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不同的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光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短光照可育,长光照不育的特性,对光长的要求有局限性,并需要一定的昼夜节奏.在诱导育性转换的作用中,暗期的作用比光期的作用更大。对部分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光温条件对光敏型和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作用的两个基本模式;同时,讨论了两系杂交稻制种与繁殖的季节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稻不同类型两用核不育系在云南的育性表现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属低纬度高海拔稻作区,气温平稳,年较差小,目长度变幅不大。可育临界温度为23.5℃的培矮64S低温敏型核不育系在云南有广泛的适宜制种区及繁殖区,是开发利用的重点。不育期光长效果宽,光,温互补作用强的光温敏型不育系N5088S、7001S繁殖容易,在日长14小时以上,日均温>24.5℃条件下可以稳定不育,在云南中、北部海拔1000m以下,能确保7月中旬以前抽穗的地区适宜制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W61545、70015等一批灿粳核不育系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高海拔种植和人工控制光温处理试验,研究了光温条件对不同类型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61545为代表的灿型核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开花当时的低温和抽穗前的低温对育性同样有影响。以7001S为代表的枝型核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光照影响,低温影响小。抽穗当时的低温对育性没有影响;抽穗前遇低温,15~20天后才有反映。生育前期的光温条件对育性有积累效应,同时抽穗但不同播期的不育株育性有差异。在岳西县高海拔长日低温条件下种植的核不育系不育期相对缩短,不育性降低,特别适用于从F2代中选光敏适宜温度范围宽的核不育株。  相似文献   

4.
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的研究已经进入逐步推广应用阶段。但是,现有不育系中,育性过关的不育系繁殖困难;繁殖容易的不育系,由于在长日下的不育性受育性转换下限温度的制约,其制种多少有些风险〔’〕。过去对PGMR育性转换光温条件的统计分析[2,’〕,或将营养生长期的光温条件与育性诱导期的光温条件混在一起进行研究[’1。已有研究表明,温度影响PGMR育性的敏感时期,釉型不育系为雌雄蕊分化期至花粉内容充实期[s];而梗型不育系为雌雄蕊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此结果尚未发表)。但营养生长期的光温条件对PGMR育性转换的光温条件是否有影响,尚未见正式报导。然而,各稻区间、同一地点不同种植季节之间,前期光温条件是不同的。研究前期光温条件对育性转换的影响,对PGMR育性转换规律和PGMR不育系的合理利用有一定意义。l材料与方法第1期张自国等:光敏不育水稻营养生长期光温条件对育性转换条件的影响选用PGMR原始材料农垦585(晚粳稻型)和以农垦585为基因供体转育的63345(中梗稻型)、w6154:(早釉稻型对照)等不育材料,以牡丹江8号(早粳稻型)为常规稻对照。常温下育苗移栽后,设高温长日(日均温32℃,光照长度14小时,简写为32℃一14 hr下同)、高温短日(32℃一12hr)、低温长日(23℃一14hr)和低温短日(23oC一12hr)四个处理,待进入幼穗分化的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后,依发育进程先后,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质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06S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质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0 6S系我室从CP2 3 1×奉新红米杂交F3 群体中发现 1株不育突变体选育而来。该不育系属早籼类型 ,3月下旬、4月下旬、5月下旬和 6月中旬播种 ,其播始天数分别为 78~ 80d、68~70d、65~ 67d和 5 5~ 5 7d。株叶形态好 ,主茎叶片数 1 2片 ,每穗颖花数 96;米质优 ;开花习性好 ,柱头外露率高达 82 .5 %。育性转换明显 ,且育性转换以温度诱导为主 ,光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属温光型 ,即高温长光不育 ,低温短光可育 ;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 2 3 .5℃左右 ,在南昌不育期长达 80d ;可育期结实率高。该不育系的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并具一定的广亲和性 ;配合力强 ,可配制出长江中下游早稻中熟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6.
要人工气候室长日低温(昼/夜:24/20℃,光长14.5h)和武汉自然短日高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7个光温敏不充系育性临界温度。结果表明,供试光温敏不育系对低温敏感期大致为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以套袋结实率为指标时,长日不育的下欠序为W6154s〉W7415s,N58S〉3300as,N5047s,31111s,N5088s;在武汉秋季自然短日高温条件下,粳型光敏不育系N58s,330  相似文献   

7.
把粳稻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转移到籼稻背景培育籼型光敏不育型是实现两系杂交籼稻应用的关键。我们应用不育性稳定但异交性较差的M901s与高异产率的低温敏不育系鉴定29s杂交,选育出籼型光敏不育明光87s。该不育具有长光照育,短光照可育的特性,育起点温度较低。自然条件下,夏季不育长,不育株率100%,不育性稳定;秋冬可育期结实率较高,达33-74%。该不育系属籼型、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杂种优势明  相似文献   

8.
以开花习性良好、早熟、临界温度低的田丰S2作不育基因供体,与株叶形态好、迟熟、品质优、抗稻瘟病、耐寒性好、后期转色好,但开花习性较差的基本营养型中籼材料龙优2号杂交,采用病区抗性选择法+生态压力选择法+南北穿梭加代的育种方法,选育出两用核不育系福龙S2,于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该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23.5℃)、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104 d)、基本营养型、熟期适中、中抗稻瘟病、配合力好、异交结实率高、可繁性好等特点.用福龙S2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品质优等特点,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南宁的自然条件下,对4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的表现,及其与光、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是:不同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表现及不育期的天数有差异,同一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不同年份的育性转换表现及不育期天数也有差异。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KS-9,在南宁只有一个转换期,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和农垦58S在南宁有两个转换期。  相似文献   

10.
对水稻三系不育系T29A及对照珍汕97A和龙特浦A的不育性、柱头外露率、品质和杂种产量进行观察分析,认为T29A具有不育性稳定性好、不育度高、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品质较优、杂种产量高等特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