的情趣。这种隐逸之趣是画家对自我和现世生活方式、生命价值的积极探索,值得当代茶美学建设者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在临沧品茗     
我对茶的钟情,不仅仅是一种突然而至的兴致,而是自小就与茶的一场青梅竹马的意念,不是单纯品一味的狂欢,更是几番人生之际甘甜苦涩的情感回旋。于是,生长在茶的王国——临沧,我就常常避开汹浪纷争的茫然与冷酷,远离龌龊与虚伪,在茶里品味一份淡泊与宁静的清闲,在茶里品味人生之得失,品来品去竟品出许多感悟来。  相似文献   

7.
广东农村居民茶叶消费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毓雄  汤跃跃 《茶叶科学》2010,30(6):482-488
通过对广东农村消费者偏爱的饮料、人均每天茶叶消费量、喜欢的茶类型、挑选茶叶注重的因素、茶叶的价格、饮茶原因、茶馆品茶动机、茶礼仪评价、茶艺表演印象、茶品性、品茶偏爱的因素、品茶环境、茶包装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广东农村民间茶消费有着根深蒂固的民间茶文化支撑。由此建议:企业在茶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时应密切关注民间茶文化现状及其变化,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调查、整理、挖掘民间茶文化如茶民风、民俗等,从而促进茶叶经济、民间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品茶悟人生     
"品"茶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相信每一位爱茶之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我就常常独自品茶,边品边思,遐想甚多,我想着茶树、茶芽、茶的生长地……以及陈年六堡茶一杯。  相似文献   

9.
王春华 《福建茶叶》2011,33(2):52-53
1 古代茶书中的茶水关系 古代有许多茶书都有关于“水之于茶”的记述,如:“品茶需理水”,“名茶名水,两全则美”;杭州有“龙井茶,虎跑泉”之说,广东也有“榕树茶,琉璃水”之唱,王安石有诗云:“水甘茶串香”等。爱品茶之人能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茶不同的水,泡出的茶的香气、滋味、色泽等高下悬殊。  相似文献   

10.
论茶与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巨根  陈淑霞 《茶叶》2002,28(3):166-167
茶,拥有一个沉淀了五千年的梦,汲露而生,饮泉而化.多少的文人墨客为它沉醉,但能够真正品味其真谛的却是寥寥无几,实在是因为它积淀了太多的内容,使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人们只能怀着一种很难说清的情绪看它美丽地伸展、盘旋、沉淀,美丽得像一个久远的梦.作为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当然也不能算是真正懂茶的人,只是以自己的些许感受来谈谈茶与人生.  相似文献   

11.
品茗话茶德     
自从神农发现和利用茶之始,古代茶人就不断探索茶的本性和茶文化的内涵。茶作为清素高雅之品,灵魂之饮,又偏出在以道德仁礼制,厂有“以孝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给茶的性灵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久而久之,便物化为“茶德”之理念,也便有了茶人之品德了。品茶与人  相似文献   

12.
斗茶是我国古代茶叶品饮方式之一。它是在唐代煎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品茶艺术,是当时茶坛茶叶品评的最高形式。斗茶源于建安(今福建建瓯),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斗茶不仅是民间百姓寓竞技于品饮的方式,而且成为文人墨客、权贵阶层欣赏茶趣和消闲怡神的玩艺,斗条既是茶叶品质与泡茶水质的竞比,又是一种竞技,  相似文献   

13.
韵味老茶     
<正>饮茶有三种感受:一是解渴,二是享用,三是感受。轻轻地啜一口老茶,品茶犹如品味生活,感受人生,能品味那种舌尖感觉。茶是知己,藏茶、泡茶、品茶、悟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钟先生家里喝到一种表面看起来有点"黑不溜秋"的普洱茶后,为其色其味所吸引。原来该茶产自南糯山,钟先生好不容易从茶农手中寻得。藏茶,钟先生家中办了个"老茶博物馆",他因喜欢茶,就要藏茶,朋友家中的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老茶成了宝  相似文献   

14.
黄仲先  蒋洵  李赛君 《茶叶通讯》2009,36(3):17-18,20
从唐代开始就有人用“韵”来评价茶叶品质。品茶的韵有两种含义,一是味觉的感应,即余味或回味,一是品茶可以领会的茶韵,这种茶韵是精神产物。茶韵与茶叶品质有关,但不等于茶叶品质。影响茶叶品质的只有客观因素,而影响茶韵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领会茶韵,首先要有好茶,其次要会喝茶,第三要有好的环境和心境。  相似文献   

15.
黄艺辉 《福建茶叶》2010,32(1):63-64
茶是一种食品,也是一种饮料,但又不同干一般的饮料,可以品,也可以食。品茶能区分茶的不同之处。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古代就有之。人类利用茶叶就是从食茶开始的,起初人们只是折取新鲜枝叶,咬嚼食用,后来发展煮食、腌食、凉拌、烧烤或晒干后煮食。  相似文献   

16.
任丽娟 《福建茶叶》2016,(3):351-352
自古以来,品茶都受到中国文人的喜爱和推崇。他们喜欢喝茶,更崇尚风雅。茶文化既是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也透视着中国文人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意趣。周作人是著名的"苦茶派"文人,他擅长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茶,其散文随笔中关于茶的篇目更不在少数。他用平实雅致的语言,将自己对茶的喜爱诉诸笔端,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苦茶庵",可见其与茶之间的渊源。笔者通过对周作人的作品《喝茶》进行品析,来探讨其文章中所传达的茶意趣和茶韵味。  相似文献   

17.
唐宋的文人多是通过寄情于茶中,从而体现自己对山水间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茶诗通常又都含有很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在历史时光的洗涤下,展现的是更加深厚的文学色彩。因此,本文将会从唐宋茶诗形成的过程,发展的概况以及品茶中蕴含的哲理等几个方面来研究茶诗词中"茶意象"之审美。  相似文献   

18.
60 鲁迅品茶句 :“色情而味甘 ,微香而小苦。”6 1  1 994年元月陈毅同志在《过太行山书怀》诗中写有 :“我行半中国 ,廿年不暖 ,五岭度三载 ,罗霄岁馀寄 ,武夷品新茶 ,仙霞曾游击……。”6 2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写有《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诗一首 :“共庆新年笑语华 ,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 ,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 ,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 ,遥称延安景物华。”6 3 林伯渠写有《和柳亚子先生》诗一首 :“骇浪惊涛四海哗 ,新时世事叹花花。百年岁月流如矢 ,几度兴亡话与茶。士到危时方见义 ,国无净士忘…  相似文献   

19.
武夷岩茶名闻国内外,说它好的不计其数。清·梁章钜在他所著的《归田琐记·品茶》(卷七)中写道:“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接着又写道:“至茶品之四等,一日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日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分析《吃一碗茶》中的"吃茶"意象,具体从"吃茶"的三个意象(茶如人生、以茶待客和以茶为药)来解析,最后用茶和天下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